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第3章
知诸法毕竟空寂。而不舍无边众生。故修诸行。云何为修。若行者了知心及一切诸法。皆无所有不生不灭。寂然清净。而能善用六度方便。以自调伏虚妄之心。妄心既息三昧自发。何等为六。若行者知心及物如梦。所见皆无有实是于一切所有悉能舍离。常自觉识不令悭着想起。亦当回此清净舍心。遍施众生。是时名修净施之心。因是心故。则能趣向檀波罗蜜。若行者知心如幻。外诸恶法皆不可得。虽对众境常自觉了。不令恶念心生。是时名修净戒之心。因此心故。则能趣向尸波罗蜜。若行者知心如焰空无根本。外之八法亦皆无实。是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常自觉了不生爱恚。是名修坚固忍。因此心故。则能趣向羼提波罗蜜。若行者知心如化。常自觉了。观行相续。不令懈怠放逸心生。是时名修精进之心。因此心故则能趣向毗梨耶波罗蜜。若行者知心如镜中像。一切所缘诸法皆无所有。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乱想不起假令失念寻即觉知。故妄波不起心常寂然。是时名修清净定心。因是心故。则能趣向禅波罗蜜。若行者了知心如虚空。六识所缘内外诸法。皆无所有。毕竟空寂善用无所得心破诸颠倒不得一切法不着一切法。了达一切法。是时名修正智慧心。因是心故。则能趣向般若波罗蜜。行者若不修如上六种向道。清净之心则不堪修甚深三昧。是故欲修觉意三昧者。应须善学如上六度方便。此六方便摄一切方便。若能善用调伏六蔽粗心令意柔软。然后审谛细心观察入正慧门。是名习学甚深三昧初心方便
释觉意三昧明心相第四
问曰。行者欲入此三昧。当对几心相而观察之。答曰。诸经论中辩心相。各各不同今不具述。是中略明四种心相以为观境。何等为四。一者未念。二者欲念。三者念。四者念已。未念名心未起缘境欲念名心欲起缘境。念名缘境心满住。念已名缘境心满足已谢灭。问曰。心相众多。何以但举此四运心相答曰。此四运心相摄一切心。如缘恶法。未念恶法。欲念恶法。念恶法。念恶法已。如缘善法。未念善。欲念善念善念善已缘诸六尘及三毒等。一切烦恼乃至行住坐卧。言语饮食所作施为一切诸事。皆有如上。四相之心。及缘一切世间法。皆有如此四相之心。是故但说四种之相。以为观境靡所不摄。问曰何谓为相。答曰。揽而可别名为相。心识之法既无形质。若不约此四运之念分别则难可了知。若不可了知则不可观察。故须先以四相分别。若观分明了达此相非相。即入一相平等。问曰观欲念。念二运心相可尔。未念。
未起则为无心。无心故则无相可分别。念已。已灭亦与无无异。无法即无相。云何可观。答曰。未念虽未起。而非毕竟无心。所以者何。譬如人未作。从有缘事即便作。作不可以未作故即便无人。若定无人后谁作。作以有未作人故。则后有作人心相。亦应如是因未念故得有欲念。若无未念之心。何得有欲念心耶。是故未念虽未起。不得言毕竟无也。汝言。念已心已灭则不可观者。是亦不然。念已。虽灭亦可观察。譬如人作竟不得言无人。若定无人者后谁更作。念已。心灭亦复如是。不得言永灭无心。若心灭已永灭者。则是断见说无因果。是故念已虽灭亦可得观。问曰。汝云何观心。若观过去心。过去心已过。若观未来心未来心未至。若观现在心现在心不住。若离三世则无有别心。更观何等心。答曰。汝问非也。若过去永灭毕竟不可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