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群雄>第81章 我主皇朝

第81章 我主皇朝

洛阳东门,万岁桥。
刘禅在确认了刘封大军兵临城下后,对臣子说:“寡人不知天数,图以为人可逆改,想来父亲当时如果立兄长,国家也不会如此。开门,派人去,就说若兄长不伤害故臣,朕愿退位。”
刘封发了檄文,声明这次只是清君侧,忠臣孝子皆不为难。
连小规模的战斗都没有,刘封顺利地到达了皇宫。
刘禅带着臣子们脖子上挂着白练,伏跪在宫门。
刘封忙下了车辇扶起刘禅痛哭道:“不是愚兄不践诺言,实天命不可拒!”刘禅献出玉玺和黄册民籍。
刘封让刘禅一起坐车,一同登殿。
刘封也不搞什么禅让的鬼把戏,在集庆殿接受了玉玺,然后诏告天下。册封刘禅为洛阳公,仍留洛阳守护祖先坟墓,下令不得损掘汉朝皇帝的坟墓,仍保留其祭祀之礼,只不过从太牢降到了少牢。大梁首都定在了长安。
在许昌的魏延首先响应上书效忠新朝,接着汉中的黄叙也上书表示拥戴,襄阳庞统也拥护新皇帝。
汉帝的诏书传到了成都,病中的徐庶叹道:“我就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吐了几口血,昏迷过去了。益州上表拥戴新朝。
洛阳公夫人孙氏被查阴谋谋害新帝和陷害庶人刘永等,被勒杀,其党羽全部流放交州,刘永等被赦免。刘封念在刚刚去世的赵云的面子,赵广还被重新起用去当一个县长。
诸葛亮拒绝出仕新朝,但是刘封还是册封他为太傅,让他儿子诸葛瞻侍奉归养南阳,而把他的孙子诸葛尚养在京城。
新朝的用人新老参半,费祎为尚书令,周不疑掌中书令,任命李严出任侍中台侍郎,废黜丞相开府,还设立平章军事衙门,由黄叙担任第一任签押使,后来到了梁明帝改叫枢转防务院,专管军务,军政分离,御史台由司马芝担任御史大夫。
新朝班子搭建后第一件事就是起草《纲宪诸国是法》和《皇权法》。
《纲宪诸国是法》在刘封开府的时候就多次和手下大臣讨论,至于《皇权法》更是刘封以前想搞暂时没搞的。
《纲宪诸国是法》就是君主和臣子一起对天下百姓的承诺,这东西可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回,什么天子本是上天之选,口衔天宪都被委婉地否定了。它规定了君主是天下人所举,若失天下人信任则应该被废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文规定了皇帝权利和责任的法令出台了。
刘封在登基仪式在祭祀了上天后,跟臣子们杀白马黑牛青羊,一起盟誓,表示要尊崇《纲宪诸国是法》。
“此法是国家之基石,任何君主不得更易一字,只可重新解释或补充说明。无论君臣违背此法,都要受罚。”刘封说得很好,“我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自愿被关进笼子的皇帝。”
至于《皇权法》则是专门对皇权进行制约的法令,其严苛的程度,让刘封的儿子看了,几乎都失去了因为有机会接班的勃勃野心。这么当皇帝还不如大臣自由,真是的。谁稀罕啊。
“寡人可能是全天下最不自由的皇帝。”刘封对冯皇后和辛夫人打趣道。
辛夫人感慨道:“陛下谋及长远,皇家再无骨肉相残,同室操戈的隐忧了。”
果然准“太子”刘愈就要求脱离皇籍,这样他就可以出仕任职,去当他的大臣,比当个木偶皇帝强多了。
汉朝许多读书人没反应过来,许多老儒都哭得死去活来,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君不君,臣不臣的,这样子国家非乱了不可。每天叩阙的,还有跑去劝执政大臣的人海了去了,许多都是些“名士”。皇帝这么乱搞,国家非亡了不可。
费祎和李严都不敢上班了,周不疑却我行我素。周不疑的表哥刘休干脆穿孝衣跑到周家哭丧,他预言周给家族带了灭门大祸。这皇帝自我约束,好比老虎宣布要吃素,谁信啊?
