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磻溪集>第1章

第1章

  磻溪集序
  玉峰老人講經四十年,緣深未斷。丙午春,演羲易于條陰之北郊。有三仙者自隴山來謁我祇宮,囊出一篇,乃墦溪丘公長春,舉揚玄諦,開誘迷朋而作也。啟緘閱焉,其文豪縱,意出新奇,蓋匪俗學所能知者。昔玉官李樂然,與玉峰俱出斬秀覺之門,而李自穎悟,玄言驚人,非世才之所能窺。既與序而傳之矣,嘉哉!道之聰非世之聰也,道之言非世之言也。何以徵之乎?俗學者雖能鼓頰攝毫,不過歌詠情性,搜邏景物。至造理者,明天人之際,助聖賢之教,亦可與日月爭懸。夫悟真之士特不斯然,發無言之言,明造化,彰無形之形,下脫死生。信手拈來,不勞神思,空暗自震,奮為雷霆,本文不作,燦成斗星。玉峰老人,今於群仙而證之,不求高而自高,不期神而自神。豈非一氣通徹,六窗洞闢,動容無不妙,出語總成真,本來如是非,假他通者邪?如《磻溪集》云:手握靈珠常奮筆,心開天籟不吹簫。又云:頂戴松花喫松子,松溪和月飲松風。又云:徧撮山頭三伏暑,都教化作一團冰。又云:有無皆自定,貪愛復何為。又云:酒傾金露猾,茶點玉芝香。又詞云:般般放下頭頭是,選甚花街并柳市。虛空體,本來一物無凝滯。又云:天下周遊身不動,人間照了心無用。又云:踏盡鐵鞋迷,不出菴門透。略舉二三數,讀者當廣知也。嗚呼,今之仙緣,必宿有仙契者乎。昔在東菴與王風仙全真結緣,在長安與馬丹陽結緣。去秋濬州人來,與譚仙結緣。唯丘公遠處隴上。是數者皆風仙之,今悉得結其緣,非人力之所能致。雖然,丘仙之道,豈為吾而顯也。蓋光輝之大,世有不可掩者。於是乎亦得與結緣焉。
  時大定丙午歲五月日,中條山玉峰老人胡光謙序。
  蘭生深林,不以無人而不香。鶴嗚九皋,自然有聞而及外。高人勝士,或幽棲窮處,甘枯槁於山樊;或混雜同塵肆,沉淪於塵市。雖室邇而人遠,覺心靜而地偏。飄飄泛泛,喻孤飛之雲、不擊之舟,隱起滅於丹霄滄溟之際,將何往而不自適耶。加之玄元為師,泰和為友,遐襟曠跡,淵停谷虛。傚內觀之達人,法勤行之上士,修真養命,累功及人閒。亦寄興言懷,高吟大著,遵皇人之紫筆,演大洞之空歌。文辭章句,往往見於世焉。是以蘭之吹香,鶴之聲聞乎。我儀圖之,今長春子丘公,非斯人之徒歟、而誰歟?公本登州棲霞人,與劉公、譚公、馬公,俱圖學於終南王風子。先生著名海上,遠近敬仰,號丘、劉、譚、馬。若古《袪惑論》所謂神仙道士,若太上說養性得仙三十六法,寂寞在人間者也。門人弟子齊公所作詩曲雜文,來謁序引。余素未遂觀止,臨江之表,而獲覬雄編。嘉其恬淡閑逸,縱凡儷俚,無所拘礙。若遊戲於翰墨畦逕外者,不雕不琢,匪丹匪青,土鼓蕢桴之不求響奏,玄酒大羹之不事味享。知音知美,其在斯乎。唐蔣防稱靜,福山廖沖曰:仙書無文,仙語無詞,以心傳心,天地不知,放情逍遙,今古為誰?予丘公復云。
  時大定丁未長至日,文林郎前太常博士兼校書郎雲騎尉致仕平陽毛麾序。
  且夫至道之妙,不得以聲色求,而不得以形迹窺,必賴至人為馴致計,摛章摘句,俾得傳誦之、歌詠之,而漸能遊聖域,而造玄門者也。然而句乏警策,文無淵底,則烏可以飲艷當時,而激勵後學者哉。今見長春子丘公《磻溪集》,片言隻字,皆足以警聾瞽而洗塵囂也。寧非生而穎悟,未弱冠而志于道,不寐者餘四十載,日記三千言,身行萬里地,三教九流貯蓄於胸臆,照耀於神識故也。宜乎聲馳丹闕,有綸音之邀,契偶真仙,喜金鱗之得。因知從重陽之役者,無慮千百輩,唯丘、劉、譚、馬四公,時為秀出,然翹翹之譽,獨有歸焉。適有舊友隴西公亨道,自東萊直抵奉城郡署,懇求集序,拜手而加款者數四。自知弓刀簿領之手,不足為形容髣彿。然稔慕風聲,恨未披際,況季侯之來,引繩不可挹。故讓之無計,而勉書數字。
  時泰和丙寅歲重午後一日,昭義大將軍武定軍節度使兼奉聖州管內觀察使提舉常平倉護軍漆水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一百戶移刺霖題。
