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世所相传的“完璧归赵”一语就此而来。
??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秦始皇巡视华阴县时,有人捧壁立在平舒道边对侍卫说:“请将此物奉祖龙。”言讫不见。祖龙为秦始皇的名号,复得此印。
然后世有人以为,玺成一事有待考证,称和氏璧为一圆璧,中间有一孔眼,雕成方璧已是难能。真玺上的五龙与玉身一体,和氏璧怎能有多余的龙身材料?可见和氏璧雕成传国玺一说为附会说法。又有人称传国玺不过是从一块绝品得蓝田玉中琢磨而出,为求盛名才附到和氏璧之上罢了。此为作者一家之言,读者不必深究。(本书起点首发,请大家支持)
自是,传国玺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进军灞上,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派其弟王舜来索要,太后大怒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这就是文和看到镶金龙头之因。
及王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到传国玺,献给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城破时候,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玉玺至许昌,献给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此事后世小说三国演义有载,不过其中说孙坚欲怀璧逃回东吴,并未交待璧之所终,此说在民间流传甚广。
??汉献帝延康元年,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晋永嘉五年,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传冉魏,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文和想到此节,再仔细检视玺身,果然在玺肩发现大魏受汉传国玺及右侧天命石氏的字样,不过由于地方狭小,显得小气了不少,可也又确认是真品无疑。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天佑四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个叫段义的农夫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宋靖康元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大金国掠走,其后便销声匿迹。至于农夫发现的传国玺是否为真品,作者在此不作考证,为本小说计,从真品一说。
??元至元三十一年,世祖忽必烈驾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作者又云,伯颜毁玺,此恐怕是其障目之法,与宋徽宗的鉴玺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为匿玺、全玺之故。
??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十六年前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玉玺今得,重归汉地,文和怎么不激动万分?
文和小心的将玉玺包好,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处置,思索半天,觉得自己得之全无用处,唯有秘献于燕王才有大益。
文和来到燕王寝室,朱棣正欲就寝,请王爷将其他人都屏退。朱棣对文和反常举动甚是奇怪:“深夜相谈,必是秘事了。此间就你我主仆二人,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文和将怀中玉玺取出,双手递给燕王道:“小人在鞑子皇帝身上得到此物,想必此物合该归王爷所有,请王爷秘藏。”朱棣将黄布包接过,文和说它是鞑子皇帝随身之物,心中已是一动。朱棣将玉玺取出,一眼辨出是那多少皇帝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不禁惊喜万分,眼睛瞪大,喉头发干,险些说不出话来。恍惚过了半晌,才结结巴巴道:“此物还有谁所见?”文和忙道:“是小人独取,其他人无有知晓。小人为报效王爷和大公子的收养提携之恩,才私下献给王爷。”
第91章 天命玉玺初瞩国 神掌无意助玄功(三)
朱棣此刻心下万转,若藏了此物,当真是不臣不孝之举,一旦泄露可有杀身之祸;但文和能私下将他献给自己,必是死心追随自己,泄露出去不大可能。如果将他献给父皇,必将得到父皇的格外恩宠,此物是父皇多少年都期盼之物,但自己再如何得宠也得不到大位。天下大定,太子早已册封数十年,何况太子品行端正,为众臣所拥戴,口碑甚好,皇帝迟早是大哥所做。又一转念,此物为自己所得,莫非自己当有此份?大哥病体渐重,可不是什么长久之体......
