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嫂去探望珊瑚时,也曾问过那一百两银子的事,珊瑚听了,只是笑笑,陈大嫂嗔她一眼:“别笑,问你正经的。”珊瑚用手撑住额头,浅浅笑道:“就当谢媒钱。”说着把手放下,轻轻地抚着肚子。
陈大嫂一愣,随即笑道:“也是,虽说不是个小数目,却也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珊瑚微笑,陈大嫂见她抚着肚子,笑问道:“小姑和妹夫恁般恩爱,这才不到一年,就又怀上了,论起来,也要谢那家把你放出。”
珊瑚听见陈大嫂这样说,满心的甜蜜,只是白她一眼:“大嫂,你尽瞎说,你和大哥不也一样恩爱,自生下大侄儿,不过三年的时间,又给我添了二侄儿和三侄女,还好笑我。”陈大嫂想起陈大郎这般,心里也是蜜一样甜。
两人正在闲谈,一个女子走进来,先对珊瑚她们行了礼,才笑着道:“大奶奶说了,请舅奶奶一起过去用饭。”珊瑚点头:“知道了,告诉大嫂,我们等会就去。”女子行了礼就走了,陈大嫂见女子梳了妇人的发髻,戴了一溜的小金折花,还插了一只银簪,身上穿的是银红色比甲,下面是水红色的裙子,等女子走后,笑着问珊瑚道:“这又是他大哥纳的新宠?”
珊瑚点头,叹气道:“也被婆婆说了几次,说他已过四十,诸事不成,只是左一房右一房的纳,全不管大嫂。却被他一句,这些妾都是大嫂同意才纳的。”陈大嫂点头:“你大嫂只怕也寒心了。”
珊瑚凑近一些,小声在陈大嫂耳边道:“可不是呢,自从那年琴姨娘的事情出来,大嫂只是一心管家,大哥要讨小,她也点头,只是每次纳的,不是家里的丫鬟就是张家送来的,从没一个外面进来的。”
陈大嫂听珊瑚这样说,心里早已明白,只是点头道:“这样也好,胜过讨那外头的,不知根知底。”珊瑚笑道:“可不是,省的讨那外头来的,全不把主母放在眼里。”陈大嫂笑道:“幸得妹夫全不讨小。”
珊瑚听了陈大嫂这样的话,低下头道:“嫂子,我是个什么样人,这么多年,也仔细想明白了,当日实是我也有错,太过懦弱,柔顺,只是生就那样性子,要改,也难改,幸得遇到李郎,要不,也只是这院里的一个怨妇。”陈大嫂伸手出去握住珊瑚的手,笑道:“好了,那些话,却是从前的事了,现时你有夫有子,婆婆疼爱,妯娌就似姐妹一般,还有甚不足呢?”
张氏又遣丫鬟来请她们去用饭,珊瑚和陈大嫂说笑着起身,出了屋门,只见院内花木,次第开放,陈大嫂在旁道:“花只得一季,人却得数年,凡事想开,自然开朗。”珊瑚在旁笑着点头。
多年过去,在浙江乐清的一条街道上,这时天才蒙蒙亮,已经有早起的人在打扫了,扫到一堆呕吐物时,不由皱了眉,尖着嗓子骂起来,才骂了两句,旁边就有人在那叫:“三嫂,别骂了,这不是别人,定是那酒葫芦干的。”
三嫂回头一看,忙把扫帚放下,笑着说:“潘嫂,你起的早。”说着就利落地拿了撮箕来把污物铲走,嘴里还嘀咕道:“这酒葫芦,却是个不省事的,亏他还是个学官。”潘嫂依在门口,叹气说:“就是,谁见过学里的教谕,有了钱就买酒,一点体面都没有。”
三嫂把门前扫干净了,这才和潘嫂站在一起,笑道:“也是听说他和堂上是同乡,要不,早就被开坏了。”潘嫂手一挥:“可不是,要照他那德行,成日家只把酒当做了老婆,换个别的上司,早就开坏考语,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三嫂听见潘嫂这样说,凑近一些,笑问道:“潘大哥在衙门里,可听过那个酒葫芦为甚到现在都没有妻子?”潘嫂见三嫂对这感兴趣,脸上露出一丝光辉,这事还只有她知道,凑到三嫂耳边道:“我告诉你,别告诉别人去。”三嫂头点的鸡啄米一般。
