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伤寒六书>第52章

第52章

太阳病未解而欲下之,遂协热而利,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
太阴自利,不渴,四逆汤、理中汤、术附汤。
少阴下利,不渴,肾虚,饮水自救,脉微者,白通汤;厥逆无脉者,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汤。
少阴下利,渴而呕,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少阴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
自利清水,心下必痛,口中干燥,此不可温,宜用下,大承气汤。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痛者,急当救里,宜四逆汤;清便自调,急当救表,宜桂枝汤。
胃热,利白腹垢,脐下必热,便下垢腻赤黄,或渴,黄芩汤、白头翁、柏皮汤通用之,白虎汤。
胃寒,利白鸭溏,脐下必冷,腹胀满,便中清白,或清谷,四逆汤、理中汤。寒毒下利,面戴阳者,下虚也。下利谵语,有燥屎也;脉不微细,小承气汤。
尺脉弦,肠鸣泄利,腹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汤。三部平,心硬而下利者,肠胃积结也,宜下之,大承气汤。
下利,脉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大承气汤。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当归四逆汤。
下利瘥后至其年月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宜下之,大承气汤。
便脓血
冲脉为血之海,即血室也。男女均有此血气,均有此冲脉。冲之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为下血谵语;在妇人,则为寒热似疟。皆为热入血室,逼血下行,则血热而利也。挟血之脉,乍涩乍数,或伏或沉。血热交并,则脉洪盛。大抵男多于左手,女多于右手见之。又有阴寒为病,下利便脓血者,乃下焦虚寒,肠胃坚固,清浊不分而利下脓血也。二者一为挟血,一为阴寒,临病宜精别焉。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而血自下者,愈;不愈,用桂枝汤、《明理论》抵当汤。
阳明病,下血谵语,胸胁满如结胸,夜则见鬼,此为热入血室,小柴胡汤。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
腹满身热,下如鱼脑,曰湿毒,桃花汤、地榆散、黄连阿胶汤。
下后无表里证,脉数不解散,消谷易饥,多日不大便,此为瘀血,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或小柴胡汤加桃仁、大黄。
下焦蓄血,其人如狂,小腹急结,小便必利,抵当丸。
四逆
手足不温,谓之四逆。邪在表,则手足热,邪在表里之间,则手足温。至于邪传少阴,则手足有逆冷之证,与厥阴又相远也。然自热而至温,自温而至厥,乃传经之邪,轻则四逆散,重则承气汤下之。非若得病,手足便逆而不温者,四逆汤温之,则为阴经受邪,而阳气不足也。其或吐利烦躁,厥逆蜷卧,皆属少阴,又为不治之证。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满,或利下重,并四逆散。初病以来,厥冷四逆,即四逆汤。
手足逆冷,大便闭,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此为阳证,以白虎汤;甚者,大承气汤。
厥逆
阳气伏藏,阴气越出,阴阳不相顺接,所以厥也。若先热而后厥者,乃热邪伏于内也。先厥而后热者,乃阴退而阳得复也。
若始得病便厥者,是阳不足而阴胜也。热伏于内者,其脉沉而数,狂言发渴,露手扬衣,躁不得眠,或大便闭。初便厥者,其脉沉迟而弱,醒醒而静,恶寒引衣,或下利清谷也。其或恶寒蜷卧,烦躁下利,不知人,皆为恶候,故曰逆也。
先发热而后厥者,扬手掷足,烦躁饮水,畏热头汗,大便闭,小便赤,怫郁昏悸,当下失下,血气不通,所以谓热深则厥深者,此也,大柴胡汤、小承气选而用之。
初病便厥,足挛恶寒,引衣自盖,不渴,大小便自利,默默而惶惶,诸四逆选用之。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悸,茯苓桂甘汤;后治厥,四逆汤。吐利厥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仍灸太溪。
不大便
不大便,谓大便难也。皆因发汗,利小便,耗其津液,以致肠胃干燥,而转属阳明里者多矣。
其小便自数者,则为津液偏胜,故使大便亦难也。若下,若发汗,小便数,大便硬者,与承气汤和之,谓津液内竭也。又有不宜便下者,至于脉浮,脉虚,恶寒,此尤带表邪,乃不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