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西汉后半截儿>第41章
  不过王政君应该庆幸,因为元帝朝的时候,这个差距变成了十五级。因为婕妤上面又加了一个级别,叫作昭仪。
  因为元帝非常宠爱傅婕妤母子,而对皇后母子不待见。元帝就琢磨着要给傅婕妤提高一下地位,所以就命令增加一个昭仪的级别。
  这个昭仪,可以说除了名号差一级之外,在宫中基本上也就不比皇后缺什么了。
  最初的时候,昭仪只有傅昭仪一家,别无分号,可见专宠程度。傅昭仪估计当时心里特美:除了那个不讨皇上喜欢的皇后之外,也就我傅昭仪了!
  可惜好景不长,一个意外结束了傅昭仪的垄断地位。这个女人叫冯婕妤,之前也颇受元帝宠爱。当然,不及傅昭仪。
  建昭元年的时候,元帝到虎圈去观赏禽兽打架。结果发生了一点意外,一只可爱的狗熊从笼子里面逃脱出来。直奔元帝所在的贵宾观赏包间而去,什么侍从啊大臣啊一干人等吓得四散而逃各奔性命。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傅昭仪。
  元帝差点就成了光杆皇帝。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冯婕妤却挺身而出,迎熊而立。稳稳地站在元帝和狗熊之间,巍然不动。直至闻讯扑来的武士们把这只狗熊击毙,冯昭仪这才从容地缓步退下。
  元帝惊魂未定,好一会而才缓过神来,问冯婕妤:“刚刚大伙都吓得四散而逃,你怎么反倒向前迎他而立呢?”
  冯婕妤答道:“臣妾听说野兽凶性发作,只要抓到一个人就会停下来。臣妾担心它直接扑到陛下御座前,所以只身挡着它,以免陛下受惊!”
  这时刚刚作鸟兽散的侍从等人一个个也已经聚拢回来,大部分人听了冯婕妤的话,心中都暗暗敬佩叹服冯婕妤虽为女流,忠心和胆识却是胜过儿郎。
  只有这傅昭仪听了,心里惭愧不已,又不免由愧生妒,因此对冯婕妤也就有了几分不满。
  元帝听完这话,又是赞叹,又是感动,心里对冯婕妤是倍加敬重。回身就加封冯婕妤为昭仪,冯昭仪的儿子刘兴为信都王。
  这样一来,傅昭仪就有了个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的冯昭仪。两位昭仪都颇受宠爱,不相上下。
  冯昭仪名媛。和傅昭仪不一样,冯昭仪是真正的将门虎女,不然估计也没有只身挡熊的勇气。
  冯昭仪的父亲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摆平莎车国叛乱的冯奉世。当年,立了大功的冯奉世由于萧望之的阻拦没能够位列封侯。
  不过不用担心,是金子总会发光。
  元帝永光二年,陇西羌彡姐旁种造反。元帝急召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右将军奉世来商议对策。
  前面几位没有打过仗的人,自然是两眼抓瞎,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冯奉世挺身而出:“羌虏在我大汉境内寻衅滋事,如果不赶紧诛灭。如何威制那些地处远方的蛮夷。臣愿领兵讨之。”
  元帝于是问冯奉世的用兵方略。
