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逻辑学>第46章

第46章

解析: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SAP和SEP具有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答案:选择D。
例题(2)既断定必然P真,又断定可能非P真,则()
A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B。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C。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D。没犯任何逻辑错误
解析:根据真值模态判断对当关系,必然P和可能非P具有矛盾关系,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答案:选择B。
例题(3)”要么你来,要么他来“和”或者你来他也来;或者你不来他也不来“这两个判断同时为真和同时为假时,各违反普通逻辑的哪条基本规律?
答案:如上
2。案例分析
例题(1)珠宝店被窃一块钻石,据侦察,作案的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人。在审讯中,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钻石不是我偷的,我那天在外地。
乙:钻石是丁偷的,那天,他去过珠宝店
丙:乙偷的,我看见他到黑市去卖过钻石。
丁:乙与我有私仇,他有意陷害我。
现在,我们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讲真话,那么罪犯是谁?如果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讲假话,那么罪犯又是谁?
解析:首先,设肢判断。设甲偷钻石为p,乙偷钻石为q,丙偷钻石为r,丁偷钻石为s。
其次,列复合判断。
甲的口供为:
乙的口供为:s
丙的口供为:q
丁的口供为:
分析:乙与丁的口供相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真,一个假。如果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讲真话,那么,这个唯一讲真话的,必定是乙和丁之中的一个。而甲、丙则属于讲假话之列。即事实与甲和丙的口供相反。因此,可知:甲就是偷钻石的罪犯。
答案:如上
例题(2)某公安局的刑侦员A、B、C、D对某案的嫌疑人李、赵做了如下断定:
A:”我认为赵不是罪犯“
B:”如果李是罪犯,那么赵就不是罪犯“
C:”或者李是罪犯,或者赵是罪犯“
D:”我看李和赵都是罪犯“
事后证明,四个人的判断只有一个是错的。请问:罪犯是谁?写出推导过程。
解析:设肢判断,李是罪犯为p,赵是罪犯为q
结论:李是罪犯,赵不是罪犯。
答案:如上
例题(3)已知下列三个判断中有两个是假的,请问:可否断定甲班有些同学或乙班有些同学不是团员?为什么?
A。只有甲班有些同学不是团员,乙班所有同学才是团员
B。甲班所有同学是团员并且乙班所有同学是团员
C。或者甲班所有同学是团员,或者乙班所有同学是团员
解析:(全称肯定判断和特称否定判断之间具有矛盾关系)
结论:当A、B、C三个判断中有两个是假时,可以断定甲班有些同学不是团员并且乙班有些同学不是团员。
答案: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