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兵楚继功,籍贯未详;崇祯十年,与金日观守皮岛,阵殁(见明史及辑览)。
蓟辽总督中军副总兵鲁宗文,长清人;总兵钦子。崇祯十一年,从总督吴阿衡,与大兵战于墙子岭,死之(见明史及辑览)。
深州知州孙士美,上海人;崇祯十一年,大兵至深州,力守三日,城破,自刎于角楼。父讷,同时自缢。一家从死者十三人(见明史及辑览)。
吴桥训导刘廷训,通州人;崇祯十一年,大兵至吴桥,知县李綦隆缒城走,廷训誓众坚守三昼夜,中流矢,束胸力战,又中六矢死(见明史及辑览)。
倒马关参将周甘雨,行唐人;崇祯十一年,兄弟坚守行唐,大兵破城,死之(见畿辅通志)。
宣府参将张岩,阳和人;崇祯十一年,从卢象升战殁于钜鹿(见山西通志)。
山东督粮道参议邓谦,孝感人;崇祯十一年,大兵临济南,议拒守战于城上;明年,城破,被执,不屈死。母莫氏(一作黄氏),不食死。季父有祯,同死节;族戚傔从死者四十余人(见明史及辑览)。
副总兵杨振,义州人;崇祯十三年,大兵围松山,振率师往援,遇伏,被执,令往说降,传语城中坚守,被杀(见明史及辑览)。
宣府总兵官杨国柱,义州人;崇祯十四年,率师救锦州,至松山,遇大兵,突围,中矢死(见明史及辑览)。
辽东监纪同知袁国栋,青阳人;崇祯十四年,守御松山,中流矢卒(见盛京通志)。
蓟州兵备道张名世,马邑人;为经略洪承畴所器重,请为监纪参军,大兵入境,守城不支,力战死。子启元,同殁于阵(见山西通志)。
前锋左营(一作松山)副总兵朱文德,义州人,家锦州;协守松山,扞御甚力;崇祯十五年,大兵破松山,不屈死(见明史及辑览)。
大同副总兵焦,大同后卫人;崇祯十五年,奉命东援,战殁于山海关(见山西通志)。
整饬河间兵备道佥事赵珽,慈溪人;崇祯十五年,大兵破河间,一门十四人同死节(见明史及辑览)。
河间知县陈三接,文水人,治县有声。崇祯十五年,大兵临城,三接巷战死,妻武氏自缢死(见明史及辑览)。
永清知县高维岱,昌邑人;崇祯十五年,视事甫旬余,大兵破城,死节,一门殉之(见明史及辑览)。
守备牛文科,任县人;崇祯十五年,大兵攻任县,力战死(见畿辅通志)。
吏部文选郎中李其纪,清丰人;崇祯十六年,大兵破清丰,被执,不屈受刃死(见明史及辑览)。
临清参将柳毓融,博兴人;崇祯十五年,与大兵战于临清,兵败死(见山东通志)。
临清榷关户部郎中陈兴言,漳浦人;崇祯十五年,大兵至,极力备御;援不至,临清破,肃坐堂上,面中两刃死(见明史及辑览)。
天津参将贺秉钺,泰宁左卫人。崇祯十六年,以扶父丧至临清,遇大兵,巷战竟日,矢尽,被执殉之。
兖州副总兵丁文明,义乌人;崇祯十五年,兖州破,与知府邓锡藩等同战死(见明史及辑览)。
济宁兵备道参议王维新,广宗人;崇祯十五年,大兵薄兖州,维新分门死守,城破,力战,被二十一创死(见明史及辑览)。
进士张罗俊,清苑人;崇祯十七年,贼至,兄弟誓死扞御,分守东城,用炮击贼,连三昼夜,焚杀甚众;督师李建泰通贼,城陷,骂贼,连创数刃而死。其子生员伸(一作绅),赴井死。其伯母李氏,亦骂贼见杀(见明史及辑览)。
昌平总兵官李守鑅,籍贯未详;崇祯十七年,闯贼陷昌平,力战死(见明史及辑览)。
莱州推官张力,东明人,里居。闻都城陷,偕邑人杀贼所遣伪官,为贼将所执,骂贼死(见畿辅通志)。
以上甲申殉节诸臣十六人(附入祠士民二人)。
副总兵乙邦才,青州(一作四州)人;尝于六安率精骑二百出入贼围,不损一人,大小十余战,皆有功;从史可法守扬州,与大兵战败,自刎死(见明史及辑览)。
副总兵马〔应〕魁,贵池人;善击贼,每披白甲应,书“尽忠报国”四字于背;从史可法守扬州,城破,巷战死(见明史及辑览)。
副总兵(一作参将)庄子固,辽东人;从军数有功,兴屯徐州、归德间,闻扬州被围,驰救,城破,欲拥史可法出城,格斗死(见明史及辑览)。
副总兵楼挺(一作参将)、汪(一作江)应龙(一作总兵)、李豫(一作遇)、参将陶国祚、许谨、冯国用、陈光玉、李隆、徐纯仁、游击李大忠、孙开忠、都司姚怀龙(一作隆)、解学曾,籍贯俱未详;并从史可法守扬州,城破,巷战死(见明史及辑览)。
扬州同知曲从直,辽东人;扬州破,与其子守东门,城陷,不屈死(见明史及辑览)。
江都知县周志畏,鄞县人;时罗伏龙受代,方解职,扬州破,阖门死之(见明史及辑览)。
狼山副总兵王佐才(一作伯才、一作邦才),昆山人;时里人推为帅,分守北城,城陷,冠带坐帅府,被杀(见明史及辑览)。
游击孙志尹,籍贯未详;守昆山城,大兵至,迎战,败殁。
第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