  冯奉世一番厉害分析:臣听说善用兵的人,务求速战速决,以减少后勤辎重的耗费。前面几次边军与羌人交战不利,是因为力量不济。现在看来羌人有兵力三万,如果要打败他们,按说需要六万人。但是由于羌人装备太差,所以给臣四万人,有一个月足以摆平羌人。
  刚才还默不出声的几位大佬一听要派四万人,一齐地摇头表示反对。无非是担心人太多,太费钱。他们一致推荐使用赵充国当年的屯兵策略,弄个万把人去意思意思得了。
  腐儒书生和将帅之才的区别在这里尽显无疑。
  冯奉世苦口婆心得劝谏他们说,此一时,彼一时。咱们好几十年没有打仗了,对羌族的震慑力不像以前。那些羌族肯定是很看轻边吏的能力的。如果人少了,打不赢又守不住,只会助长羌人的气焰。这样一来,就不是派几万人花多少钱能够摆平的事情了。
  可惜这帮大佬死活不听取冯奉世的意见,最后元帝只答应再给冯奉世加两千人,总共一万两千人。
  冯奉世没有办法,只好带着这一万两千人去平叛。果不其然,由于兵力不足,头两仗被强人揍得鼻青脸肿。于是冯奉世赶紧上书元帝求救,要求再派三万六千人就可以保证打赢。
  元帝一看打输了,也不心疼钱了。立刻拜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带六万大军前来支援。待援军一到,毫无悬念地一战就将羌人击溃。
  此战后,冯奉世因军功被封为关内侯。
  这样一来,冯家一个侯爷,一个昭仪。再加上冯奉世的儿子们也都很争气,所以冯家在朝中马上成了香饽饽。
  石显老兄一看这是个新贵,想要结交拉拢一下。于是就向元帝建言说:“冯昭仪的哥哥冯逡这个人品学兼优,可以侍奉皇上左右。”
  于是元帝诏命冯逡入宫,准备让他做侍中。结果冯逡入宫请求单独面见元帝,结果冯逡将元帝最信任的石显一番抨击,元帝听后大怒,让冯逡从哪里来回哪里去,重用的事情自然没戏了。
  石显听说后,恨得是咬牙切齿,大骂冯家的人不识好歹没良心,和冯家的梁子就算是结下来了。
  结果到后来御史大夫出缺,当时在两千石官员中,冯野王治行第一,大家都觉得御史大夫一职非冯野王莫属。
  结果这时候石显插了一杠子。元帝询问他的意见的时候,石显说道:“九卿之中,论品行能力,冯野王自然是最佳人选。”
  接着,这位公公话费一转:“不过冯野王是冯昭仪的亲哥哥,臣怕后世评论起来,认为陛下不用贤能,因徇私而任外戚为三公,有损于陛下的威名。”
  一番话说得元帝连连点头:“中书令说的是,朕没有想到这一层。”冯野王眼看到手的御史大夫一职就这样泡了汤。
  连冯野王自己都叹息说:“别人大多以宫中有女宠而得贵,到我们兄弟这里好嘛,不贵反贱了!”
  饶是如此,冯家在朝中还是蛮有势力的。所以从理论上说,冯昭仪和其子中山王刘兴对太子来说也是个威胁。
  再加上很受元帝宠爱的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刘骜的太子之位真是怎么看怎么晃悠。
  不过还好太子身边有个史丹。
  建昭四年,上一任中山王刘竟去世。刘竟是宣帝的五个儿子里面最小的一个,和太子刘骜同龄。两人从小在一起玩,属于发小。元帝于是派太子刘骜去祭奠刘竟。
  等到刘骜祭奠完会朝复命。元帝远远地看到太子刘骜走来,就想起来自己那个短命的幼弟。不禁悲从中来,不能自制,那眼泪估计是流得哗哗的。
  可是等刘骜到跟前,元帝看刘骜脸上像没事人的,不禁十分气愤和不满。
  元帝把太子的监护人史丹叫来一通责骂,说“连自己的叔叔去世都没有什么悲伤之情!!一个连仁慈之心都没有的人岂能继承祖宗香火将为民父母!”
