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宗尚义四年中旬(公元前1992年中旬),夏武王兵仞二年中旬(公元前1992年中旬),凉毅宗奲都32年(公元前1992年中旬)。
夏、凉二国对白的侵略战争达到白热化阶段:凉国二十万大军在副团长(军司马)吕凌宇的带领下(杨奉在安平之战中战死),以10万人的代价冲破白国东方最后一道防线——绵竹,二十万人向白国首都——莒都挺进。而夏国也增派30万大军,由夏国“全国武装司令”(大将军)龙且进攻白国西线,并以20万人代价攻破,直逼莒都。
查查吕凌宇生平,并无大绩,而且,这场仗是他打的最后一仗…………
而夏军的龙且,诶,就大有来头:他是夏国“全国文艺及教育部部长”(左丞相)龙玉的三儿子,被誉为“夏五将”之首一生总计战役100余次,败仅3次,第一次就是这次的莒都保卫战,第二次是良才海战,第三次是并茂海战,这都是后话了。本人最喜爱的武器是一种叫“锏”的它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一看,就知道龙且是个力气大的人。
夏、凉的军队总和,共有30万人,让我们再看看白军的军队。
白国人很少,从边境战争开始的九万人,逐步撤退,仅剩5万人,并且,12名将领战死,仅剩6名(不包括白崇宗和白洁的话)将领了。
“报……起奏皇上,敌军正在大批量集结,预计达30万,请皇上指示。”探子说。
“皇上,我们愿意和敌军血战到底,以死报国!”一位将军说。
“是啊,臣愿效劳。”“是啊,跟他们拼了!”“血战到底!”将军们说。
白崇宗站在战略图前,低垂着头,沉思着,英俊的面庞滴下了豆大的汗珠。
他似乎在抉择什么。
沉思许久,他抬起头,用着颤抖的声音说:“我决定了,誓死守护京城!誓死守护国都!”
众将军举起右手,大呼:“誓死守护国都,誓死守护国都……”
此时,吕凌宇和龙且在大营中议论着明天的战略部署。
第二天,30万大军在此集合。
吕凌宇与龙且的战略部署图是这样的:在东线(军大营就在东边)让龙且率5万夏军佯攻,剩下3万夏军和10万凉军绕过北线(北线是山区)在西线进攻,剩下的10万凉兵在李宇(吕凌宇的手下)的带领下到南线作战,故意留一面,在这设下2万夏兵的陷阱。
夏国人终于有一次像样的计划了。
回过来,我们再看看白崇宗的战略部署图,是这样的:在东线设3000人防御,在西线设2000人防御,在南线设4000人防御,在北线设1000人防御,而剩下的40000人,在城中埋伏好,随时随地,随时随刻准备巷战。
看看白崇宗的战略部署图,不难看出,他已经有必死的决心了。
战争前最后几个小时……
“精忠报国,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白崇宗高声大呼。
“精忠报国,为国捐躯,死而无憾!!”士兵们跟着喊,边流眼泪边喊。
很显然,他们做好了必死的准备。
开战了……
龙且如约率五万大军“进攻”莒都。开战了,士兵们一个个缓慢的“冲”上去,一茬倒了,另一茬接着补上去让东线的3000人根本喘不过气,毫无休息的机会。而龙且呢,他穿着一身黄金战甲,手中拿着两支巨锏,看到他的士兵一茬接一茬倒下,他眉头一皱,扔出了一只锏,城头上的士兵看到什么东西飞过来,还没看清是什么,就死了几十个。
也许这就是“杀手锏”的来历吧!!
正在龙且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吕凌宇领兵出发向西线奔赴,但被巡逻士兵发现了,被迫“原地开战”,无法奔赴西线。
计划临时变化,李宇率10万凉兵奔赴西线。
这时,一箭飞来,射穿了吕凌宇的战甲,顿时,血浆四溅,吕凌宇,一命呜呼,驾鹤西去,享年26岁。
这下好了,13万大军群龙无首,攻入城后被拖入巷战。
在另一端埋伏的2万人,一听主帅死了,便倒戈投降了白国。
李宇轻易地率军攻入城中,也被拖入了巷战。
这又是一个转折点。
李宇走入一家私塾,私塾已成一片废墟刚走入2楼,一道身影从身旁掠过,只留下了一把小刀——那小刀是留在身上的。
李宇,一命呜呼,驾鹤西去,享年30岁。
经过一系列激烈的巷战,凉、夏两国军队全军覆没,白国也仅剩1000余人,死亡5名将军,一名重伤,白崇宗受重伤,6个月后才修养好。白洁也是,不过4个月就好了。
此次战役,长达一年,击杀敌军30余万人,死亡近5万人。虽然没有逃脱莒都被占领的厄运,但使敌人受到巨大的挫败,被击杀20余位将军,又得从国内调援援军过来,劳财伤民。
仗打得太久,甚至不知道这一年都有什么变化,比如,陈国……
陈僖帝彰武九年(公元前1991年),陈国首都陈县皇宫中……………
“报……启奏皇上,据我国在白国的探子来报,白国人在保护莒都时,将夏、凉二国军队歼灭,夏国又支援10万的兵力,凉国没在支援,白国岌岌可危!另外,凉国已正式投降,割西岛中部所有领土,白国统一中部。”探子说。
“报……凉国毅宗,去世了……”探子说。
第3章莒都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