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真是玄幻莫测,昨日谷底还如阳春三月,今天谷底就变成了白色的海洋。幸好天气虽然寒冷,这谷底却没有刺骨的寒风。书文正准备去小溪里抓鱼,突然他发现清脆的瀑布声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他穿过树林,走近一看,只见昨日还飞流的瀑布今天却变成了晶莹的冰帘。书文觉着好奇,想取一个冰块来把玩,这时他突然发现这瀑布的后面竟有一个山洞。书文用力将那冰帘打出一个窟窿,躬身从那冰窟中穿过,来到洞中。
书文看出这是一个人工挖成的山洞,里面有石头做的桌椅,还有一张铺着虎皮的石床。书文疑惑道:这莫非就是那位名臣前辈居住的地方?自己以前也想过,这名臣前辈既然在此避世,为什么自己找不到他的居所,原来藏在这儿。书文刚想在那虎皮床上好好睡一觉,突然他发现那床上竟然躺着一具没有双臂的白骨。书文一惊,但他马上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名臣前辈的遗骨。
书文朝着那遗骨恭敬的叩了三叩,心中默念道:名臣前辈,您一世英雄,行侠仗义,想不到死后尸骨却无人安葬。今天晚辈既然有幸来到此地,那晚辈决不忍看着前辈暴尸于此,而不能入土为安。
书文想:名臣前辈乃一代大侠,埋骨之地决不能草草了事。这山洞四周和地底全是岩石,此处风水适合居住,却不适合丧葬,还是在谷底另寻去处。书文也不顾洞外寒冷和腹中饥饿,他沿着谷底的峭壁一边走一边查找风水宜葬之地。突然他发现在山谷的最北端有一处平地高出四周许多,小溪从那高地下环绕而过,而正北面则是一块高耸入云的光滑石壁。书文心想:那处风水最好,正好选为名臣前辈万年栖身之所。
书文找来一根树枝便动手挖起来,说也奇怪那处风水极佳之地泥土中却掺杂着很多石子,书文挖了整整一个上午,进展却非常缓慢。书文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能力挖好名臣前辈的坟墓得花上好几天,所以书文也不着急,先填饱了肚子又继续挖起来。
一连挖了好几天,书文终于挖完了一半,可是难题马上出现了,因为书文发现那处风水虽好,可是有一块大石头躺在那儿。是另选风水次优之地重新挖掘呢,还是想办法多花力气将这块大石头给移开,书文面临着选择。书文心想:既然自己在名臣前辈尸骨面前许下了承诺,那么这么一个小小的难题怎能使自己退却呢。于是书文找来了几根粗壮的树干,每天将大石头向外挪一点点。经过十几天的奋战,书文终于将那块巨石移了出去。
书文实在是累得不行了,为了挪开这块巨石,书文可算是费尽了心思,现在好了,名臣前辈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了。书文跑进山洞将名臣前辈的尸骨抱了出来,放进挖好的坟墓。书文正准备抔土,这时泥土中一个羊皮包裹的物件映入了书文的眼帘。书文拿起来,小心的清洗掉上面的尘土,然后将那羊皮打开,只见那里面竟是三本书籍,书籍的上面有一个信封,信封上面赫然写着:有缘人亲启。
书文打开那折叠的信纸,只见上面写道:能读此信者,必是心地善良,坚忍不拔有缘人。君能来到此地并发现余之尸骸,此缘一;君能为余选此风水宝地,此缘二;君能遇困难而不放弃,此缘三。有此三缘,可得余之不世绝学。
余敬告君:君所得三章秘籍,为余毕生武学之精华,第一章为接筋续骨篇,此篇专为练余之绝学而创制,因余之绝学为至刚至阳,修炼之时断筋断骨稀松平常。第二篇为开碑劈山篇,此篇为余武学之根基,若君十年不能练成则不可强练第三篇;此篇如若练成,则君之武功可跻身江湖一流高手之列。第三篇为溶金化铁篇,此篇为余武功之精髓,共分三层,君若练成,则放眼江湖,君之武功将天下几无敌手。
