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丁
查台湾各属均有屯丁,系乾隆五十三年公中堂福议以台地已经归化之熟番充作屯丁,仿照四川屯练之例,就社立为屯营。按社之远近、就番之多寡,分别大小屯,各立名目;另设统辖千总、专辖把总外委。清厘界外埔地,发给屯番自行耕作,所谓按丁授地,即古屯田之法、治民於农之意。无事则令其就近耕作,防生番;有事则拣调出屯,令其冲锋御敌:均甚得力。其屯弁、屯丁应需俸饷,即将界外新垦溢额田园按甲徵租,按名散给。淡属计共四屯,额设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屯丁一千四百名。所有屯番一切词讼等件与千总、外额应革应补各事宜,均归鹿港理番同知专管;屯租归淡厅徵收,每年按春、秋二季会同鹿港厅散放。所有各屯目,开列於左:
竹堑屯(地段在城东乡一带):额设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
麻薯屯(地段在彰化界内大甲溪内山一带,因其耕作园地半属淡属大甲等处,故归淡厅徵收散放):额设千总一员(统辖四屯)、把总一员、外委一员、屯丁四百名。
日北屯(地段在堑南苑里保内山一带):额设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
武朥湾屯(地段在堑北芝兰等保):额设外委一员、屯丁三百名。
以上共计四屯,计屯丁一千四百名。上年酌调数百名同往内地随军战阵,颇称悍勇;即彰化匪徒滋事,带兵文武不时调出,亦甚得力也。
桥渡
淡属自南至北袤长三百余里,中间溪河甚多,均发源於内山而入於海。亦有发源殊途,至半途而汇成一条者;亦有发源一处,至半途而分出二、三条者。大约离源较近之区,溪水较小,均用桥梁;海口较近之处,溪河渐大,则用渡船。亦有早溪水浅,可徒涉者。今先其大路、後其四乡,分别开列於左:
大甲溪渡:系官渡。大船一只、小船二只。
房里溪渡:系官渡。大船一只、小船一只。
吞霄溪渡:系义渡。中船一只。
後壠溪渡:系有两渡:街南名南河渡、街北名北河渡,均义渡。各船一只。
中港溪渡:系官渡。大船一只。
盐水港渡(即在香山口之内):系官渡。中船一只。
金门厝渡:系义渡。船一只。
凤山崎渡:系官渡。船一只。
艋舺溪渡:系义渡。船一只。
沪尾溪渡:系船户自置。往来驳载人货,均有定价。每日船只多寡不定。
锡口溪渡:民渡。船一只。锡口至鲫鱼坑,共计六渡。往来行人自锡口起、至暖暖止,或走东岸、或走西岸、或坐驳船,以天时之晴雨、溪水之大小,随时变更无定。
五堵渡:官渡。船一只。
六堵渡:官渡。船一只。
八堵渡:官渡。船一只。
四脚亭渡:官渡。船一只。
鲫鱼坑渡:官渡。船一只。
苎仔潭渡(三貂岭脚):官渡。船一只。自五堵渡起、至苎仔潭渡止,共六渡;均在水返脚以上一带溪洲之内。
粗坑口渡(三貂岭东面脚下):官渡。船一只。
顶双溪渡:官渡。船一只。
远望坑渡:官渡。船一只。
以上粗坑口、顶双溪、远望坑三渡,均在三貂岭东面。
以上南自大甲起、至噶玛兰交界止,为南北必由之渡;沪尾溪渡,为艋舺、沪尾往来必由之路。
中港大桥:在中港新街顶。
妈祖宫口桥:在中港旧街中。
塭仔头桥:在中港溪墘。
瓦窟沟桥:在厅治南门城边。
湳仔桥:在厅治北门外二里。
杨梅坜桥:在杨梅街南。
仁者桥:在杨梅坜与中坜适中之区。
中坜桥:在村口。
桃仔园桥:在街口。
锡口街桥:在街口。
水返脚桥:在村口。
