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执为实。自为虚妄。岂于佛相。有虚妄耶。但除其病。非除法故
经。须菩提至生实信不赞曰。下明法身。即十八中。第四欲得法身住处。于中显有三种法身。谓即言说智相福相。欲三法身。即分别为三。第一欲得言说法身。当断第二不信空说疑。令修称实持说之行。前文既言。欲得如来色身果者。当观法身。故此令其欲得法身。然夫法身。有其二种。谓佛菩萨。福之与智。此福及智。是功德法。及依止故。皆名法身。此依言说教法而生故。
此言说亦名法身。由能生诠福智身故。犹如实相观照二种。正名般若。能诠文字。能生诠故。亦名般若。故此文字。亦名法身。既此言说。是法身因。若欲希求福智身者。应先欲得言说法身。现在当来。俱流行世。若欲流行。不应取为法非法相。而为持说。既令希愿当现流通故。即于此而生疑念。向法无相行于布施。是因深义。又说如来非有为相。是果深义。
因深果远。邃旨难知。佛在之时。尚难信解。况佛灭后。时恶根微。岂更离相而为信解。云何令我当现流通。既无信者。宁非空说。此即由先欲得。有此疑生。疑念既兴。便不希愿。今者欲断彼疑念心。令其希求现当持说。故说恶时有信持者。既为二意。说此经文。由此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令希愿。名欲得言说法身。天亲就断疑心。名断不信空说。文中有二。初善现发问。后如来为说。此初也。善现意。欲断彼疑心。令希求故。而发问云。于当后世。岂有众生闻此言说法身章句。而生真实信解以不
经。佛告须菩提至莫作是说赞曰。以下如来为说。于中有二。初正答前问。后明法身要义。初中复二。初止说无。后正答有。此初也。勿谓当来无信受者。而作是说
经。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赞曰。下正答有。然此答有。有其二意。近答生实相问。远答住修伏问。于中有二。初明生实相因。以答住问。后明能生实相。答修伏问。初中有二。初有时后有因。此初也。即佛灭后五五百岁。大集经说。佛灭度后。第一五百年。解脱牢固。乐行圣行。多得圣果故。第二五百年。
禅定牢固。虽不得圣。深乐禅定故。第三五百年多闻牢固。不习禅定。多持文义故。第四五百年。福德牢固。又舍多闻。乐修塔寺故。第五五百年。斗诤牢固。又舍福德业。多乐忿诤故。如是五种牢固之时。出家之人。于彼行增多分而说。非越此时不修余行。如初五百解脱坚固。然亦有人。修余四行。如阿育王。广造塔等故。于后后时。亦有前前行。但约多分而作是说。此望佛在。皆名为后。故经说言后五百岁。皆佛灭后。恶世代故。或可偏指第五五百。以是极恶斗诤时故。明于彼时有信经人。况余好时而不信也
经。有持戒至以此为实赞曰。次明有因。于中有四。一久修三学行。二遇佛集妙因。三为佛所摄受。四离障得胜报。由此四因故。能信受。此初因也。言三学者。谓戒定慧。以此三学。备摄诸行。具三学者。知教顺理。故具三学。能信此经。以此经为真实称理。既有信者。亦不空说。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说因果深义于彼恶世时
不空以有实菩萨三德备
言三德者。即三学也。然此文中。阙其智慧。若准余本。应合有之。以译经者随此义云谓信。经者有教理别。此戒定因。但信于教。下由智因而信于理。故天亲论。隐智不论。离我相中。方明智慧。故于此中。隐智不举。虽有此理。终译者失。佛岂不解而说之耶。持戒二学修福定学。谓有持戒修定慧者。以此经为实而生信心也
经。当知是人至而种善根赞曰。次遇佛集妙因。于中有三。初非供少佛。次久事多尊。后举劣况胜。此初也。言善根者。即前戒定。谓非少佛修戒定慧。非谓财供而种善根。财供养时。不以为喜。正行供养。方欢喜故
经。已于无量至种诸善根赞曰。此久事多尊也。显于多佛。具修三学。故言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故论颂云
修戒于过去及种诸善根
戒具于诸佛亦说功德满
经。闻是章句至生净信者赞曰。此举劣况胜也。意说。一念生净信者。尚于多佛。久种善根。况不取相。而为持说。当知。必有广大功德。是故菩萨。应住欲愿之心。而为摄持持说之行。故诸菩萨。应如是住
经。须菩提至是诸众生赞曰。次为佛所摄受也。此显信经。是根熟者。佛所记录。而摄受之。故能于经而生实相。言悉知者知其心。言悉见者见其身。显佛世尊。以其愿智三昧之力。于一切时。现知现见。非比智知。非肉眼见。是故双说悉知悉见。如来知见。有五胜益。不为魔恼坏其道行。修断事中。有勇猛力。不敢懈慢作诸非法。常自庆慰。修行不倦。虽入三空门。不堕二乘地。由此不敢自说己德。求于供养。及求恭敬。便能清净信受持说。勤于断修。喜无倦等。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佛非见果知愿智力现见
求供养恭敬彼人不能说
经。得如是无量福德赞曰。此离障得胜报也。显持经人。虽无如前戒定慧等。三种胜因缘。但由过去无法障故。得是无量福报之身。故能不谤而信持说。即复由此持说经故。当得如是无量福德。显斯二意。总说得言。非准信经当生福也经。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