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说,陈国蔡都人,从小就与自己的父亲习武,自小擅长武术,善于战争。陈僖帝彰武4年(公元前1996年)参军,在战争中英勇杀敌,获得杂牌将军(裨将军)的将军名号,又在皇宫中救驾有功,被加封为参议(就是和皇帝唠唠家常就拿金子的人),从裨将军追封到兵部副尚书,同年又被封为兵部尚书。
陈僖帝彰武20年(公元前1980年),凉德宗无异6年(公元前1980年),毛峰说到西岛南凉旧地上任。
当时的南凉,虽然依旧是“陈统区”,但在诺门坎峡谷之战和彭城之战后,元气大伤,200000北凉大军压境,拓扈也在北凉的带动下,派出50000大军准备进攻,战局紧急。
可以说,军民上下一片混乱。
这时候,毛峰说上场了,他深感局势危险,首先,南方有50000拓扈军,北方有200000北凉军,北凉一定要顶住的,但和拓扈还没打起来,还是有商量的余地的。
“来人,让彭同(就是之前的那个人)率200说客去说动拓间宗。”毛峰说说。
彭同我就不多介绍了,详细请看前面的章节“诺门坎峡谷之战”那一章。
几天后,几艘船便驶向拓扈……
“报,北凉王穆然率130000北凉军进攻运城………………”探子说。
毛峰说想了想,说:“来人,迅速拔营,全军(50000人)驻守运城!!!”
运城之战即将打响……
我们来看看运城这个城市的地理环境:运城,位于南凉南部的一座大城市,北面和东面环山,西面和南面是江,进可攻,退可守,是个易守难攻的城市,这里,即将展开北凉的噩梦……
王穆然的军队到了这,再次想到了一年前的彭城之战,心中无不得意起来。
让我们看看王穆然的战略部署图:让5000人佯攻运城西部,5000人在营中驻守,让50000人迅速突破北方山脉,不必歼灭北方山脉中的敌人,等一会就派50000军队扫荡北方山脉,尽力突破,迅速进攻运城,还有,20000人佯攻东方山脉,这样,就可以轻易攻破运城了。
这是一号方案,还有二号紧急方案,如果那先头的50000人在北方山脉中就全军覆没或者在进攻运城中未等到援军就歇菜的话,就用二号方案,就是:烧……
但他们不知道,一场可怕的战役即将打响……
我们再看看毛峰说的战略部署图:10000人在西方运河旁驻守,在敌人渡河时突袭,将其歼灭,在东方山脉旁布置10000人,警惕敌人的佯攻,随时准备火攻……
剩下的30000人驻守在城中。
毛峰说之所以没在南方运河布置士兵,是因为,他认为,北凉军已经不可能渡过南方运河了。
这种阵型总结来说就16个字:“我说我没有伏兵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
一旦北凉军再用原来进攻彭城的方法,这样的阵型是克他们的最好的阵型……
第二天,战鼓打响。
50000万大军如约进攻,不过,一路上并无伏兵,他们便半信半疑的走了过去,进攻运城,后面的50000军队看到并无讯号就安安静静的走了过去,东方山脉的20000军队竟然也无障碍的走入了东方山脉。这一切似乎太平静了,静得像全死了一样,没错,就是死了一样……
这时,进攻西方运河的北凉军也开始进攻了,但他们却受到了阻拦:在渡河时遭陈军袭击,10000军队全军覆没…………
这时先头的50000北凉军度过北方山脉进攻,他们刚开始进攻运城,就全军覆没——甚至来不及发送“危险”的讯号,原来东方山脉和西方运河的总计20000士兵在东西两方夹击,再加上运城中的30000弓箭兵的远程攻击,便马上阵亡。
然后,复仇的时候到了——烧北凉军!
东、西共20000军队在北方山脉、东方山脉点火,烧死北凉军!大火持续了2个月……
陈僖帝彰武20年上旬(公元前1980年上旬),凉德宗无异6年上旬(公元前1980年上旬),大火熄灭,王穆然率剩余的5000人躲在寨中,不敢应战。但他之所以不要走,是因为拓扈军一到,战局就可以扭转。
不就,拓扈军队到了,但没有使战局扭转,反而让胜利的天平更坚定的转向陈国这边——彭同竟说通了拓扈拓间宗,50000大军进攻了北凉。
王穆然立刻收兵,率75000军队迎击拓扈军队,战胜后只剩下了20000人,只好班师回朝,第一次国土收复战争失败,但已经把陈国赶到南凉南部,这已经不错了。
此次运城之战,以10000人的代价,击杀125000余名北凉士兵,击退了北凉军,保证了陈国在西岛最后的利益,使陈国在西岛的统治权再次延长(虽然陈国在西岛的统治权已成强弩之末),结束了第一次国土保卫战争,利用“将计就计”的办法成功,实在是实属不易啊!
第9章运城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