以上各桥,南北往来必由之路。
关渡口渡:在兴直保。艋沪往来道中之区。
八仙渡:在艋舺东南。
狮头渡:厅北一百二十里和和洲。
塭仔渡:在兴直保。由新庄往沪尾之路。
成仔寮渡:厅北八里坌保。
摆接渡:由大姑崁至新庄之路。摆接保。
港仔嘴渡:厅北摆接保。
柑椽渡:厅北摆接保。
员林渡:厅北摆接保。
横溪渡:厅北海山保。
三角涌渡:厅北海山保。
圭母卒渡:厅北大加蚋保。
番仔沟渡:厅北大加蚋保溪仔尾洲。
溪洲底渡:厅北兴直保。
剑潭渡:厅北芝兰保。
社仔渡:厅北大加蚋保。
白石湖渡:厅北芝兰保。锡口对渡。
搭搭攸渡:厅北大加蚋保。
黑族湾渡:厅北芝兰保。
樟树湾渡:厅北石碇保。
马陵坑渡:厅北石碇保(以上皆堑北)。
头湾渡:厅南大北埔保三湾内山。
九信埔渡:厅南中港保坑埔。
龟山头渡:厅南後壠保中心埔下。
车路潭渡:厅南後壠保。
以上南北各乡之渡。
隆恩牛埔桥:厅治西厢。
槺榔牛埔桥:厅治西北厢。
内坜溪桥:厅北桃涧保。
茄苓溪桥:厅北桃涧保。
坡角桥:厅北兴直保。
榕树桥:厅北海山保潭底庄。
太平桥:厅北海山保潭底庄。
三板桥:厅北大加蚋保。
金安桥:厅北芝兰保金包里。
横溪桥:厅北芝兰保金包里。
永安桥:厅北芝兰保芝兰街。
和尚桥:同上。
北投庄石桥:厅北芝兰保。
淇里岸石桥:厅北芝兰保。
淇里岸柴桥:同上。
万福桥:厅北兴保直和尚洲。
公司田桥:厅北芝兰保。
以上皆南北各乡之桥。
道里
淡属地界与隘封毗连者,南止彰化县、北止噶玛兰厅;共余东西,一系内山、一系沿海,路径杂出,不及详载。现将南北两路往来必由之处,开列於左:
厅城由南门(歌薰门)出至香山塘八里、香山塘至老衢崎铺七里、老衢崎至中港街十里(系尖站)、中港街至後壠十五里(宿站)、後壠至白沙墩汛二十里、白沙墩汛至吞霄十里、吞霄至猫盂铺十里(尖站)、猫盂铺至房里五里、房里至大甲汛一十五里(宿站)、大甲土城至大甲溪南岸彰化交界止五里。
右系厅城南路,共计一百零五里。
厅城由北门(拱宸门)出至凤山崎一十二里、凤山崎至大湖口一十里(尖站)、大湖口至杨梅坜汛一十五里、杨梅坜至中坜一十八里(宿站)、中坜至桃仔园汛三十里(尖站)、桃仔园至龟仑岭顶汛一十里、龟仑岭起至海山口汛十五里、海山口汛至艋舺里(宿站)、艋舺汛至锡口铺十里(由艋舺转西至关渡十五里、关渡至沪尾海口十五里)、锡口铺至水返脚汛(铺)十五里(尖站)、水返脚至暖暖汛(铺)二十五里(宿站。由暖暖转西北过狮球岭至大鸡笼街五里)、暖暖至三貂岭脚三十里(尖站。由岭脚向北至大鸡笼山北面沿海止,计五里)、岭脚向东至岭顶五里、岭顶向东南至顶双溪二十里(宿站)、顶双溪向南至远望坑淡、兰交界处二十里(入兰界五里草岭地方系站)。
右系厅城北路,共计三百四十里(若至大鸡笼山北沿海止,实三百里)。
噶玛兰厅舆图纂要
噶玛兰厅舆图识
噶玛兰厅治,乃台湾山後滨海之区也。初属番薮;嘉庆二年,民人吴沙率漳、泉、广三籍之人入其地,和番酋辟草莱,十余年间垦得地段东西广二十五里、南北袤一百四十五里。嘉庆十五年,始请设官输赋;於是噶玛兰遂附神州矣。然而民力未充,诸多草创;是以城池不过土堡,屋宇不过茅茨,关隘、津梁则因其地势而略加经营,坊里、山川则就其土音聊为附会。盖新开僻壤无从考献徵文,故於履勘所经之处,随时随地谘父老之传闻、详志书之记载,参稽互校,不惮跋涉,斯於今昔情形稍可徵信。其间如黄总大坪、头围捷经,苏澳、北关、泖鼻诸要隘吃紧之区,皆志乘所不载与载而不详者,兹特逐处表而出之。且因正图限於纸幅,难以明晰,故又另图附後;庶乎一览了然,差与空谈无据者有间欤!
