首页 >出版文学> 本草新编><篇名>干姜(炮姜)

<篇名>干姜(炮姜)

内容:干姜味辛,炮姜味苦,皆气温大热,半浮半沉,阳中阴也。解散风寒湿痹、鼻塞头痛、
发热
之邪者,干姜也;调理痼冷沉寒、霍乱腹痛吐泻之痰者,炮姜也。盖干姜治表,而炮姜温中。其所以治表者,干姜走而不收,能散邪于外也;其所以温
中者,炮姜止而不动,能固正于内也。虽然姜性大热而辛散,俱能散邪补正,安在炮制而异
宜。干姜散邪之中,未尝无温中之益。炮姜固正之内,未尝无治表之功。但干姜散多于温,
而炮姜固多于散耳。
或问干姜用之于理中汤中,佐附子以成功,岂有妙义乎?曰∶无妙义,仲景夫子不用之
矣。
理中汤,理中焦也。虽有白术是理中焦之药,然气味与附子温热之性尚不相同,故入用干姜
之辛热,与附子同性,专顾中焦,则附子亦顾恋同气而不上越,共逐中焦之寒,以成其健脾
还阳之功也。
或问伤寒门中有姜附汤,其用干姜之义,想亦与理中汤同意?曰∶姜附汤中用人参,似
与理
中汤相同,而孰知别有意义。理中汤,理中焦;姜附汤,治下焦也。附子领人参直入于至阴
之中,专祛腹中之寒,而躯外皮肤之寒邪,则未遑驱逐。加干姜走而不守,如大将亲捣巢穴
,而偏裨旁掠于外,自然内外整肃,远近安奠也。倘只用附子、人参,未尝不可奏功,然而
攻彼失此,仲景夫子所以必加入干姜,使同队而并逐也。
或问四逆汤亦用干姜,其义岂有异乎?夫四逆汤之用干姜,又非前二条之意。四逆汤,
乃救
逆也。救气之逆,必须同群共济,故用附子、肉桂为君,必用干姜为副,否则,气逆而不能
遽转矣。
或问干姜用之白通汤中以通脉,吾惧其散气,则脉随气而散矣,又何以通脉哉?嗟乎!
脉非
气通,又用何物以通之。干姜原非通脉之药,正取其通气耳,气通则脉通矣。夫脉之不通者
,乃寒凝而不通,非气绝而不通也。用干姜以散寒,寒气散,脉气有不通乎。
或问干姜既能通气,用干姜足矣,何以又用葱耶?曰∶葱性亦散气者也。单用干姜,恐通气
有余而通脉则不足,单用葱,恐通脉有余,而通气又不足。合而用之,气通又不伤脉,脉通
又不伤气,两相济而成功,何伤气之足忧乎。
或问干姜炒熟入于健脾药中,谓能补脾以生气,然乎?曰∶干姜温热,原有益于脾气,
何在
炒熟始能补土以生气。但干姜性走,脾气不独受其惠。一经炮制,则干姜守而不走,独
留于脾中,诸经不得而夺之,自然较生用更效也。
卷之四(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