过了半晌朱棣仍拿不定主意,文和看出他的心思,劝道:“王爷处置此物不必心急,等班师回到北平再作决定不迟。”燕王听了不由得点头称是,对文和道:“你立了如此不世之功,我却不能明求封赏,实在是......以后,以后你定会得到与之相当的回报。”文和知道燕王已把自己当为最亲近之人,忙道:“小人不求什么封赏,唯愿长随王爷和殿下左右。”
文和又问道:“王爷可曾派人搜查皇宫?大公子的腿伤还急待铜人医治。”朱棣道:“高烯带人在宫中搜了三天,始终没有找见此物,怕是铜人真不在城内,炽儿的腿可真教人担忧。”文和听说是高烯在找,心道,他怎么会上心得找呢?他盼高炽的腿断还来不及呢,连忙道:“明日请准小人再搜一遍,挖地三尺也要将他找出。蒙古人怎会将这无价之宝丢到大漠呢?铜人又重又大,逃跑时候也不便携带,定是藏在宫中某处。”朱棣听了也是:“好吧,这次务要搜得仔细,后天我就要班师回北平了。”
第二天,文和自己挑选了二百军兵,从宫中自前往后搜起,到处敲打掀看,一个时辰过后,仍是没有发现异常。文和心想,铜人为针灸医用,蒙古人也深知这点,他们掳来必定放在与医术相关的地界,万安宫中太医院有此可能,再有蒙古医巫部分,那么他们的神殿也有可能匿藏铜人。想到此,亲自带人去看这两处地方。太医院比应天的形制小上许多,空空荡荡,士兵们将每一块砖每一寸地板敲遍,未发现什么异常,铜人实不在此院。于是文和又带人来到佛殿。
佛殿在万安宫西部的一个院落,殿中有供奉有数十尊形态各异的佛像,有的系着人头璎珞,身后燃烧着火焰,有的拥抱着美丽而温柔的女神,或怒目,或持兵,身着重彩。蒙古人初信萨满教,及忽必烈聘请大德藏僧八思巴为国师后,逐渐改信藏传佛教,此殿就是当时所建的藏传佛教诸神。文和盯看众像良久,发现一个问题,殿角一尊真人大小的佛像与众不同。其他佛像皆雕铸的形态各异,手舞足蹈,一望便知非中原寺庙所有,唯有此尊端端正正,才类汉化佛像。可它又与中原佛像有别,中原佛像大都庄重威严,单手或双手什于胸前,而此像则双手下垂,面无表情。这尊佛像与其他的放在一起,实在是有些古怪。
文和走近细看,发现此像的冠带衣物甚至底座都十分怪异,不像一个模子铸成,用刀刮掉脸上的彩漆,露出黑黝黝的底胎来,腮颈之处散布许多小孔。文和听过那王太医说过铜人全身遍布穴道小孔,此必是那铜人无疑!
文和命人将那佛像卸下,小心刮除漆物,才发现佛像身上的冠带非是铸就,乃是打造好后安置上去的,漆物除去方显接合处的缝隙。军兵又将冠带等摘除,一具完好的铜人树立在眼前。铜人全身布满穴道孔眼,被上布满密密麻麻的金文。右边后肋处列有八个小字:铜人穴位针灸图经。接下来就是异常诸穴的针灸之法,有千字之多。金文雕刻的甚浅又小,不影响穴孔试针。
文和将铜人抬至燕王面前,燕王大喜,命人赶紧隽抄一份交给文和,又下令明日起兵回北平,众人皆大欢喜。高烯搜查时没有上心,见佛像怪异也未多想,今见文和抢了风头,不禁有些后悔。
燕王命蓝玉部断后,扫荡周围蒙古残部,自己率其余大军押起俘虏,装了蒙人财物,浩浩荡荡奏凯回师。自出征至返回,不过两个月的时间,比原来计议的要快许多。
行至北平,燕王将大军安顿完毕,跟了高烯、文和谭渊等数人,抬上铜人,回到王府。其时高炽由道衍和王太医护送,于十几天前才到,现在同王妃等一同把王爷给迎进府。燕王一看高炽由众人抬出,两腿一蜷一伸,心痛十分,对高炽道:“现在腿伤如何?文和找到了铜人,现在治你你的腿伤还来得及。”
王太医道:“王爷此次速胜大胜,能带回铜人,大殿下福泽不浅,这腿伤我就有了九成治愈的把握。”高烯道:“那一成的没把握是什么?”太医道:“须由一个内功高深的人来辅助下官治疗。”文和听了不禁大皱眉头,自己与杨弥交过手,觉得此人功力至少比自己高出一倍,为以前遇到的功力最高之人,要再找一个与之相当的高手可真是困难。文和言明心中所想,众人都觉得高手难觅。那王太医沉默半晌道:“如果实在找不到高手,能找到有其八成功力的人,在下也有一个治伤的方法,只是,只是效果不大好,大殿下以后说不得要留下点小毛病。但若不治,再过个一个月,殿下的腿恐怕就永远不能行走了。”
朱棣来回踱了数步,问道:“那毛病留得能有多大?”王太医躬身道:“殿下仍可独自走路,不过走起来会有些踮,花甲之后大概需要人搀扶。朱棣又半晌不语,高炽道:“大哥保命要紧,高人那么难寻,还是现在治的好。”
朱棣白了高烯一眼道:“你们大家再商议几日,看看有没有什么补救的好方法,同时也派人出去寻访一番,说不定真能碰到绝世高手。”众人都知燕王如此行事是不忍高炽落下跛脚的毛病。
王太医与文和道衍议了几日,又参照抄录的铜人穴位图经,总不见好的方法,寻访一说也是希望极小。道衍回想当日在逍遥楼的情景,忽然想起文和曾将杨弥的手臂点中,难道文和的功力那时能及杨弥?再细问洞玄秘法的原理,才知后天真气细小之故,猛然一拍大腿对文和道:“如能有法子将你的功力提高三成,是不是就成了?”