疆界
广:东西二十五里。
袤:南北一百四十五里。
噶玛兰在淡水後山,形如弯弓。东滨大海,西邻生番,南尽苏澳,北接淡水大三貂溪为界;大局坐乾向巽。按志载:自三貂过溪由头围入厅治,至苏澳袤长一百四十五里。今除去崎岖纡折占去里数不计外,仅存平径九十里。
东界:至过岭仔一十五里,与海为界。
南界:至零工围山二十五里,与生番为界。
西界:至枕头山後大陂山十里,与生番为界。
北界:至大三貂溪远望坑九十五里,与淡水为界。
东南:至苏澳五十里,与大南澳为界。
西南:至叭哩沙喃三十里,与王字番为界。
东北:至泖鼻山水程九十五里,与淡水洋面为界。
西北:至宰牛寮内山八十里,与淡水分界。
坊里(於治道有关及险要处方载,余俱略之)
在城东:东门街、五围三结街(兰城未入版图时,以竹为籓;民间呼为三结街。今虽建四门土堡,尚从旧称)、厅衙口。
西:镇西街、十字街、文昌宫口、义仓口。
南:振南街、妈祖宫前。
北:北门街、中北街、十六坎、十字街头、武营、武营後、圣王庙、船仔街。
右在城街市。
民壮围堡(庄三。城东三里起):民壮围(三里)、过岭仔庄(十三里)、下渡头(三里)。
罗东堡(庄二。城南十五里起):罗东庄(二十里)、罗东街(十八里)。
那美堡(庄四。城南二十二里起):打那美名庄(二十二里)、红水沟庄(二十二里)、内员山庄(二十五里)、冬瓜山庄(三十里)。
员山堡(庄七。城西七里起):员山仔庄(七里)、大湖庄(十里)、吧荖郁庄(十里)、大三阄庄(十里)、颖广庄(七里)、深沟庄(十一里)、内湖庄(十二里)。
淇武兰堡(庄七。城北五里起):梅洲围(五里)、四围庄(六里)、柴围庄(十里)、大塭(十里)、早溪庄(十五里)、淇武兰庄(十六里)、汤围庄(二十里)。
茅仔寮堡(庄三。城东南十五里起):茅仔寮庄(十五里)、大埔庄(二十里)、鼎橄社(二十二里)。
利泽简堡(庄三。城东南二十六里起):利泽简庄(二十六里)、马赛庄(三十五里)、苏澳庄(五十里)。
溪洲堡(庄三。城西南十五里起):顶溪洲庄(十五里)、叭哩沙喃庄(二十五里)、泉大湖庄(二十五里)。
清水沟堡(庄三。城西南十四里起):歪仔歪庄(十四里)、清水沟庄(十五里)、鹿埔庄(二十里)。
头围堡(庄四。城东北十二里起):大窟庄(十二里)、白石脚(二十二里)、港仔墘(二十六里)、头围庄(三十里)。
右在乡十堡。
第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