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药症忌宜>第2章

第2章

大黄、芒硝、石膏、黄芩、黄连、山栀、知母、童便如挟虚有痰者,宜麦门冬、竹沥、芦根汁、梨汁、牛黄、童便,如妇人热入血室,因而厥者,药中以童便为君,加赤芍药、生地黄、牛膝、牡丹皮、桃仁,甚者大便结燥,加大黄、芒硝下之,通即止,勿尽剂。
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蜷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不省人事。
忌下,破气,苦寒,咸寒,酸寒。
食盐、童便(以上咸寒)、芍药、醋(以上酸寒)下破气苦寒药录后。
宜补气,温中,甘温,辛热。
人参、干姜、附子、桂、吴茱萸上盛下虚、属阳盛阴虚。
忌升散,下,助阳补气,复忌破气,燥热辛。
宜降,益阴,甘寒,酸寒,佐以咸寒,苦寒。
苏子、生地、沙参、牛膝、枇杷叶、枸杞子、麦冬、天冬、白芍、玄参、山茱萸、五味子、黄柏、童便心虚、(八证)忌升发,破气,苦寒,辛燥,大热,诸药录后。
宜补血,甘温,酸敛,佐以咸寒,镇坠。
生地黄、龙眼肉、人参、石斛、丹参、茯神、炙甘草、酸枣仁、五味、柏仁、远志、炒盐癫痫惊邪、属心气虚,兼有热痰。
忌同上。
宜清热豁痰,合心虚加麦门冬、犀角、羚羊角、竹沥、天竺黄、牛黄、胆星、贝母、琥珀、金箔心烦不得眠、属心血虚有热。
忌同上。
宜养阴血清热,加白芍药、玄参、黄连、淡竹叶、沙参怔忡、心澹澹动,盗汗属心血虚,汗者心之液也。
忌同上。
宜补敛清热,合心虚加当归、黄、芍药、黄芩、黄柏伏梁、属心经气血虚,以致邪留不去。
忌破血,汗,下。
三棱、蓬莪、姜黄、虻虫、红蓝花、水蛭、桃仁(以上破血)、诸药录后。
宜活血,凉血,散热通结,辛咸。
当归、乳香、五灵脂、没药、赤芍药、郁金、远志、菖蒲、玄胡索、茯神、参用东垣伏梁丸治之。
肝虚、(十证)忌收敛,破气,苦寒,下,诸药录后。
宜辛散,甘缓。
当归、陈皮、生姜、地黄、甘菊、甘草、胡麻、谷精草、决明子、刺蒺藜因郁而虚者加细辛、缩砂密、沉水香、川芎、香附。
转筋、属血虚。
忌下,复忌升,燥热,闭气,苦寒,破气。
二术、黄、银杏、猪脂、羊肉、面(以上闭气)宜酸,辛,甘平。
木瓜、牛膝、当归身、石斛、续断、陈皮、芍药、炙草、缩砂密目昏目光短、属肝血虚,及肾水真阴不足。
忌破气,升,燥热,诸药录后。
宜补肝兼滋肾,甘温益血,甘寒除热。
甘枸杞、生地黄、甘菊花、沙苑蒺藜、谷精草、五味子、决明子、天门冬、麦门冬目翳、属肝热,兼肾水不足。
忌破气,升,燥热,苦寒,诸药录后。
宜补肝血,除热,退翳。
甘菊花、生地黄、决明子、石决明、沙苑蒺藜、羚羊角、犀角、黄连、伏翼粪、木贼、谷精草密蒙花、人爪、蝉蜕、石蟹、真珠、琥珀亡血过多、角弓反张,或小腹连阴作痛,属肝血虚有热。
忌同肝血虚。
宜补血清热,甘寒,甘温,酸寒,咸寒,辛润。
当归、生地黄、白芍药、炙草、牛膝、麦冬、童便、牡丹皮、甘菊花有汗加人参、黄、、枣仁、五味子。
偏头痛、属血虚,肝家有热不急治,久之必损目。
忌同目昏。
宜养血,清虚热,甘寒,酸寒,辛寒。
生地黄、天门冬、甘菊花、白芍药、当归、川芍、乌梅、炙甘草、土茯苓、金银藤、黑豆有火实者加黄连(酒炒)、大黄(酒蒸)、芎、石膏、雨前茶。
目黑暗眩晕、属血虚,兼肾水真阴不足。
忌同上。
宜养血补肝,清热,甘寒,甘平,酸寒,苦寒。
生地黄、枸杞子、甘菊花、五味子、白蒺藜、当归、薯蓣、甘草、山茱萸、白芍药、天门冬、黄柏肥气、属气血两虚,肝气不和,逆气与瘀血相并而成。
忌同上苦寒。
宜和肝散结气,兼行气血凝滞,甘温,甘平。
川芎、当归、沉香、干姜、肉桂、橘皮、红花、郁金、玄胡索、赤芍药、香附、山楂、红曲、砂仁参用东垣肥气丸治之。
脾虚、(十二证)忌下,降泄,破气,苦寒,诸药录后。
宜甘温,佐以辛香,酸平。
人参、大枣、黄、薯蓣、炙甘草、白茯苓、莲肉、橘红、薷香、木瓜、白扁豆、白豆蔻、白芍、枣仁饮食劳倦伤脾、发热,或饮食不消化,补药中加麦、、谷、。
忌破气,消导克伐,苦寒,复忌燥。
草果、枳实、槟榔、蓬莪、三棱宜补中益气,甘温,升,酸。
