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日知录集释(四)>第22章
始皇刻石之处凡六,史记书之甚明。于邹峄山则上云立石,下云刻石颂秦德。于泰山则上云立石,下云刻所立石。于之罘则二十八年云立石,二十九年云刻石。于琅邪则云立石,刻颂秦德。于会稽则云立石,刻颂秦德。无不先言立,后言刻者。惟于碣石则云刻碣石门,门自是石,不须立也。古人作史,文字之密如此。使秦皇别立此石,秦史焉得不纪。使汉武有文刻石,汉史又安敢不录乎?
泰山都尉
钱氏曰汉书地理志,泰山有卢县,都尉治。
后汉书桓帝纪,永兴二年,泰山琅邪贼公孙举等反,杀长史。永寿元年七月,初置泰山琅邪都尉官。延熹五年八月己卯,罢琅邪都尉官。八年五月壬申,罢泰山都尉官。金石录载汉泰山都尉孔宙碑云,宙以延熹四年卒。盖卒后四年官遂废矣。然泰山都尉实不始于此,光武时曾置之。文苑传,夏恭,光武时拜郎中,再迁泰山都尉。又按光武纪,建武六年,初罢郡国都尉官。恭之迁盖在此年前也。
泰山自公孙举、东郭窦、劳丙叔、孙无忌相继叛乱,以是置都尉之官。以后官虽不设,而郡兵领于太守,其力素厚。故何进使府掾泰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而应劭、夏侯渊亦以之破黄巾,可见汉代不废郡兵之效。而建安中,曹公表曰,泰山郡界旷远,旧多轻悍。权时之宜,可分五县为嬴郡。则其时之习俗又可知矣。
社首
汝成案此条从沈氏校本补。
史记,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唐书,高宗干封元年正月庚午,禅社首。玄宗开元十三年十一月辛卯,禅社首。宋史,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壬子,禅社首。今高里山之左有小山,其高可四五丈,志云即社首山。在岳旁诸山中最卑小,不知古人何取于此?意者封于高,欲其近天。禅于下,欲其近地。且山卑而附岳址,便于将事,初陟高之后不欲更劳民力邪?沈氏曰右一条见山东考古录,当补此。
济南都尉
汉济南郡太守,治东平陵。而都尉治于陵者,以长白山也。原注今龙山驿东有东平陵城。后汉书侯霸传注,于陵故城在今淄川长山县南。魏书辛子馥传,长白山连接三齐瑕丘数州之界,多有盗贼。子馥受使检覆,因辨山谷要害宜立镇戍之所。又诸州豪右在山鼓铸,奸党多依之,又得密造兵仗,亦请破罢诸冶。朝廷善而从之。隋大业九年,齐人孟让、王薄等众十余万,据长白山,攻剽诸郡。以张须陀、王世充之力不能灭,讫于隋亡。观此二事,则知汉人立都尉治于陵之意矣。
邹平台二县
汉书济南郡之县十四,一曰东平陵,二曰邹平,三曰台,四曰梁邹。功臣表则有台定侯戴野,梁邹孝侯武虎,是二县并为侯国。续汉志济南郡十城,其一曰东平陵,其四曰盛,其七曰梁邹,其八曰邹平。而安帝纪云,延光三年二月戊子,济南上言,凤皇集台县丞霍收舍树上。章怀太子注云,台县属济南郡,故城在今齐州平陵县北。晏子春秋,景公为晏子封邑,使田无宇致台与无盐。水经注亦云,济水又东北过台县北。寻其上下文句,本自了然。后人读汉书误从邹字绝句,因以邹为一县,平台为一县。齐乘遂谓汉济南郡有邹县,后汉改为邹平。又以台、平台为二县。此不得其句读而妄为之说也。
汉以邹名县者五。鲁国有驺,亦作邹。胶东国有邹卢。千乘郡有东邹。与济南之邹平、梁邹,凡五。其单称邹者,今兖州府之邹县也。亦有平台,属常山郡。外戚恩泽侯表,平台康侯史元。后汉书邳彤传,尹绥封平台侯是也。有邹平、有台,而亦有邹、有平台,不可不辨也。
晋时县名多沿汉旧,按史何曾传,曾孙机为邹平令。是有邹平矣。解系传,父修,封梁邹侯。刘颂传,追封梁邹县侯。是有梁邹矣。宋书言,晋太康六年三月戊辰,乐安、梁邹等八县陨霜,伤桑麦。文帝纪,元嘉二十八年五月乙酉,亡命司马顺则自号齐王,据梁邹城。八月癸亥,梁邹平,斩司马顺。则是宋有梁邹矣。不知何故,晋书地理志于乐安国下单书一邹字,此史之阙文。钱氏曰当是史误脱梁字耳。而齐乘乃云,晋省梁邹入邹县。夫晋以前,此地本无邹县,而何从入之乎?盖不知而妄作者矣,
夹谷
春秋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传曰,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杜预解及服虔注史记皆云在东海祝其县。刘昭志、杜佑通典因之,遂谓夹谷山在今赣榆县西五十里。按赣榆在春秋为莒地,与齐鲁之都相去各五六百里,何必若此之远?当时景公之观不过曰遵海而南,放于琅邪而已,未闻越他国之境。金史云,淄川有夹谷山。一统志云,夹谷山在淄川县西南三十里,旧名祝其山,其阳即齐鲁会盟之处,萌水发源于此。水经注,萌水出般阳县西南甲山。是以甲山为夹谷也。而莱芜县志则又云,夹谷在县南三十里,接新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