王太医闻言,点头道:“如果能将这位小兄弟的功力提高三成,也勉强可用,大殿下落下的毛病以后再想治愈,除非在之后的半年内有绝世高人出手,殿下再须遭回罪,才有希望完全治愈。你有什么法子在几日内提高马兄弟的功力?”
道衍一指面前的铜人穴位图经:“法子就着落在它的上面。”王太医将那图经复读片刻,道衍再把自己所想讲出,王太医终于明白了道衍的法子。
第92章 天命玉玺初瞩国 神掌无意助玄功(四)
大凡练功之人,无不从本身元气出发,以内气为主,外气为辅,气行经络愈久,气流愈壮,内力修炼到一定程度,突破内外之别,广收外气才谓大成。文和自小本身元气残留太少,虽有太虚功养,可毕竟只能维持不灭,及修习洞玄秘法,才与正道相反,以外气为主,元气为辅。幸亏秘法中的九阴真经和一阳功夫的效力奇大,方才内功有成,但先天缺陷在,终难达到杨弥的水平。
真气运行经络,好比老鼠打洞,大鼠打的洞自然比小鼠打的宽敞,文和身上的先天真气残留如同小鼠,经脉如同鼠洞,小鼠难以长大,所以文和的真气流始终不大不壮。要想提高功力,靠文和本身的真元已不大可能,洞玄歌的上半章的固本培元法所生的真元几已到极致,然终不如常人真气来得坚实。唯有一途可解,即借助外力将“小鼠洞”给拓大,外界真气无穷无尽,入体便迅速又多,那样修炼的话可就真气大旺了,功力也就提升的飞快了。
铜人穴位图经中有载一段文字:使银针刺于穴,真气鼓荡其间,可壮经脉。当时图经创制之人偶然有此发现,不明其理,若以现代观点解释则为,银针好比一种介质,对真气起放大作用,真气在银针之间震荡,自然拓宽的经脉的承容能力。
当晚,道衍和王太医将文和四肢玄在空中,令其放松,进入禅定境界。王太医按铜人身上的穴位所示,身体大穴要穴遍插银针八十多枚,道衍双手按住文和顶心,王太医两手握住文和脚心,二人各运内力沿头顶的百会、后顶,脚底的涌泉、内庭四穴将真气度入文和体内,反复鼓荡运行在插满银针的穴道间的经脉上。文和定中引导上下两股真气连同自己的真气运行全身,每拓宽一段经脉,便觉得真气加壮一分,待真气壮极,便冲开一端的穴道进入下一段经脉,穴道被冲开,其上的银针便被激发而弹出。
三人行宫两个多时辰,已近四更天,二人的真气在文和的体内上下对行,体表诸穴被冲开大半,经脉也运行了诸多。又过了半个时辰,当初被扎得如刺猬一样的文和身上只剩下两排银针还未被弹出,从头颈至会阴大穴的胸腹两条脉络尚未被打通,此即为练武之人最难打通的任督二脉。此脉之上,尽是大穴和要穴,是总一身诸穴的枢纽和根本所在,极难打通。
任督二脉上的诸穴如同一个个关卡,大门被塞住,门缝紧能通过数人,任道衍和王太医的真气怎么冲击也不奏效,二人心下焦急,满头大汗。
正在这时,忽然听得周边一声响,破窗跃入二人,二人分别跳到道衍和王太医身后,各举单掌拍到眼前人的后心。文和陡觉得头脚两处输来的真气大了一倍有余,如高闸放水,一条冲击任脉,一条冲击督脉。气流所到之处,穴道如堤坝一样被冲开。两流头尾接合,急速在体内旋转,体内其它经脉的真气立刻被牵扯进去,所到之处,体内其它未被扎针的诸小穴全被牵引的气流冲开。两股巨流在胸腹旋转愈来愈快,文和觉得体内愈来愈热,如同在大熔炉内烘烤一般,身体也越来越涨。
