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明論
上清元化章第一
上清元化,隆睦開圖。豫而為之者,道也。終而復始者,性也。忠不宗則含德之容沖玄髻髯,象若瓊瑭間間,而以徽徽然哉。悅風韻之音,倡元晶之旭,頡翼無拘,迺遊道之方矣。衝祖則大而無外,細而無內,上圓下方,天地形名,內闡氤氳之氣。束出西沒,日月昇沉。巨化暹昱之明,心物凝之炯然,無不敏其令也。
奕善之逵章第二
奕善之逵,在用之常也。視之大象,大象無形,形之則非眩於目,自然光溢無極矣。是以離婁能視,猶斯未證其慧也。聽之大音,大音希聲,聲之則非亂於耳,自然慾適無方矣。是以師曠能聽,猶斯未證其聰也。至聰至慧、至變至通,皆授生夷道之中矣。
表物窮理章第三
表物窮理,靖式若容。咀移玄覽、璟泄凝彤。明則匿於間,生則伏其衰。機禧釋憫以至常容,淳伸之格迺絕禍患之門也。
契道登真章第四
契道登真,以致善功。三界之動,非礙不通。一者物之隨化,道之體也;應而顯形,神之用也。用之無用,用之至矣。二者機臨眾象,仰啟瞳矇,光而不耀者,是以無色。無色之色,色之至矣。三者符空非有,執有不空。不空之空,是謂真空。總而通之,出乎無倫。
鞏性無生章第五
鞏性無生,悅之有化,善應則終身無塞。外禪寬舒,曠然虛靜者,人道與天道相通也。嚏息和融,氤氳應兆,皓然精粹者,沖氣與元氣相接也。舉盼凝祥,靈烏降瑞,兩耀交光者,睛瞳與日月合其明也。然則飛玄六洞,妙化三宮,分而為之九氣,聚而為之一真。一真之變,在乎無為之為也。
得之與失章第六
得之與失,應用不同。得者,貴精愛氣,保命頤神,抱其道而懷其德也。失者,矜饕嗜慾,意亂心荒,忘其本而匿其真也。通玄釋偽,勃章威靈,開元醒聰者,遂即提毅之功也。
斂意精思章第七
斂意精思,怡然致靖。內敵琅函,頗若嬰兒之貌也。攝理之庸,順常之豫者,誼無過失,正性善感其機也。謐之則非碎之眸,益慾之至也。俑之則不硯之硯,益防之及也。衷格之變通易無、極方隅不定者,是在用無化之化也。
道偉含融章第八
道偉含融,肆無不際。上覆無極,提挈乾綱,天圓立像,日月星臨,垂光晝夜,神而通之,無不合其明也。下宰無極,掌握坤柔,地方立像,山谷盈虛,依時泄化,萬物生成,無不在其中矣。至弘至大,大無不包,至微至細,細無不入,衍之則混理,同機甫攝,誼無不和也。
非道之道章第九
非道之道,存而忘之,順理之常,忘其物而存其真者,所以致其度也。一應物忘心,棄常之理,存其欲而失其本者,所以致其叩也。哲截通之不然,如斯非見之見,是謂真見;非應之應,是謂真應。應化不臨,遍知無極之道也。
衷息之逵章第十
衷息之逵,知夫致敏。靜者制其動,正者制其邪。順渝之憲,鞏質規一函,存夷之動者,遂即裕常之肇也。
無所不化章第十一
無所不化,是謂大通。納流而不溢者,迺道之淵也。凝虛而不滿者,迺道之邃也。混氣而不盈者,迺道之弘也。在朝而不明者,迺道之常也。在徊,昏而不昧者,迺道之理也。應物而不絕者、迺道之化也。通神而不失者,迺道之信也。授命而不擇者,迺道之德也。背之者,司之具足,孰證其真。迺自投其斃矣。
釋偽存真章第十二
釋偽存真,忘機絕慮,徇密俱無,誠心篤志。處其靜則喧撓不.煩,恬然守素,神息安綿者,所以澄其清也。處其忠瓢禁戒無私,怡然養浩,叔奕淳亨者,所以立其信也。處其德則謙光晦跡,精粹含容,純風隱韻,所以合其道也。真道獨行,穢道盡鐲。知斯有礙,是謂不然。
至倀至矩章第十三
