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首凡三转,故调三变。其结处与起处相互照也。赵秋谷《声调谱》于“年年山下人”句注曰:“下句是律,上句第五字必平。”误人甚矣。实则古诗无律,无所谓古句也,亦无所谓粘与不粘也。渔洋云:“古调句中第二字上下不粘”者,亦误也。盖古人声调有何成见,虽齐梁间诗,亦未必注意及此,何况汉魏之间哉。且唐人中如王湾、包融、张宣明、张说、周希寂、羊士谔、岑参、王维、孟浩然等,五言古诗,有上下全粘如律诗者,有粘有不粘者,句法亦古、律迭见。两家之说,不攻自破。盖五言不粘者,汉魏古诗也;有粘有不粘者,齐粱也;上下全粘者,初唐也,虽意转而体仍不变也。齐梁则或四或六,随意而变者也。作者但能避去律句,上下平仄相对,可矣。(律句如平平仄平仄,四子句也。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皆拘句,与古句同用者不妨。)而齐梁一体,则转宜律句。多杂古句,便非齐梁。盖唐人于齐梁,无一用古句者。然律而又异于律,与初唐古诗不同。初唐古诗,虽上下相粘而平匀。上句第五字皆落仄,无用平韵者,且古句、律句互参者也。
齐梁体
齐梁一体,乃唐人采齐粱乐府而成,声调律而独以对偶为工者也。然上下不粘,以律句入古调,与初唐古诗古句入律调者适得其反。而齐梁如沈约诸人,及初唐诗间亦杂一二古句,至后人始究其极。故虽曰齐梁体,实亦可谓唐人之创作也。
《夜夜曲》沈约
河汉纵且横,(平)北斗横且直(古句)。星汉空如此,(仄律句)宝知心有忆。孤灯暧不明,(平)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仄)鸡鸣徒叹息。
齐梁仄调,上句落平,平韵皆落仄。故拟齐梁者,皆用仄调,而诗则仍古调、古句,与魏汉不异也。
《宿东斋晓兴》白居易
温温土炉火,(仄)耿耿纱笼烛。独抱一张琴,平夜入东斋宿。宵声度残漏,(仄)帘影浮初旭。头痒晓梳多,(平)眼昏春愁足。负暄檐宇下,(仄)散步池塘曲。南雁去未回,(平)东风来何速。(古句平仄对照。)雪依瓦沟白,(仄)草绕墙根绿。何言万户州,(平)太守常幽独。
此首共十六句,四句一组。第一句第五字皆仄,不谐韵,而无句不律。但如仄仄仄平平起者,下句用平平平仄仄,一联可也,第二联则决不可用。此正齐梁与近体之别,一入律调,上下相粘,便非齐梁矣。
《越女词》李白
长干吴儿女,(古句)眉目艳星月。(律)履上足如霜,(律)不着鸦头袜。
律上下不粘。而句中平仄亦不对照,如律诗也。
初唐体
初唐古诗,亦衍自齐梁,但句第二字上下相粘如律,是其变体耳。
《咏瓢》(此法最为普通。)张说
美酒(仄)酌悬瓢,(平)真淳(平)好相映。(仄)蜗房(平)卷堕首,(仄)鹤颈(仄)抽长柄。(仄。“长”字“颈”字与上句对照。)雅色(仄)素而黄,(此字可仄,但“者”字宜平。)虚心(平)轻且劲。(仄)岂无(平)雕刻者,贵此(仄)成天性。(此两平仄乘除,盛于齐梁时,至唐竟成仄韵,古诗不易之法。)
(五言长篇仄韵唐调)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