又过了片刻,文和忍耐不住,觉得全身要胀破,头脑渐迷,几欲昏死过去。忽然旋流嘎然而止,真气如巨浪扑滩,一切尽平。陡觉得四肢百骸舒服务比,如同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浑身充满劲力和精神,体内真气按洞玄秘法的线路轰然运行,力道大了不知多少。
文和睁开眼,忘了自己还被吊在空中,手脚才动,四肢上的绳索尽被扯断,扑通一声掉在地上,将地面砸出一凹痕。文和急忙跃起,手撑之下,身体竟弹起老高,落地之时调好身形方才站稳。扫视四周,只见师傅和王太医倒在两旁,旁边各站一疏须之人。
文和此时的视力更佳,在烛光之下眸子显得熠熠有神,将两个老者的面目看的一清二楚,不是鹿贺二先生是谁?鹿贺二先生却认不出文和。二人自数年前被文和所欺,离了青云观,都觉得老脸无光,传将出去可十分丢人。再坚持暗探蓝玉和惠妃数次后,依然对玉玺没有头绪,就回到蒙古复命。
数月后,蓝玉被调往北平进行北征时候,二人夜入军营,将蓝玉制住,索要玉玺。蓝玉不识二人,见二人出生索要玉玺,大惊失色,料定必是与元太子相干人无疑,鹿贺二人坦承。蓝玉当时密探朱元璋对己起了疑心,已有反意,情急之下便欲与残元联手,好有助于自己的大事,借此说动鹿贺二人与其主子联络。鹿贺本想将他杀之灭口,可一想这事关系残元国运,不敢下手,急忙回去禀告爱猷识理达腊。爱猷识理达腊开始亦将信将疑,到以后数年内反复试探,才敢确信蓝玉是真的要反。
脱思帖木儿新即位不久,一好使自己名正言顺,二也怕蓝玉反复,便想抓他的把柄在手好为约束,命阿塔赤索要玉玺。蓝玉刚刚得知陈理被贬,想起他曾在被俘时候秘密求己活命,招认宝藏一事,因一直无暇发掘,才拖到现在。蓝玉怕自己行动被锦衣卫的人发现,便请脱思帖木儿相助,称须他带人把宝藏发了来交给自己,自己才会把玉玺交给他。蒙古常年掳掠,脱思帖木儿不缺财宝,传国玉玺才是气数,蓝玉开掘宝藏,说明他是真的在做造返准备,如此甚好,答应派阿塔赤出手。
阿塔赤在汉地日久,以铁剑门好手米天石为副,挑了军中二十几个懂中原习俗的将士,扮作汉人前去截陈理,谁知与文和巨鲸帮的人遇上。军中将士无有江湖武功,虽人手占优,可也不能取胜,只好接受周茂的提议与巨鲸帮平分。
文和与周茂离开藏宝洞后,他们与萨天剌、方明善处处互相提防、掣肘,生怕另一方暴起独吞,最终将财宝分开来。饶是如此,中间还是发生一件大的变故,竟把财宝多分了一份。阿塔赤玉米天石将财宝押到北平,付与蓝玉,蓝玉也下了决心,将玉玺交给阿塔赤,传国玉玺方才又被鞑子皇帝所获。
马皇后归天,燕王等回京奔丧,北疆防卫空虚,蓝玉秘使人告知脱思帖木儿,脱思帖木儿以为时机来到,大举犯边。不想朱元璋震怒,令燕王起兵扫北,才惹下大祸。燕王大军攻克哈拉和林,当时北门离蓝玉一方最近,派兵围堵当可一网打尽,蓝玉却偏偏拖延时间,后来才带小股兵力从北门入,可那鞑子皇帝等一干君臣已经跑出四十多里了。
蓝玉在北城遇到文和等人,那番说辞令文和起疑,等到贝尔湖清缴敌酋又故意搜查不力,实在是想那脱思帖木儿逃脱,重整兵力南犯,天下大乱自己才有机会造反成功,也省得万一脱思帖木儿被擒,当面指证自己的阴谋败露。
燕王回军,蓝玉断后,秘密使人再搜沼泽,脱思帖木儿等得脱。脱思帖木儿发现玉玺丢失,立刻想到可能被追杀自己的人捡拾,遂派保驾的鹿贺二先生南下找寻。
第90章 天命玉玺初瞩国 神掌无意助玄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