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弥补损失,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帐户,但漏洞确实太大了。为了赚回足够的钱来补偿所有损失,里森承担的风险愈来愈大,他当时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为当时日经指数稳定,里森想从此项交易中赚取期权权利金。不过,若运气不好,日经指数变动剧烈,此交易将使巴林银行随时遭受极大的损失。里森在一段时日内做得极为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将"88888"号帐户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当时他的年薪为5万英镑,年终奖金则将近10万英镑。
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的历史也会被改写。但是,此时的里森又犯下了另外一个巨大的失误。
1993年下旬,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的交易入帐工作都积压起来。因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交易记录都靠人力,等到发现各种错误时,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将近170万美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瞒这些失误。到了1994年,里森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88888号帐户"的损失,由2000万、3000万英镑,到7月已达5000万英镑。到了此时,他已成为其风险操作的傀儡。他当时能想的,是哪一种方向的市场变动会使他反败为胜,能补足88888号帐户的亏损,便试着影响市场往那个方向变动。但市场走势与他的操作完全相反,1995年2月23日,里森带来的损失达到8.6亿英镑,是巴林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
一个错误的帐号,一个不知名的毛头小伙子,在巴林银行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巴林银行送进了坟墓。
是里森错了,还是巴林错了?
巴林银行集团破产的消息震动了国际金融市场,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英镑汇率急剧下跌,对马克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水平。但由于巴林银行事件终究是个孤立的事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也只是局部和短暂的,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就巴林银行破产事件本身来说则是发人深省的。透视整个危机事件,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制度漏洞是最大的潜伏危机。从制度上看,巴林银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一般银行都许可其交易员持有一定额度的风险部位,但为防止交易员在其所属银行暴露出过多的风险,这种许可额度通常定得相当有限。而且通过清算部门每天的结算工作,银行对其交易员和风险部位的情况也可予以有效了解并及时掌控。但不幸的是,里森却一人身兼交易与清算二职。事实上,在里森抵达新加坡前的一个星期,巴林内部曾有一个内部通讯,对此问题可能引起的大灾难提出关切。但此关节却被忽略,以至于里森到职后,同时兼任交易与清算部门的工作。如果里森当时只负责清算部门,那么他便没有必要、也没有机会为其他交易员的失误行为瞒天过海,也就不会造成最后不可收拾的局面。
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曾派人调查里森的帐目。事实上,每天都有一张资产负债表,每天都有明显的记录,可看出里森的问题,即使是月底,里森为掩盖问题所制造的假帐,也极易被发现如果巴林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当时,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但这5000万已被挪用来补偿"88888号帐户"中的损失了。巴林银行查了一个月的帐,却没有人去查花旗银行的帐目,以致没有人发现花旗银行帐户中并没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
关于资产负债表,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曾经在1994年3月有过一段评语,他认为资产负债表没有什么用,因为它的组成,在短期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彼得·巴林说:"若以为揭露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对资产负债表不重视的巴林董事长付出的代价之高,也实在没有人想象得到吧!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便是巴林在1994年底发现资产负债表上显示5000万英镑的差额后,仍然没有警惕到其内部控管的松散及疏忽。在发现问题至其后巴林倒闭的两个月时间里,很多巴林的高级及资深人员曾对此问题有过询问,更有巴林总部的审计部门正式加以调查。但是这些调查都被里森以极轻易的方式蒙骗过去。里森对这段时期的描述为:"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的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995年1月11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已经发函给巴林总部,提出他们对维持"88888号帐户"所需资金问题的疑虑,但银行总部并未给予重视。第15节:人生辉煌在危机中颠覆恣意信任是危机发生另一个重要原因。从金融伦理角度而言,如果对所有参与"巴林事件"的金融从业人员评分,都应不及格。尤其是巴林的许多高层管理者,完全不去深究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一味相信里森,并期待他为巴林套利赚钱。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巴林破产的两个月前,即1994年12月,在纽约举行的一个巴林金融成果会议上,250名在世界各地的巴林银行工作者,还将里森当成巴林的英雄,对其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里森在事后说:"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犯罪级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
梁锦松,黯然下台的财神爷香港近年最大起大落的人物中,梁锦松肯定是其中一个。由大获民心的香港高官问责制典范,到迎娶"国宝"的盛大婚礼;从为人父母的人生高峰,到被指责逃税买车、民望烟消云散,直到香港律政司在2003年底公布不检控他的决定梁锦松的名字才从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中渐渐淡出。回头看他这段戏剧性的人生危机,我们应该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任何时候都要绷紧危机意识这根弦。而且越是得意时越要谨慎,有时候一个细小的错误就会断送了一生。
从商业骄子到财政掌门人1970年梁锦松以高考文科状元的身份考上香港大学,主修经济及统计学。凭借出众的才华,梁锦松在大学期间还被选中参加由已故香港船王董浩云先生(董建华先生的父亲)创办的"海上学府",随船到世界各地考察。毕业后梁锦松加入美国花旗银行香港区分行,成为这家银行聘用的第一批香港本地大学生。入行两年后他被公司委派到菲律宾接受外汇买卖培训,成为香港第一代精于外汇买卖的顶尖高手。由于他胆大心细,判断准确,使他在外汇买卖上无往不利,成为罕见的"常胜将军".
1996年,花旗银行邀请他前往纽约出任花旗银行总行副主席,但条件是要他移民美国。不愿离开香港的梁锦松断然拒绝了。据估算,他当时的年薪加公司分红已经超过了300万美元(逾2300万港币)。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