余曾想将余之武学随余之骸骨长埋于地下,思虑再三,特设此三考验,若后世有缘人真能葬余于此,则余之绝学亦后继有人矣。
书文向着名臣前辈尸骸叩首道:“名臣前辈,晚辈葬您于此,完全出于敬佩您的英雄狭义,并非贪图您的盖世武功。晚辈为您所做之事微不足道,怎可受此厚赠!只是晚辈身负血海深仇,对头不仅人数众多且武功高强,而您的武功恰好能医治晚辈的断筋外伤,所以晚辈斗胆窥窃前辈绝学。晚辈刘书文指天立誓:晚辈必以前辈之绝学行侠仗义,不负前辈侠名。”
书文打开第一章,只见卷首写道:若练此篇,必先自断筋脉,自折筋骨,神功练成之日,则断脉自接,断骨自愈矣。后边注明:此功非坚忍不拔者不可练,否则走火入魔不能自救。书文心道:我的筋脉早在对付扶桑妖人之时便为霹雳弹所震断,现在倒省了自断筋脉了,于是照着书中所载之神功练起来。
原来这《断筋续骨篇》中所载之神功其实是将精深的医理与内力调息相结合,根本的要点在于:利用运气导行,加速全身的血液流速,使断脉断骨处,在没有外来药物的作用下,仅靠自身的潜力,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动的愈合。本来平常人受重创之后,伤口愈合至少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但是依照《断筋续骨篇》所载修行之法,则只需要几天甚至几小时,伤口便能完全愈合,且与受伤之前一模一样,不会留下后遗症。当年名臣前辈创出这项绝学也是精研各类医学经典,然后将它们与疗伤的武功心法相结合,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之后才最终创立这套绝学。
书文越练越觉得自己断脉处有无数的蚊虫在叮咬,奇痒无比,自己真想停下来去抠痒。可是书中已经言明:在修炼的过程中,运气导行必须一气呵成,不能有丝毫间断,否则真气倒流,修炼者必会心肺涨裂而死。书文使劲咬着自己的舌头,他要利用锥心的疼痛感来抵消断脉处传来的无法忍受的奇痒。
鲜血从书文的舌头流出,慢慢的渗入咽喉,书文只感到那是一种腥腥的而又咸咸的味道。书文体内的真气的运行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他感受到了断脉处正在膨胀,舌头也在胀大,鲜血开始停止流淌,奇痒的感觉也在逐渐消失。体内的真气正聚集在伤口处,它们就如同一条被拦腰斩断的河流里的河水,正在试图冲破挡在河道中央的障碍。
“啊——”书文突然觉得全身的筋脉瞬间变得通畅起来,急速的真气也逐渐减缓了速度。书文睁眼一看,只见自己双手双脚断脉处的肿胀一下子全消失了,舌头也已经恢复正常。《断筋续骨篇》中所载之神功他练成了!
书文不知道自己闭目专心于练武,其实三个昼夜已经在他修炼之时悄悄的过去了。原先名臣前辈设想:一个人若要练成《断筋续骨篇》中所载之武功,必须连续十个昼夜不吃不喝,连续运功方可练成。如若修炼者在修炼的过程中体力不济,或者忍耐力不够,则很容易失败。他所创这三套武功其实每一步都凶险异常,不是非常之人,即使得到这三部神功,也会因强练而走火入魔。
书文练成这“断筋续骨神功”之后,只感觉全身说不出的通畅。现在他的筋脉接上了,他又可以拿剑练功了。想到这,书文不禁捡起地上的一根小树枝就练起“无痕剑法”来。书文差不多有半年没有练过“无痕剑法”了,但是现在耍起来,威力似乎比过去更加强大,书文知道自己的武学造诣又上了一个台阶。
书文打开第二章,便想趁热打铁赶快练成书中绝学。因为《开碑劈山篇》顾名思义,如若练成此神功,则挡在下游河道里的那块巨石便不再会是书文出谷的障碍了。可是那第二章开篇便写道:此功最重内力修为,如若内力不足强练此功则恐走火入魔。书文一看便呆了,自己内力尽失,若想练成此神功恐怕难于登天了。他继续看,只见那书中又写道:何种内力修为方可修炼此功?君若能集七窍之气于膻中,则内力修为可矣。若君初窥武学门境,余有《太始心法》一篇,君可依此心法潜心修炼,十载之后,君内功可成。