至倀至矩,迷悟兩機。迷者,執其幻也。悟者,陶其真也。真非目視,視之則眩於物矣。幻非意識,識之則證其慧矣。神盈虛谷,裕必遊方,截而通之者,宴坐華園之問矣。
背覺合塵章第十四
背覺合塵,返渝至道。有貨之貨,預於無貨之貨者,得而失之,故以身之患也。有用之用,預於無用之用者,存而忘之,故以心之捆也。有色之色,預於無色之色者,明而晦之,故以目之磷也。有聲之聲,預於無聲之聲者,語而泯之,故以耳之聘也。有化之化,預於無化之化者、拯而侮之,故以神之懵也。守正歸淳,精思翌敏者,善緞絕其尤也。
陶腆煢徽章第十五
陶腆煢徽,奚為瘡徇。囂之與華,自執其器。密之與恩,自致其僭。慇孫妍釗,夾然有悟惺擭者,偃翕靈眸,神霄宴息,坐致自然。自然為然,是謂不然。不然而然,然之至矣。
讚曰
祈真奉教,志願諄諄。齋心澡雪,蕩穢除葷。二威靈禪奕,剿銳鐲氛。忘形留質,釋偽存真。體如繚屑,用若璘編。玉虛盈狀,靈寶滋純。扶曦叔弈,契道登晨。混元凝祖,太一無分。先天曆化,是謂生神。
沖明論
上清之道章第一
上清之道,妙化無疆。一氣分而天地判,二儀合而日月明。三才應象,萬物滋生。頤神運氣,保煉元精。凝而化之,感然有象。應之則千真具宰,通之則萬聖齊臻。千真萬聖,無或不在。斯悟之明之,是謂混微之要者哉。
玄陽晶璨章第二
玄陽晶璨,煥明十方。散瓊瑛之秀,放玉瑞之祥。上彌乾綱,下覆坤柔。恢張萬化之樞,斡運千機之柄。物不稟而不生,神不通而不靈。靈滋眾妙,昱遍五方之時者哉。
沖明赫奕章第三
沖明赫奕,嚨噎交光。焰炊日月之晶,烽熾乾坤之體。煥然輝燦,週迴萬返之靈。釋然洞達,方攝千嶼之截。混內凝珠,經嗣靈哲。昇上絳霄之宮,宴坐九陽之闕。帝命仙真永延,遐壽紐一衰矣。
元始之體章第四
元始之體,潔白虛盈。純素無物,澹泊無形。無形之形,能育眾形。.無色之色,能張眾色。非無非有,有無自應。非動非靜,動靜自隨。天不稟而不清,地不感而不寧。物不通而不化,神不受而不靈。至道之常,人在其中,日用而不知。如魚在水不識其水,人之在道不識其道。魚識水,則弊掙深潭,不吞香餌,久而成大者,超於呂梁,化龍之狀,乃得水之妙也。人識其道,弊居幽靜,去華薄,絕嗜慾,內存元氣,外抱神風,久而功備者,超於玄關,化為羽客,真人授其度者,乃得道之要也。
表裏精思章第五
表裏精思,內含靈哲。玉煉真形,化肌無血。體若冰霜者,是存精保命之理也。外抱靈風,神飛展翼,輕舉昇玄,存亡不測,透金石、遊方之外者,是煉神合道之機也。
動靜之機章第六
動靜之機,善用不武。明混兀象帝之先,曉大洞虛谷之外。靜則皓曠無心,卓然獨立,大體絕其塞也。動者內施元氣,外爍神光,混入太虛,遍應實其腹也。歸宗則純而無雜,證祖則獻而不測。是以撥築之風,心無斷常之見也。
太素之分章第七
太素之分,周而三過。一者彝敵之第,綽奕無隅,覆載物無不濟者,是謂皇宮之域也。二者扶瞳流燦,煥爛諸方,長養物無不惠者,是謂華陽之國也。三者泄化登琳,凝祥偉燦,混裏含胎者,是謂養我之鄉也。
形生濁質章第八
形生濁質,盥雪之心。心清無欲,迪僩其威。動則應其虛,虛則溢其氣。氣壯保其精,精壯保其神。神不靈而道不清,氣不定而性不明。明幽不定,與道通真。通真之翼,出化先天之表也。
道尊無位章第九
道尊無位,配偶無雙。恢張萬化,洪攝千機,及乎大道不足為其物,未嘗無象之象也。山嶽崩摧,風雷迅烈,及乎大道不足為其聲,未嘗無音之音也。鑽之九地,降逸黃泉,及乎大道不足為其深,未嘗下玄無底也。仰之三天,昇彌昊境,及乎大道不足為其高,未嘗上玄無頂也。日月星輝,交光燦爛,遍照十方者,對吾大道不足為其明也。太空無物,洞徹無心,寂寥絕跡者,對吾大道不足為其虛也。至玄至妙,是謂萬法之宗。至幽至微,是謂三乘之祖。慧而無窮,神而不測者,何聖焉?乃無上玄元之理也。