潘嫂清清嗓子,对三嫂道:“这酒葫芦,却是娶过两个,头一个是听了他娘的话,撵了出去,二一个却是生的着实太好,被人偷上了,一时言语不和杀了,此后数次与人议亲,都没人敢嫁。”
三嫂听了,皱眉说:“为甚没人敢嫁?”潘嫂打她一下:“哎呀我的嫂子,那个偷了的,就是酒葫芦娘的干儿子,平时最好的是搬嘴弄舌,对媳妇非打即骂,酒葫芦一味只知道说自己媳妇的不是,放着这样一个婆婆,谁家的姑娘敢嫁,酒葫芦头几年还望着有人嫁进来,后来没望到,只好和酒结了夫妻。”三嫂点头:“说起来,他也命苦。”
潘嫂嘴一撇:“命苦,这样的男人,连老婆都护不住,还不如割了,去宫里做公公去。”两人正说的火热,前面来了两乘轿子,轿子前还有衙役在前开道,轿边有丫鬟跟随,后面还有拉行李的车,潘嫂见了,喊轿前的衙役:“小五子,这轿里坐的是谁呢?”
小五子看见潘嫂,笑嘻嘻上前行个礼,笑道:“这不是县里太爷的娘,送太爷的孺人来的。”三嫂啧啧羡慕:“这等气派,不知几时才能修到?”潘嫂撇她一眼:“就三嫂这样的,修上三世也不够。”
两人在那斗嘴,轿子早去的远了,到的县衙内,前那乘轿里面的年轻妇人下了轿,就赶紧来搀后面那乘轿里面的,她下了轿,原来就是珊瑚,四周看了一眼,对儿媳笑道:“大嫂,这浙江的风景和蜀中果不一样,连县衙都透着灵秀。”儿媳点头称是,李知县早就迎出来,跪地行了礼,这才和媳妇一道,扶着珊瑚进了屋。
知县的太孺人到了,属官自然要来请见,珊瑚都说了免见,只是捡着礼物来看,却翻出一张帖子,上面的署名让珊瑚惊了下,安大成,他怎么会在这里,李知县见娘在看帖子时发呆,上前凑上来看下,笑道:“娘,这却是同乡的一个人,他屡次考进士不中,出了贡,来这里做个学官。”
珊瑚听了,明白了缘由,把帖子放下,笑着道:“这人很久以前,他的妻子被人杀你,你爹出头,给知县递过呈子。”李知县喝了口茶,笑道:“这我也听他说过,若不是看在同乡份上,整日以酒为伴的,早开坏他了。”母子俩又说些闲话,李知县知道家里父亲身体极好,放下心来。儿媳来回,把那些回送的礼物都备好了,让珊瑚来看。
珊瑚一一看过,见到给安大成的那份,笑道:“这却是同乡,又是学官,从厚方是。”李知县两口听了,又去取东西来添,珊瑚从梳妆台里,拿出一样东西,封好,放进礼物里面,一时添了东西来,遣人送去了。
大成这日酒醒来后,知道知县的娘已经到了,虽早知就是珊瑚,却还是要还属官的规矩,把礼物送去,等到第二日,送去的礼物被原封送回,还多了一些,大成接过,来人笑嘻嘻地道:“这份却是太孺人说的,因是同乡,给你的更厚些。”
大成哦哦应了,数了五十个铜钱给来人,睁着一双因成日与酒为伴,早血丝布满的眼,打开了礼物,却见里面夹了封书,大成见了,还当是珊瑚知道自己处境不好,写的安慰自己的信,打开一看,里面却是自己当日写下的百两借据,背面还有四个字,谢媒之礼。
大成握着这借据,仿佛听到当日自己所说,等做了官,就多买几个丫鬟伺候,现在,自己确是做了官了,却是学官,大成感叹半响,拿起酒壶,时运不济,时运不济,只有这佳酿不会骗人,还是沉醉吧。
第58章 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