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第9章
或于一时具足忆念。或于一时成于妄类。于诸众生未能了知调伏方便。于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能如实知。或时虚弃。如闇射。或中或不中。随欲成故。或于一时于大菩提。已发心而后退舍。由内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或于一时。闻说甚深广大法教。而生惊怖犹预疑惑。如是等类名胜解行住。解云。此是十二住中。第二住行相其第一种性住行相更劣。及地上行相皆如彼说。若依终教。亦说菩萨十地差别。亦不以见修等名说。又于地前但有三贤。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
又云。始从凡夫地值佛菩萨。正教法中起一念信发菩提心。是人尔时名为住前信相菩萨。亦名假名菩萨名字菩萨。其人略修行十心。谓信进等。广如彼说。又仁王经云。习忍已前。行十善菩萨有进有退。犹如轻毛随风东西等。在此修行经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堕下二乘地。况诸恶趣及凡地耶。设本业经。说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论中。释彼文为示现退也。为慢缓者策励其心故。而实菩萨入发心住。即得不退也。其行相者。起信论说。三贤初位中少分得见法身。能于十方世界。
八相成道利益众生。又以愿力受身自在。亦非业系。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见于报身佛。其所修行皆顺真性。谓知法性体无悭贪。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等。广如彼说。又梁摄论中。十信名凡夫菩萨。十解名圣人菩萨等。其地上行位倍前准知。是故当知此中行位。与前始教浅深之相差别显矣。问此教岂不通引二乘。何故行位不似小乘说耶。答此后诸教并皆深胜。所引二乘亦是纯熟高胜机故。不假似彼也。若依顿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说。以离相故。一念不生即是佛故。若见行位差别等相。即是颠倒故。若寄言显者。如楞伽云。初地即八地。乃至云无所有何次等。又思益经云。若人闻是诸法正性。勤行精进如说修行。不从一地至一地。若不从一地至一地。是人不住生死涅槃。如是等也。若依圆教者有二义。一摄前诸教所明行位。以是此方便故。二据别教有其三义。一约寄位显。
谓始从十信乃至佛地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何以故。由以六相收故。主伴故。相入故。相即故。圆融故。经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是故经中十信满心胜进分上得一切位及佛地者。是其事也。又以诸位及佛地等相即等故。即因果无二始终无碍。于一一位上即是菩萨即是佛者。是此义也。二约报明位相者。但有三生。一成见闻位。谓见闻此无尽法门。成金刚种子等。如性起品说。二成解行位。谓兜率天子等。从恶道出已。一生即得离垢三昧前。得十地无生法忍及十眼十耳等境界。广如小相品说。又如善财始从十信乃至十地。于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贤诸行位者。
亦是此义也。三证果海位。谓如弥勒告善财言。我当来成正觉时汝当见我。如是等。当知此约因果前后分二位故。是故前位但是因。圆果在后位故。说当见我也。三约行明位即唯有二。谓自分胜进。此门通前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齐处说。如普庄严童子等也。其身在于世界性等上处住。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得普见肉眼。见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即不如此故。智论云。肉眼唯见三千世界内事。若见三千世界外者。何用天眼为。故知不同也。又彼能于一念中。化不可说不可说众生。一时皆至离垢三昧前。余念念中皆亦如是。其福分感一定光颇璃镜。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等。当知此是前三生中。解行位内之行相也。以约因门示故。若约信满得位已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如经能以一手覆大千界等。手出供具与虚空法界等。一时供养无尽诸佛。作大佛事饶益众生不可说也。广如信位经文说。又云。不离一世界。不起一坐处。而能现一切无量身所行等。又于一念中。十方世界一时成佛转法轮等。乃至广说。是故当知。与彼三乘分齐全别。何以故。以三乘行位是约信解阿含门中作如是说也。问前终教中不退际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与此何别。答彼于此位示成佛时。于后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当位暂起化故。
此即不尔。于初位中起此用时。于后诸位并同时起。皆以得故。是实行故。该六位故。问义既不同。何故一种同是信满胜进分上起此用耶。答为欲方便显此一乘信满成佛令易信受故。于彼教先作此说。问既一位中有一切位。及信满心即得佛者。何须更说后诸位耶。答说后诸位即是初中之一切也。如初后亦尔。问若初即具后得初。即得后者亦可后亦具初。既不得后应亦不得初耶。答实尔。但以得初无不得后故。是故无有未得后而不得初也。问若尔云何说得诸位阶降次第。答以此经中安立诸位有二善巧。一约相就门分位前后。寄同三乘引彼方便是同教也。二约体就法前后相入。圆融自在异彼三乘。是别教也。但以不移门而恒相即不坏即而恒前后。是故二义融通不相违也。问若尔是初门即一切者。何不说信位初心即得。而说满心等耶。答若自别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终教位说。
以彼教中信满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处。一时得此一切前后诸位行相。是故不于信初心说。以未得不退未成位相。但是行故。问若尔应言住位成佛。何名信满。答由信成故。是故是行佛非位佛也。余义准之。第四修行时分者。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根者。谓诸声闻中。极疾三生得阿罗汉果。谓于一生种解脱分。第二生随顺决择分。第三生漏尽得果。极迟经六十劫。中根者。谓独觉人极疾四生得果。极迟经百劫。上根者。谓佛定满三僧祇劫。此中劫数。取水火等一劫为一数。十个合一为第二数。
如是展转至第六十。为一阿僧祇。依此以数三阿僧祇也。问何故下根返经时少。而上根等乃多时耶。答能于多时修炼根行等。以为难故。是故多也。又依婆沙等。菩萨成佛有二身。一法身二生身。法身者。谓戒定慧等五分。修此法身具有四时。一三阿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罗蜜时。二于百劫修相好业时。三出家苦行修禅定时。四菩提树下成正觉时。生身者。但百劫修相好业。于最后身伽耶城净饭王家受生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