至信不慝章第十
至信不慝,適然無想。性曆開途,龍頡日月之明。神翌玄都,鳳羽乾坤之體。碾路無蹤,敵夷非跡,運化盤磚之中。常居泰華之域也。
神機之變章第十一
神機之變,六正同科。一者頤身不塞,五膽皆通,七竅應無不順也。二者叩道幽邃,極理寬舒,大闡象無不包也。三者元氣流行,週迴虛梵,布化物無不和也。四者沖氣保滿,內施不絕,融息混理之元也。五者胎光微密,瞬盼星流,參羅鬱密,無不保其耀也。六者神帝出化,日炫高奔,珠玉金石無不發其光也。上合三宮,是謂氣中之氣,神中之神,道中之道,三乘混一,如太虛無物之象矣。
煜遍知明章第十二
煜遍知明,孰證其慧。在用而不契其常,在體而不鞠其睡。疵之甚情之深,隨流而迷源,捨本而逐末,遠道之儀者死矣。育善之期,誠肅之志,釋然開化,精穆太虛,無殊者也。
志廉貞潔章第十三
志廉貞潔,謹慎精誠。和柔清諍,恭順通亨。志廉則守真無欲,抱道無私也。貞潔則居塵不染,懷玉無瑕也。謹慎則非理莫作,非道不為也。精誠則直忠非曲,正信無邪也。和柔則陽生順命,氣化歸神也。清淨則皎然不垢,瑩徹無心也。恭順則運用不絕,隨化無方也。通亨則與道同一,純粹無雜也。進善不戒,乃得道之要也。
領精養氣章第十四
頤精養氣,保煉神真。舉身輕麗,綽約隨風,乘六虛之颼,遊乎大方之外者,具化無黷,隨機順命,應變不失其常也。下降則同地之寧,生成萬物,不匠而自合其功也。昇上則同天之清,密羅萬象,不炳而自張其明也。守中無失,同虛之化,統攝萬靈,不傳而自得其度也。然則含橫巨聖,遍歷諸方,及乎玄陽者,猶斯覆載而不普也。
道常無物章第十五
道常無物,混氣通元,法天象地,長養成熟,皆在其中矣。假使胎卵濕化,蠢動含靈,無不賴其德;水谷山原,金石草木,無不借其真矣。人若悟之,存精無失,養浩無虧,保煉形神,混同一則,是謂玄之又玄之理也。
讚曰
太古初張,運化玄陽。開元神帝,瞬目胎光。明沖黃甫,朗照青蒼。下通源海,上徹恢綱。金堂結秀,寶洞凝祥。光如玉屑,瑩若冰霜。融滋丹體,點化神方。無窮妙理,不測真常。抱元知足,死而不亡。
圓明論
混沌未開章第一
混沌未開,中於恍惚,杳杳冥冥,無能辨形,瞑瞑津津,焉能致明。日洪濛搏握,剖判初分,顯於元氣者,運於至精者也;動乎昇降者,定乎浮沉者也。天地弘於覆載,日月象於照臨,萬物稟於生成。通而化之,易乎至神,無所不可,無所不之。曰應其體,用其真,立乎象,致乎神,乘於政信者,可以全其聖功者也。
道之至無章第二
道之至無,為之至有。有之者,神之化也。無之者,靜之極也。動靜之逵,天文之象,地理之形。中息之變,固之則存其靈,以至於命;俑之則播其精,以至於性。曰煥然非跡,釋然有應者,及陽全其體也。全其體則合其真,備其物則累其身。其身不殆,出乎天地,無倫者哉。
期彝之勃章第三
期彝之劫,憑羽知方。勞而化者,外以閥之,內以闡之。政以頑而降,降以敵而沉。曰圜而陶者,內以闈之,外以闢之,政以頡而昇,昇以司之浮。日上之通,下之存,中乎息,非以高明,孰能有於此哉。
一氣之政章第四
一氣之政,分化形生。立其體,返乎真,政於道者,極乎象帝者也。日通之元,混之先,明於四達,表於一真之理者。何謂邪?政於性,及乎命,釋然出化,園羽先天。先天之制,易乎位者,可以還於象矣。
混元之化章第五
