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人生幸福论(下)>第2章
体脑要间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是人类劳动的两种基本形态。所谓体力劳动者,着重是指人以自己的筋肉,以消耗体力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脑力劳动着重是指人通过思维器官——人脑来进行的劳动。
从人体的生理特点看,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实际都是形和神的有机结合体。反过来说,形和神的有机结合就是人的机体。一个人如果只用体力不动脑力,势必变成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相反,只动脑力不用体力,就会体质下降,百病缠身,影响健康。实践证明,体力劳动者也需开动脑筋,不断学习,增加知识,才能使其体力创造出更多的劳动成果。脑力劳动者也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便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进行富有成效的脑力劳动。
可见,人们要使自己的机体得到协调发展,就必须体、脑相互结合,形神密切结合。如果脑体分割,形神相离,会给人们带来劳454第四章
幸福与休闲动工作效能差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可悲结局,更谈不上什么幸福的享受!
我们知道,劳动者个人的体力与脑力的生理关系同从社会关系讲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及差别不能相混淆。
显然,前者反映的只是劳动者的生理关系,而后者反映的则是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这里我们主要从生理的角度上阐明人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问题。对于劳动者个人在其劳动过程中,体力与脑力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曾明确地论述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二者是紧密不可分的。他认为,“应当把劳动力理解为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存在于他的活的人格中,他把它推动时,通常会生产某一种使用价值。”
①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上述事实表明,马克思把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与脑力的统一不可分离的关系,论证的非常深刻。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本身相互结合着,它们与人类共存。
劳动者虽然在劳动中体脑间用,形神结合,但是由于劳动者在作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时因侧重面不同,而有所区别。
劳动者在体力劳动时要花力气,要消耗许多氧气与能量。
人在紧张的一段劳动之后,氧气如供不应求,乳酸不能及时氧化而在体内堆积,从而使肌肉酸痛、疲劳,这时人就需体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出版,第176页。
第三编
幸福与人生554力的休息,使肢体得到恢复。休息的方法如静坐歇息、擦汗按摩、情绪放松或活动大脑读书看报等。劳动者在脑力劳动时,也要消耗氧气和能量。大脑重量仅占人身的150,但却占人身25%的氧气和20%的血液供给。
人经过一段紧张的脑力劳动后,氧气也因供应不足使脑抑制、迟缓、疲劳。这时人就需休息大脑,如采用安静养神、体育锻炼,徒步行走等,使脑疲劳恢复。
劳动者要坚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人生更有价值。综观历史,有许多劳动人民“知识化”
,如春秋时的鲁班本是个木工,但由于在劳动中肯动脑,创造出攻城的云梯,截木头用的锯条等。还有许多知识分子“劳动化”
,如南宋诗人陆游是位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晚年仍坚持在田园里参加生产劳动。
现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要求我们成为“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这样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劳动宜适度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从生理规律上讲,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的劳动均要适度,如果超出一定的限度,人的体力和脑力就将如过于伸张的橡皮筋一样,由于承受不了拉力而断裂。相反,适宜的劳动不仅能收到最佳的劳动效果,而且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给人们带来物质、精神上的享受和幸福。
1。体力劳动勿过度。
654第四章
幸福与休闲体力劳动者也称为劳力者。劳力者要保持适度并注意:第一,要运动。体力劳动者虽然在劳动过程中锻炼了身体,活动了身躯,但体力劳动却并不能代替体育运动。因为它往往在同一的劳动时间内反复重复一样的劳动,身体的某些部位活动多而另一些部位则活动少,这样机体的全方位协调活动就受到限制。例如,有的劳动者坐着干活,时间久了,下肢得不到锻炼,颈病、腿病就跟随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