  昔蒙莊著書三十三篇,大率寓言藉外之論。後之談道者(亦)然,以黜聰去羨,頤神養氣為本。至於接物誘俗,革頑釋蔽,亦不免託默於語。東州高士長春子丘公,世居登之棲霞。未冠一年,遊崑嵛山,遇重陽子王害風,一言而道合,遂師事之。王遺以詩,有:被余緩緩收綸線,拽入蓬萊永自由。其深入理窟可知已。久之,與同志馬公、譚公、劉公,陪從重陽子遊南京。識者目丘、劉、譚、馬為林下四友。居無幾,重陽子捐館。四人護喪歸殯終南,廬於墓次。服除,各議所之適。惟公樂秦隴之風,居磻溪廟六年,龍門山七年。丐食飲以度朝夕,聲名籍甚。大定戊申,世宗皇帝聞之,驛召至京師,賜以冠巾絛服,見於便殿。前後凡四進長短句,以述修真之意。上嘉歎焉。及還山之後,接物應俗,隨宜答問,有詩頌歌詞,無慮若干首。文直而理到,信乎無欲觀妙,深造自得者歟。其徒裒為巨恢,將鋟木以廣其傳,謁文以冠篇首。愚以謂:古隱君子有三槩。或自放草澤,名往從之,人主之尊,猶物色而招訪;或持峭行,不屈於俗,雖有所應,終不可縻以物務,使人人想望風釆;或資槁薄而樂山林,逃空虛而不返,使天下常高其德,不可加訾。長春子兼而有之,宜乎以野服承聖問,使四方懷想而企慕焉。非如放利之徒,假隱自名,欺愚誑瞽,為得計哉。先生今在棲霞太虛觀,未有承顏接膝之期,所以序其崖略者,庶他時邂逅,不以我為生客。
  泰和戊辰閏四月望日,翰林學士中順大夫知制誥兼國子司業輕車都尉穎川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安東陳大任序。
  磻溪集卷一
  棲霞長春子邱處機撰
  七言律詩
  秦川
  秦川自古帝王州,景色蒙籠瑞氣浮。觸目山河俱秀發,披顏人物競風流。
  十年苦志忘高臥,萬里甘心作遠遊。特縱孤雲來此地,烟霞洞府習真修。
  磻溪
  故人別後信天緣,浪跡西遊住號川。宛轉風塵過萬里,盤桓巖谷泊三年。
  安貧只解同今日,抱撲疇能繼古仙。幸得清涼無垢地,棲真且放日高眠。
  磻溪鑿長春洞
  峨峨峻嶺接雲衢,古栢參差一萬株。瑞草不容凡客見,靈禽唯只道人呼。
  鑿開洞府群仙降,鍊就丹砂百怪誅。福地名山何處有,長春即是小蓬壺。
  幽居
  臺邊水谷尤清曠,野外山家至寂寥。絕塞雲收天耿耿,空林夜靜月蕭蕭。
  揚眉瞬目開懷抱,散髮披襟遠市朝。自解偷生巖嶂窟,誰能闡化法輪橋。
  春曉雨
  雨晴春色倍光輝,風引泉聲出翠微。宿烏繁吟朝鬭巧,遊人遠適夜忘歸。
  參差緑樹初騰秀,浩汗青苗乍長肥。洞口時聞三島鶴,天隅來訪一簑衣。
  堅志
  吾之向道極心堅,佩服丹經自早年。遁跡巖阿方十九,飄蓬地里越三千。
  無情不作鄉中夢,有志須為物外仙。假使福輕魔障重,挨排功到必周全。
  自詠
  自遊雲水獨崢嶸,不戀紅塵大火坑。萬頃江湖為舊業,一簑煙雨任平生。
  醉來石上披襟臥,覺後林間掉臂行。每到夜深雲霽處,蟾光影裹學吹笙。
  答甘北鎮孟秀才乃虔州也
  一別家鄉整十年,飄蓬雲水入秦川。衣寬放蕩秋來補,食飽蕭條夜處眠。
  陝右不干浮世事,天涯曾遇大羅仙。功虧未得長生信,坐待嘉音曠峪前。
  答李四秀才邀住渭北
  彼有詩,年前曾許過河來。
  本來今歲合雲遊,性劣那堪道未周。故我身心隨日月,與他巖壑度春秋。
  深承虢邑多才士,遠訪磻溪遁跡流。不在相邀居北郭,此中亦可論真修。
  道友邀遊磻溪太公廟以詩辭之
  自無狂興不追遊,識破諸餘萬事休。誰向磻溪消鬱悶,閑居巖壑且淹留。
  昔違海上三千里,魯涉途中二十州。看盡名山無限景,大都身外沒堪酬。
  磻溪廟覓馳馬
  聞說磻溪隱太公,巖高樹密壯祠雄。花朝石窟龍吟霧,月夜山門虎嘯風。
  萬載態熊名不朽,三春馳馬獻無窮。將詩為覓千餘疋,染翰聊為度日功。
  答宰公子許秀才
  森森緑檜鎖天涯,峭壁中藏野客家。碧洞經年無火燭,青山終日有煙霞。
  虛心實腹唯求飯,待客迎賓不點茶。自樂安閑微得趣,門風何足向人誇。
  答清河氏
  神明雖是落凡胎,氣直終須有道材。只恐丹砂臍下去,重教白雪耳邊來。
  如何脫免紅塵境,似我登臨碧嶂臺。步步嬉遊天漢出,時時騰踏野雲開。
  贈涇州趺郎中暨劉解元
  凡為道友欲相尋,不用浮財禮數欽。俗物光輝難買道,人情拘束易勞心。
  疏慵寡學文章淺,淡泊幽居歲月深。格外閑愁都絕想,雲中來聽一高吟。
  贈王周二生見訪
  二公何事挈槃餐,出郭嬉遊草莽間。宛轉尋村來訪道,因循樂道暫偷閑。
  深知舊有逍遙志,遠看虛無幸律山。盡日開懷恣談笑,夜深同步月明還。
  衆道友問修行
  余今蹤跡任蹉跎,寧論修行事若何。道眼無光慵入市,天心難合且隨波。
  飢時只解巡門乞,飽後兼能鼓腹歌。除此一身愚作外,萬般餘事不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