书文仔细参研那《太始心法》,只觉得书中所写的运功行气的法门和衡山派内功心法大相径庭。衡山派内功温和而内敛,而《太始心法》所述之内功刚强而外张。书文心道:看来要练成这“开碑劈山神功”还得修炼这《太始心法》,否则自己将会被永远困于这山谷之中,永远也没法报仇了。
报仇是现在书文练功的强劲动力,似乎只有每天想着报仇,书文才觉得自己活在这尘世之中是有意义的。他现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打坐练功。有时连睡觉的时间他也不放过,一边运功行气,一边养神睡觉。
冬去春来,山谷中的小草又恢复了生机,河边的野花也争相斗艳,整个山谷充满了各种特异的花香。书文的指甲也长了,胡须也变浓密了,原来白净的脸庞也多了一层风霜。他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春色,他必须争分夺秒的修习《太始心法》,为了报仇,也为了早日回到师傅和师伯他们身边。在山谷的这段日子,生活虽然很充实,却也非常单调。他现在开始想念衡山,开始担心师傅师伯们出征扶桑的结果。
春去夏来,夏过秋至,书文觉得自己修炼《太始心法》已经初具火候了,于是尝试将七窍之气齐集于膻中。苦心人天不负,书文日夜废寝忘食的练功终于换来了回报,他成功了。其实书文的武功本来就非常好。想当初,书文的武功早就在江湖中屈指可数了,况且他杂学旁收,精通各派武学,对医学药理也颇有研究。
书文打开第二章,熟读一遍之后,不禁赞叹道:“这‘开碑劈山神功’确是一般掌法的最高境界。”它让书文联想到衡山派的“隔山排云掌”,“隔山排云掌”威力最多是利用雄厚的掌力将人的五脏六腑震碎,而想要将巨石击碎则不可能。为什么“隔山排云掌”不能将巨石击碎,而“开碑劈山神功”却可以呢?原来‘开碑劈山神功’是齐聚七股不同的内力,有刚有柔。当掌力触及物体时,柔力先行,刚力后置。柔力先沿着物体脆弱处行至物体体内,然后刚力外张,由内及外,将物体击碎。普通掌力要么阴柔有余,刚力不足;要么刚劲有余,阴柔不足。而‘开碑劈山神功’则恰到好处的将刚柔相结合,同时发力的法门也精妙异常。想要做到柔力先行,刚力后置,这本身就要求发掌之人必须有强大的内力控制能力。
书文了解了《开碑劈山篇》中所述武学要旨之后,练成神功便水到渠成了。他来到小溪下游巨石处,使出‘开碑劈山掌’,只听一声巨响,那巨石便碎成数块。书文心中的喜悦之情当然不可自持,但走近一看,又不禁皱下了剑眉。原来那通道中央横拦着一扇巨大的铁门!书文心中暗道:名臣前辈,你何苦如此呢。
书文走近一看,只见那铁门上也有用手指刻的几行字:吾既立誓终身不出此谷,遂立此铁门,一防外人清扰,二表吾之决心。当世豪杰如无吾之‘溶金化铁神功’,则当世无一人可入此谷。吾双臂自断之后,亦终身无法出此谷。
本来以为练成‘开碑劈山神功’之后,自己就可出谷,寻找机会到黑风寨报仇,可现在都成梦幻泡影了,书文只好垂头丧气的回到山洞。对了,名臣前辈说:只要练成‘溶金化铁神功’,那道铁门便可打开,我何不练练?想到这,书文便打开第三章读起来。
那第三章书中写道:此卷为余武学之精髓,共分三层。第一层:炼身层。以血肉之躯欲溶金化铁必先锻炼自身,使之如金刚——雷击不倒,电掣不化。修习之法为:空手碎石,如此种种。这段末尾又写道:如君《断筋续骨篇》没练成则不可练此篇,否则筋骨尽断无处医治。
书文心道:这“溶金化铁神功”果是艰险异常,想当初自己学“无痕剑法”何其轻松,而眼下的这套武功,不仅需要修习者悟性极高,更需要修习者不惧苦痛,坚忍不拔!