混元之化,氣象之分。政于動靜者,運乎浮沉者也。日天地立其位,山澤通其氣,川谷盈其虛,虛之致其神。日道化之精氣邪,德化之血脈邪。上下觀之,若扎之體,中流之息,若楓之用。日近而不可親,親之者遠矣。遠而不可疏,疏之者近矣。及乎通化者,得乎遠近之所也。非以探蹟,孰能理於此哉。
政于物象章第六
政于物象,混于致空。奕乎性,裕乎存,左右之所者,辨乎精義也。順乎理者,銑銑之進者也。明乎道者,控控之信者也。日剛之體,柔之用。剛柔之粹,易象之極。日道之化,德之生。天地分於清濁,日月運於踱度。萬物從於造化,化而欲作,常以鎮之。鎮之者,返于至道之中矣。
乾元天體章第七
乾元天體,道廣嘉通。會合旱靈者,資乎眾妙者也。日愛於天下者,天下自愛者,是吾至精者也。順於天下者,天下自順者,是吾至神者也。日居中處正,與道玄同,全其元象、任其自然矣。
誠肅之志章第八
誠肅之志,唯心之估,伊尹于性,性之穆穆,然哉不然,則聘之磷之,憮政于未明者也。曰屹屹於形,惰惰於性者,迷之深矣,惑之甚矣。日默然而敏之者,明而所以通之者,何謂邪?蓋以聖人明虛無而為體,自神化而為用也。飛瞳順釋,眩若璘珊,拯于至理者,煥乎天地之中者也。
抱一歸淳章第九
抱一歸淳,中於見素。欲於未萌者,致乎元象者也。返于至道者,復于神帝者也。曰忘其一致,徇密形名,暨乎憤慢者,患於終身者也。窮乎理者,易乎常道者也。日至道之神,神之至通,明於眾妙,入乎玄門。
奕善之真章第十
奕善之真,與物不雜,清虛曠遠,應化無窮。運行不息者,與天地同其一也。情性不專,與道之殊者,悔之穗之,以致於患矣;璟之懇之,以致於性矣。日抱其真者,釋其偽也。輔其正者,除其邪也。日、猶如敵僩之威,換然出化,善窺俟俟之儀也。明於一至,保利純亨,資乎乾用者,乘乎變化之功也。
乾元彌廣章第十一
乾元彌廣,緲邈無方,其道日大矣,奚為契焉??屈伸之兆,旬盼靈眸。運乎至神者,集乎常用者也。曰攝于覃心,政于一.輳。臻乎理者,孰不能自黑也。曰離其迷,入其悟,抱其德,防其危,明資至'道,光澤於天下者,萬物從其化也。日無不安其分,無不司其命,法此行道,利潤於週方者,豈不為重玄之始者也。
道法資純章第十二
道法資純,湛然不動。仲淵若虛者,渭瞑無所窮極者也。旬乎昇降者,運乎浮沉者也。曰柔順之德,嘉美之功,隨時渝變。化象還真,闡乎朕聯旺者,明乎庫肇腥之終矣。日太玄之際,至德咸和,頡頑勗勗者,晏園上清之宮也。
萬化開元章第十三
萬化開元,致于一真。一真之變,大無不通,細無不際。集乎眾妙者,明于元象者也。日登琳徽,日幽邃,凝燄吻,規無隅者,淘注伴式之規也。伴渝櫛戮,黑上乾元,俯臨眾象者,庫化于太始之先也。
飼庫之尷章第十四
飼庫之道,偉無不濟。泛泛淇洋者,飛蹤現奕者也。曰畢之致理,奚為穗焉。未然則倪倩不保,疵礙于喔矣。是以聖人之敏,默然而定,豁然而昇者,扶瞥闡慧者也。日移睛僚繚,其德敏焉,弘于致教者,奄攝覆載之曹者也。
終於至道章第十五
終於至道,非執有為。不以自然胡之。敏曰証化純癸,精粹之真,燦然凝秀者,喔乎萬象之元也。彝子日師之有矣。日然哉,孰之為。日先天之先,至道之始,始終不變。至道之元,元始之化,可以吾之師矣。曰大哉神明,彌羅梵域,幽邃無方,生天生地,萬化存焉。隨方而化,化之無極,從夷而應,應之無疆。明乎眾象者,是吾致道之神者也。
讀曰
上清真教,元始開張。太玄周匝,妙化無疆。圓明寶鑑,洞徹十方。道眼俱備,日月交光。諸天煥爛,遍地輝煌。威神嬋奕,精粹純陽。保和大利,萬物安康。靈源資始,哲截通倡。旬乎天地,混一乾剛。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