  史丹一看这话可重了,架势有点不对,急忙脱帽认错,把屎盆子全都揽到自己身上:“臣看见陛下因为哀痛中山王导致龙体欠安。所以特地暗中叮嘱太子不可在陛下面前过于哀伤,害怕因此使得陛下更加感伤有伤圣体。这都是臣的过错,臣死罪。”
  这段话是真是假不好说,不过这个解释实在是很合元帝的胃口。元帝觉得史丹的解释很合理,也很能体现臣子的忠心,太子的形象也得以保全。
  史丹对太子的维护,大多都是这件事情的翻版。
  在史丹等保太子派的维护下,刘骜还是安稳地坐在太子之位上,并在竟宁元年举行了冠礼。
  同年,元帝病重。傅昭仪和刘康由于受宠信,陪护左右。而太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则总见不到元帝的面。
  这样一来,傅昭仪当然是凭借距离优势一日三次地劝说元帝改立刘康为太子。元帝因为一直也很喜欢刘康,加之自知时日无多,所以也开始动这个废长立幼的心思。
  当然,元帝也知道废立太子事关重大,再加上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自然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元帝数次诏尚书进见寻询问有关景帝时废太子而立胶东王的事情。
  由于中书令石显本人是属于保太子派的,因此这帮尚书对于元帝的询问都是吱吱唔唔哼哼哈哈地敷衍了事,总之就是不同意元帝废长立幼。
  虽然事情没有定论,但是元帝要废太子的风声却已经传遍了京城。
  太子的大舅舅阳平侯王凤天天和他妹妹王政君以及太子刘骜愁眉相对,不知计将安出。
  关键时刻,史丹又站了出来。
  史丹打听到傅昭仪和山阳王都不在宫中时,依仗自己的近臣身份,直接冲到元帝的病床前。趴在元帝窗前的青浦上就开始磕头,锵锵有声。
  要说这个青浦可是有点说道,这时皇帝寝宫内的最靠近皇帝龙床的地方,功能类似于今天银行里面的一米线,提醒你除了办业务的人之外不准入内。
  而这个青浦,按例只有一个人可以进入,就是皇后。
  也是事关紧急,史丹也顾不得这么多,所以一头就扑到青浦区里面去了。
  元帝正躺着休息,被史丹的磕头声惊醒。抬头看时,史丹老泪纵横,兀自磕头不已,元帝大吃一惊:“侍中这是怎么了?”
  史丹泣不成声地说;“太子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储君已经十余年,天下归心。现在外面纷纷传言太子地位岌岌可危。如果真是如此,朝中大臣必然会以死相争,臣愿意为臣下先,以死相谏!”
  元帝素来是个软心肠,看着史丹如此痛心,不免心软。加之史丹的态度恳切,进言也颇有道理,元帝也动摇起来。看了史丹的反应,元帝心里也明白如果正要立刘康,所面临的阻力肯定是不小。
  过了一会,元帝大约也想明白了太子还是不能轻易,不免把这废黜太子的念头熄了。长叹一声说:“朕时日无多,太子和两位皇子都还年幼,朕怎么不为他们的未来担心呢?不过,朕并没有改立太子的念头。皇后王政君一向行事谨慎,先帝也颇为喜爱太子,我又怎么违背先帝的旨意呢?侍中从哪里听到这个谣传呢?”
  史丹见状,知道元帝已纳其言,急忙向后退出青浦叩头谢罪说:“臣愚昧妄信传言,该当死罪!”
  元帝对史丹说:“朕的病眼见沉重,怕是好不了了。以后你要好好辅佐太子,不要辜负了朕的重托。”
  史丹闻言,唏嘘不已,起身告退。刘骜的太子地位这才稳固了下来。
  就在史丹进谏后不久,元帝于竟宁元年五月在未央宫驾崩,享年四十二岁,享国一十六载。
  元帝本人多才多艺,尤其其音乐方面的天赋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客观地说一个有艺术天赋的人通常不怎么适合当皇帝。
  比如我们的汉元帝,比如宋徽宗。
  元帝从小对儒家颇为偏好,任用了很多儒生。名气比较大的前有萧望之、周堪,后有韦玄成、贡禹匡衡等人。至于那些名号不怎么响的,则是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了。而且,由于元帝的好性儿,这帮儒生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挺受重用。
  但是客观地说,这帮儒生里面基本没有多少上的了台面的人才。元帝空有好儒之名,却并不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儒生中真正的人才。尽管如此,元帝身后的评价却是褒大于贬。
  原因很简单,儒生写历史。
  可惜,元帝柔弱和优柔寡断的性格决定了他注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虽然后世对他生活简朴,对待臣下宽宏大量,为人温雅颇有古之风烈颇为称赞。但是,元帝由于自身的软弱无能导致大权旁落,所以孝宣皇帝开创的中兴盛世,不可避免地在他的手下开始衰落。
  就这样,汉元帝刘奭留给他儿子一个开始衰落和乱套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