人参、黄、术、炙甘草、大枣、白芍药、柴胡、升麻、石斛、麦门冬、橘红、酸枣仁停饮、为恣饮汤水,或冷茶冷酒所致。
忌下,酸敛,湿润,滞腻。
桃仁、郁李仁宜健脾利水,淡渗,兼辛散。
人参、白术、半夏、茯苓、橘皮、泽泻、猪苓、木通、桑白皮、旋复花、紫苏、白豆蔻水肿、属脾气虚。
忌破气,下泄,湿润,咸,苦寒。
食盐、商陆(以上咸)、诸药录后。
宜补脾益气,燥湿,利水,辛香,甘温,佐以淡渗。
人参、二术、薏苡仁、橘皮、薯蓣、桑白皮、木瓜、茯苓、赤小豆、香薷、猪苓、缩砂密、泽泻、姜皮脾虚中满、属脾气虚,兼脾阴虚。
忌破气,下,消导,利水,甘。
饴糖、大枣、蜜、甘草(以上甘)、诸药录后。
昼剧夜静,属脾气虚,宜补气健脾,甘温,淡渗,佐以辛香。
人参、二术、白芍药、茯苓、橘皮、桑白皮、姜皮、藿香、车前子、缩砂密、无热证佐以
夜剧昼静,属脾阴虚,宜补脾阴,兼制肝清热,甘平,酸寒,淡渗。
酸枣仁、石斛、莲肉、白芍药、橘皮、白扁豆、五味子、苏子、木瓜、桑白皮、茯苓、车前子噎膈、属气血两虚,繇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
忌破气,升,复忌下,消导,燥,苦寒,辛热。
宜降,清热润燥,甘温甘平以益血,佐辛香顺气。
苏子、橘红、枇杷叶、人参、白芍药酸枣仁、人乳、牛乳、芦根汁、姜汁、龙眼肉、白豆蔻、蔗浆、梨汁、韭汁脾泄、属气虚。
忌破气,下,消导,苦寒,诸药录后。
宜温中补气,升清,甘温,甘平,佐以辛香。
人参、白术、炙甘草、薯蓣、白扁豆、车前子、莲肉、茯苓、白芍药、升麻、肉豆蔻、缩砂密、柴胡橘皮、白莱菔、木香、丁香、藿香兼有湿及痰,经年不愈,粪色白者,须服丸制松脂。
健忘、属气血两虚。
忌升,燥热,复忌苦寒,辛散,诸药录后。
宜益脾阴,兼补气,酸敛,甘温,甘寒,辛平,通窍。
酸枣仁、白芍药、人参、黄、丹参、炙甘草、五味子、龙眼肉、茯神、远志、柏子仁、麦门冬石菖蒲、茯苓倦怠嗜卧、属脾气不足。
忌破气,消导,苦寒。
宜补气,兼健脾,甘温,辛香。
人参、白术、炙甘草、黄、茯苓、白扁豆、薯蓣、谷、缩砂密、橘皮、藿香、白豆蔻脾虚腹痛、按之则止,属血虚。
忌破气,破血,香燥,苦寒,诸药录后。
宜益气补血,甘温,酸平。
酸枣仁、炙甘草、人参、大枣、石斛、龙眼肉、麦门冬、白芍药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
忌破气,下,湿润,苦寒。
宜健脾,兼散结滞,甘温,辛香。
人参、白芍、橘红、缩砂密、藿香、谷、麦、红曲、香附、吴茱萸、木香(参东垣痞气丸治之)肺虚(七证)忌补气,升散,辛燥,温热,诸药录后。
宜清热,降气,酸敛,润燥。
贝母、苏子、沙参、百部、天门冬、麦门冬、百合、杏仁、蜜、梨、柿、枇杷叶、桑白、五味、五倍子无热加人参。
喘、属肺虚有热,因而痰壅。
忌破气,升,发散,收涩。
诃子、亚芙蓉、粟壳(以上收涩)、余录后宜降气,消痰,辛凉,甘寒,苦平。
枇杷叶、苏子、贝母、竹沥、桑根白、栝蒌根、款冬花、百部、百合、薄荷、天门冬、麦门冬、马兜铃沙参、前胡、白前、射干咳嗽、吐血痰并声哑,属肺热甚。
忌升,破气,复忌补气,破血,辛燥,热,收涩。
宜降气清热,润肺生津液,凉血益血,甘寒,甘平,咸寒,佐以苦寒。
生地黄、郁金、蒲黄、柔根、白芨、阿胶、侧柏叶、童便、知母肺痿、属肺气虚,有热。
忌宜俱同肺虚。
龟胸、属肺热有痰。
忌宜俱同、喘咳嗽。
息贲、属肺气虚,痰热壅结所致。
忌破气,辛热,补敛。
宜降气,清热开痰,佐以散结。
橘皮、白豆蔻、白芥子、旋复花、射干、桔梗、桑白皮参用东垣息贲丸治之。
肾虚、即肾水真阴不足。
忌升,破气,利水,温热,辛燥,补命门相火。
仙茅、巴戟天、葫芦巴、人参、补骨脂、鹿茸、人胞(以上补命门相火)、余药录后。
宜滋阴,润,生精补血,除热,甘寒,酸寒,苦寒,咸寒。
地黄、牛膝、枸杞子、人乳、肉苁蓉、柏子仁、胡麻、杜仲、山茱萸、续断、天门冬、麦门冬、知母黄柏、五味子、鳖甲、菟丝子、车前子、丹参、童便、地骨皮、沙苑蒺藜、薯蓣肾虚腰痛、属精气虚。
忌破气,燥热。
宜同肾虚。
骨乏无力、属阴精不足,肾主骨故也。
忌宜俱同肾虚。
骨蒸潮热、属精血虚极,以致阳无所附,火空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