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章第一
道言:無形合虛,中有萬物,而行二儀,是謂太虛。故虛中無,無中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謂太始。太虛者,神運也,神運而萬物生。太始者,神化也,神化而萬物形。生而無託,形而無為,吾不知其至妙之理如是,孰謂天地之大,未易其法焉。西王母曰:道至大,包天地不見其道也。吾將欲出天地,觀無形之道,造真虛,斡至妙之機,何能若是。故神人者,欲觀天地之外,莫若無形;造八妙之虛,莫若神化。無形之形,神化之化,可謂道也。
妙化章第二
道言:道可為哉,以妙用為用,真虛為體。故生者觀是以生,死者觀是以死。剛柔因地道以為材,陰陽法天道以為達。然後萬物不喻而化,五行各遂其性,皆由元為之道,合自然之數也。聖人體妙以觀天下。天下自然而化者,乃順性命而行焉。觀天地之心,其妙得天下心。天下心是為得民。得民而歸之,若赤子之歸乳母。作天下法者,法得自心焉。西王母日:以一心而觀天下,天下惟一心耳,以眾心而觀天下,天下惟眾心也。盡心以觀民心,民心以息心;保心以己心,天下皆己心也。心心自妙,觀觀自化,治天下以無亂,治四體以圖安,後世行之,孰不安歸天下也。
自然章第三
道言:名無名者,神化也;生自然者,妙用也。天下之妙有象,有陰陽之妙,有寒有暑。聖人得自然之道,體天地,算陰陽,法寒暑,行炁運,男女以精神交,四時遲疾移。以天地之外自然之道觀之,故凡脫而入聖之化,而入神之移,而化天地。真人之機,乃形外之法。孰無形之妙而化無形,無形復有形。若欲以無形入有形,以有形為之,皆自然之道也。西王母曰:自然之道,煉炁全真,出生死門,至虛無之中,復以至神就形,移化往來,合運觀聖,應機之道,仍不可邇邊之。且既出死生,入無有形,何謂復形軀也?蓋全無,神何以知;全有,神何以離?自然神化,全有全無,神圓不散。然證於物形,出入何復物焉。故日:聖人不蹟,真人無蹟。
太微章第四
道言:道有不可言,道有可言。不可言則大,可言則小。不可言者,能生死萬物,移神易妙。可言者,萬物由之生死,天地由之造化。故真人之道得太微之理,然不可以形言。不可以言,則惟觀天地之言者。天之道有短有長,惟短者更短,長者不復長也。且太始之右,日長人大,年長物盈,今世短耳,民輕耳,短運耳。天之度,三百六十五曆,喊之則合,加之則弱。西王母曰:大微者,天道盈虧之法也。天道漸短,地道漸長,君繁離,民飢薄,天道常若不及,則等差之運,以天長地短,天遠地近,陽衰陰極。常知太微之道,是以整肅陰陽,觀天地人也。
神遊章第五
道言:神遊者,八天之表,八陽之極炁,緯天之星,經河之度,是以五運太上元寶金庭無為妙經化形。天道以善應無。無言之妙,真人將天地之真機。是以八表周旋,可遊而互形器也。夫人之神,由圓定,以全至,可遊之妙非衛之為可,皆自然之理也。西王母日;吾嘗受黃帝以神遊之妙。神遊者,乘火龍以御天也。真人神熙全,陰陽備,形體胖,聲邇殊,以指開天門,放朱印之光,神自度焉。復入大門,其指自下,且神圓能出,自覺中問不拘,神與身離,心指天門,發兩眉問及印堂之光,神自出焉。若止出天門,不開印堂,則出不返也。朱官之印乃心,尚有神出魂不出也。朱宮之印,心之留魂未死,神自有身焉。
御炁章第六
道言:炁者有形無形之物也;聚而為形,散而為風,動而為運,結而為物。使真人御炁者,保炁以鍊骨,骨輕則無聚。積精以全神J神化而炁乘。御炁之道,先輕身也。若欲輕身,以不死為心,而休勞渴貪欲先焉。先身而行,炁始乘焉。身離而全神,炁自御焉。西王母日:御炁之衛,以身則勞而難成,以神自然則可致。古人有服炁輕骨,服藥以輕身,故身骨輕,炁可御,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也。其道先服藥以絕粒為上,服炁以無心為最。真人以身輕,身乃松相狹苓之類也。服熙者,乃子午既濟之炁也。服藥以為虛空,虛空為身,炁之致也。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