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妄下后。有二变。实则心下满而硬痛。为结胸。用大陷胸汤下之。虚则但满而不痛为痞。用半夏泻心汤和之。
此二症皆从呕变。因不用柴胡。令上下不通。津液不下耳。
本论云。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者。言往来寒热。是柴胡主症。此外兼见胸胁满硬。心烦喜呕。及或为诸症中凡有一者。即是半表半里。故曰呕而发热者。小柴胡主之。因柴胡为枢机之剂。风寒不全在表。未全入里者。皆可用。故症不必悉具。而方有加减法也。然柴胡有疑似症。不可不审。如胁下满痛。不渴而饮水呕者。柴胡不中与也。又但欲呕。腹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症。如此详明。所云但见一症便是者。又当为细辨矣。
太阴病解第四
按热病论云。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嗌干。此热伤太阴之标。自阳部注经之症。非太阴本病也。仲景立本病为提纲。因太阴主内。故不及中风四肢烦疼之表。又为阴中至阴。故不及热病嗌干之症。太阴为开。又阴道虚。太阴主脾。所生病。脾主湿。又主输。故提纲主腹满时痛。而吐利。皆是里虚不固。湿胜外溢之症也。脾虚则外亦虚。食不下者。胃不主纳也。要知胃家不实。即转太阴耳。世举阳明传少阳之谬。反昧传太阴之义。热病腹满。是热郁太阴之经。有嗌干可证。症在表也。寒温腹满。是寒生至阴之藏。有自利可证。病在本也。脾经有热。则阴精不上输于肺。故嗌干。脏有寒。则脾不能为胃行其精液。故下利。夫阳明之当下因本病。而太阴之下症。反在标病。可见阴阳异位之故。
又以见阴从阳转之义也。
参中阴溜府之义。知热邪不遽入至阴。虽热在太阴之经。而实仍在阳明之胃。可知下症只在阳明。太阴本无下法。
腹满亦两经之症。不大便而腹满。或绕脐痛者。为实热。属阳明。下利而腹满时痛。为虚寒。属太阴。寒湿是太阴本症。湿热又伤寒所致之变症也。其机关在小便不利。则湿热外见而身黄。小便自利。非暴烦下利而自愈。即大便硬而不使。所以然者。脾肤相连。此脾家实。则腐秽自去。而成太阴之开。若胃家实。则地道不通。而转阳明之合矣。叔和但知有阳明。不知有太阴阳明症。
序例谓太阴受病。脉当沉细。不知沉细。是太阴本病之脉。不是热症嗌干之脉。盖脉从病见。如太阴中风则脉浮。
不从脏之阴。而从风之阳也。然浮为麻黄汤脉。而用桂枝者。以太阴是里之表症。桂枝汤。是里之表药。因脾主肌肉。
是宜解肌耳。太阴伤寒脉浮而缓者。亦非太阴本病。盖浮为阳脉。缓为胃脉。太阴伤寒。脉不沉细。而反浮缓。是阴中有阳脉。有胃气。所以手足自温。而显脾家之实。或发黄便硬。而转属阳明。此脉症在太阴阳明之间。故曰系在。若太阴自受寒邪。不应如是矣。
太阴脉浮为在表。当见四肢烦疼等症。沉为在里。当兼腹痛吐利等症。表有风热可发汗。宜桂枝汤。里有寒邪当温之。宜四逆辈。太阳而脉沉者。因于寒。寒为阴邪。沉为阴脉也。太阴而脉浮者。因于风。风为阳邪。浮为阳脉也。当知脉从病变。不拘于经。故阳经有阴脉。阴经有阳脉。世为脉在三阴则俱沉。阴经不当发汗者。未审此耳。
太阴中风。阳微阴涩。不长者为欲愈。要知涩与长。不是并见。涩本病脉。涩而转长。病始愈耳。风脉本浮。今浮已微。知风邪当去。涩则少气少血。故中风。今长则气结。故愈。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太阴伤寒。手足自温。此指表热言也。热在四肢。则身体不热可知。盖太阴主内。表当无热。
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