*******
震惊不仅在梁国。
“这个疯子,君父臣子颠倒,阴阳混乱,真是天灭此逆!”魏国君臣接到了这个消息,几乎是弹冠相庆。刘封发疯了,看来要不战而胜了。如果不是因为前线吃紧,魏国小皇帝差点要宣布全国庆祝三天。
东吴
孙权那已经有点老年痴呆的神经又跳了一下,这个疯子搞什么鬼?他的脑袋不是被驴踢了吧?反正现在两个国家基本上已经快接近断交了,孙权自然也乐得看笑话。
这个世界有许多事情真是不好懂。就算聪明如诸葛亮,也在获悉这个消息后直摇头:“搞不懂。”
期待看好戏的魏、吴两家好象也没看到什么精彩的表演,在失望之余,还是赶紧把自家后院的火给灭了再说。
公孙渊这个野心家越来越张狂不断袭击魏国西部边境,魏国境内的“民乱”几乎是三年一小闹,五年一大闹。
东吴也不太平,现在鲁王孙霸仗着父亲的宠爱,对自己的太子二哥孙和越发放肆,孙权却不闻不问,搞得孙和一肚子火。山越部落不习惯种地的生活,又救急起来要回山里打猎,吴国派兵去镇压,校事越发张狂,包揽讼狱,连宰相的孙子也敢抡鞭子就一下。现在吴国不怕这些人的只有诸葛恪,他外放到舒当太守,上班第一天就是把当地的校事头子曹文给砍了脑袋。孙权也没说什么,校事也不敢去惹这个二愣子。
当然没几个人知道,诸葛恪没事全是陆逊和朱桓两个死保的结果,把孙权的袖子都拉断了,害得孙权便秘了三天。
***********
当时许多中国人都认为刘封是在作秀。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大家不得不用全新的眼光去看问题。
刘封喜欢打猎,当了皇帝也没放弃,不过有御史潘浚上表弹劾皇帝“踩踏青苗,耽误农时”。刘封一读就勃然大怒,不过也没办法,费祎战战兢兢发来了尚书省的饬令,希望皇帝检点个人行为,刘封依法必须回复,他就写清楚了当时的情况,并且表示认错,也从内库拨款赔偿了受害的农民,并亲自写了道歉书。
几个老农接到了皇帝的道歉书后,顿时吓得跪地上了,咱们就一老百姓,皇帝踩了苗就踩了,还陪钱道歉,这可是盘古开天地的头一次。
大家见刘封还真是动真格的,于是御史台开始穷追猛打,弹劾皇帝的奏章一的堆。弄得刘封那里都不敢去,只好把几位执政找来诉苦:“你们不能老钉着我一个人啊。寡人设置的是御史台,又不是找个太上皇。”
几位执政也没办法,“还不是怪您自己啊!”
不过毕竟刘封是皇帝,御史的威信一立,其积极性起来了。为了防止御史成为党争的工具,这些人的背景都选寒门士子,和风骨很硬的人,而且这些人品级不高,也没有执行权。不久朝廷大臣全都挨了弹劾。连养病的诸葛亮都背了个“怨怼”的批评。冯皇后穿了件多绣两花的衣服,都被批评奢侈,这可把皇帝闹火了,御史又不是狗崽队,大事不去关心,你关心皇后的裙子算怎么回事啊?
这个御史不久就被同事弹劾“言行失当”,被“下放”到外地当县官去了。御史有豁免权的,数量有限,但是民间的“御史”却多,东汉的愤青还是相当厉害的,鼓捣过许多次学潮,刘封修改了刑法,废除了禁言令后,这样的人更多了。
“清谈误国!”于是在皇帝的动议下,对那些整天没事专门磨牙的人开始征徭役。
皇帝也开始对古籍、经典开始了重新修订,下令废止《周礼》(此书是刘歆为王莽上台起草的重要政治文件,假冒周公的口气叙述政治制度),重新校核被王莽和刘歆篡改的经典。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大讨论开始了,总算给那些闲得慌的儒生找了个事去做。把自汉以来夹杂的神鬼之说全部从经典里删除,恢复其本来面目。将董仲舒等人的塑像从孔庙搬了出来。
尊奉道教为国教,但是允许其他宗教传入,对寺庙道观的土地持有数做了严格规定,对于封赏的土地也要征收税赋,坚持赎买土地和打击兼并并重的政策,鼓励工商,安置流民。
经历了五年时间,梁国显得朝气蓬勃。在当时中华大地的四个政权中实力最为强大,而皇帝最为清闲。
看着皇帝成天不是钓鱼就是去度假,把几个执政忙得四脚朝天,这几个人不禁大呼上当,梁国的现在觉得就是没了皇帝,好象这梁国的天也没塌下来,而魏人和吴国的那些大儒也目瞪口呆,这天杀的刘疯子好象运气也太好了点。
孙权也只能羡慕而不敢去效仿,还是先摆平两个儿子再说。
古人也不是一成不变,因循守旧的,一些人的心思开始活泛了起来,也许天下未必就需要什么皇帝,也许皇帝根本就可有可无。
《共和论》刘封看到这本从魏地带来的书,下巴都快掉了。他没想到本应该出现在自己属地的东西,居然先从专制势力最强大的魏过产生了。当然这里面的“共和”和后来的共和不是一码事而是宣扬无政府主义,宣扬什么鸟生鱼汤的虚幻盛世。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人们对君主体制提出质疑!
酒喝多了,刘封拿出这本书对辛夫人说:“凭这个,这趟三国我没白来!”
辛夫人一愣:“陛下你说什么呢?”
刘封也是一吐埋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我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我来自很多年以后。”
“陛下,您当然不是凡人,您可是太平真君转世!”辛夫人也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呵呵!”刘封自己知道失言了,也不多说,因为《皇权法》规定了如果“皇帝神智不清,不具备执政能力”就要退位。他自己可不想被人当疯子关起来。
“梓童,我想写本书留给后人。我不想他们犯迷糊,因为许多人包括你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把皇帝关笼子里。”刘封说道,“我字写得不好,你来帮我写吧。”
辛夫人点点头:“那么陛下打算写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刘封揉了揉太阳穴:“就叫《君主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