最初的几天是书文最难熬的几天,他依照书中所写之心法,去空手碎石,结果石头没碎,自己手却碎了。不过幸好他已经练成“接筋续骨神功”,可以自动治愈伤口。
书文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自己想要练成这不世绝学,就必须相应的付出更多的代价,这代价当中最平常的便是痛和累。所以在一次次失败之后,书文没有退缩,仍然坚持练习。他知道要掌握那精妙的运功行气法门,必须经过自己多次实践。
秋去冬来,经过三个月的日夜苦练,书文终于练成了第一层,现在他可以轻易的将一块大石头在瞬息之间捏成粉末。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要想练成那溶金化铁之功,前面的道路仍然十分曲折。
书文接着练“溶金化铁神功”第二层:碎铁层。这一层较之第一层炼身层,又艰辛了不下数倍。世间不乏有很多高手,一柄长剑在他们手里,稍运内力便可横腰折断,但这种功夫和碎铁功比较起来,真是天壤之别。要弄断一柄长剑,只需将内力集于一点即可,而要将一柄长剑靠空手将其击碎,就不是弄断长剑那么简单的了。
日夜更替,山谷中只看见书文埋头苦练的身影,在这儿没有铁剑也没有其他铁器,书文就站在铁门前练习。开始书文只能在铁门上留下一道淡淡的手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手痕越嵌越深,到后来书文便可轻而易举的将手掌打入铁门。书文的双手也名副其实的成为了一双铁手,现在他也可以像名臣前辈那样在铁板上用手写字。于是书文施展轻功在名臣前辈的埋骨处北面的崖壁上写下了‘名臣前辈之墓’几个大字,作为名臣前辈的墓碑。
第三层也是最关键的一层:化铁层。只有练成了这一层,‘溶金化铁神功’才算是真的练成,也只有练成这一层,书文才能溶化铁门,离开山谷。太阳刚升起,书文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第三章,他想依照书中所教之法尽快练习。可是出乎他的意料,在记载‘溶金化铁神功’第三层的那一页上,名臣前辈只写了一句话:何为痛,何为硬,何为热?
书文一下子就懵了,难道这溶金化铁神功没有第三层,名臣前辈是骗自己的?可是在这一页上名臣前辈又有记录,说明第三层是存在的。可是这三个问题和练成第三层有什么关系呢?对,可能只有找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练成‘溶金化铁神功’才有希望。
何为痛?痛不就是一种感觉么。受伤了,流血了,人自然就感觉到痛了啊。为什么这还要发问?硬不就是一种品质么,石头比鸡蛋硬,鸡蛋比豆腐硬,这也很正常么。热,生一把火,人自然就感觉到热了啊。
书文知道答案显然没有这么简单,但到底什么是痛,什么是硬,什么是热。他冥思苦想了好几天,依然没有定论。从出生以来,书文就没有遇到过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但这一次,书文遇到了,无论他怎么想,他始终找不到这三个问题和练成第三层之间有什么关系。书文日思夜想,头发蓬松了,眼睛红肿了,但是答案仍然藏在云雾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书文仍然没有丝毫进展。仰望天上的星空,他仿佛又回到了夏日里的衡山,他又想起了和飘雪一起数着天上的繁星;一起趁着月色偷跑到山下瓜农家的西瓜地偷西瓜,被守瓜的猎犬发现了,鞋子都跑丢了,落荒而逃的情景。他想到了飘雪经常捉弄自己,把自己逗哭的情景;想到了小时候被青竹关在屋子里读书是飘雪偷偷的给自己送吃的。想着想着,书文的眼睛湿润了,是我也是黑风寨的人害死了飘雪!他突然又有痛的感觉了。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练‘溶金化铁神功’,已经使自己忘记了什么是痛。
对,心受伤了,这种痛才是可以摧毁一个人的痛,这才是真正的痛。书文似乎明白了什么,回想起‘溶金化铁神功’第一层:炼身层,与其说是炼身,不如说是炼心。第二层碎铁层,与其说是手在碎铁,不如说是心在碎铁。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何为热,对,与其说是手在化铁,不如说是心在化铁。明白了,书文终于明白了。他凝神屏气,将五行之气齐集于心间,努力提升心中的热度,然后将内力输入手心。只见书文的手瞬间变得鲜红,真气翻滚,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书文将手掌置于石床边沿,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石床边沿竟慢慢陷了进去,滚烫的岩浆沿着床边正慢慢往下流淌。书文成功了,他终于练成了不世绝学‘溶金化铁神功’,他终于可以走出这个山谷了。
第31章 谷底奇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