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莅录蒙平政>第9章

第9章

两人而抬一鞘。不过二十鞘而止。夫钱粮大事。在差员势不得不责之县官。在县官势不得不责之百姓。百姓之抬送。曾无虚日。县官之雇觅。莫可如何。其苦六也。七曰进运之苦。查上用龙衣。系至大至紧之差。其始原由水路。以达京都。迩来改为陆路。每年经过。用牲口驮载。苐蒙环山而居。其间层峦迭嶂。路高高而下下。地直直而曲曲。前于
织造府金曾有改请夫抬。永保万全之详。盖以山径崎岖。马非龙驹。不能不蹶。马即龙驹。亦不能不蹶也。其苦七也。八曰车辆之苦。蒙邑诸山环峙。众壑争流。道险路斜。民间搬运米薪。类皆肩挑背负而用车辆者盖甚寥寥。即有奉公差员。间用一二车辆。每辆折价二三两而去。近奉天津道准新泰等县关文。以上用缎箱布捆等项。需车一百五十五辆。雇觅无门。因于天津道。亦有请改夫抬之详但思进运系织造经理。例应移咨抚宪衙门。转饬州县。以便应付。今关会巳久。音信无间。非早为移会。确示的期。将尽数雇觅。穷民之守候可悯。不预为备办。上用之违悮堪忧。其苦八也。九曰零解之苦。查临德二仓。以及花绒黄蜡牛角弓面等项。前曾具详。归并
藩库。盖其为数最少。而撒款又极零星。封纳甚为不便。兼以蒙抵临德。其一往而一返者。又复千里有奇。有一项之钱粮。即用一人之起解。乃跋涉道途。及守候批回。必迟至数十余天。始可了此一椿公事。以故长途之脚价。解役之工食。兑收之烦难。视起解
藩库兵饷。真一倍而有数倍之累。其苦九也。十曰防汛之苦。从来设兵原以卫民。然欲民安其生。必先使兵得其所。斯民与兵相习。兵与地相宜。而土着既久者。则防御自固也。今蒙之城。大几二里许。高仅一丈余。民之茅屋数椽蓬头垢面而处于邑中者不及三十户。钱粮征收。饷鞘宿歇。皆于兵是赖。独是一年一换。兵之去乎蒙者。既惮搬运之劳。来乎蒙者。复畏安插之苦。驻札之地。不能保其永久。则防卫之计。安能责其必周。其苦十也。凡此十条皆蒙邑数十年之积苦。官之骨绽皮穿。而饮泣不敢陈。民之筋尽力绝。而含泪不能言者。卑职幸逢皇上以尧舜之主。又遇诸宪台以夔龙之臣。即全省之大弊大利。皆望其兴除。岂忍此蕞尔官民。终受其困而不之恤耶。以故连篇累牍。大声疾呼。不辞冒渎之罪。吁请宪台。急为拯救。庶疲驿可苏。而残黎可保矣。除径详院
司驿道外为此备开书册理合具文上申伏乞照详施行须至申者
右中
分巡山东青州海防道陈批据详驿冲难支之苦。巳极剀切矣。但裁二复八等项。久经定例。非具题不可。其官署之废。尚须查酌。而
京饷鞘夫。虽正额数四十名。不敷孔道之需。第成例难变。唯缓急通融一着。至千进运车辆。暨零解防汛等款。庶或公事无悮。而良法美意。足见该县借箸苦心也。仰候院
司驿道批示行缴
康熙二十九年正月十六日
为通询地方利弊务期实益民生事
为通询地方利弊务期实益民生事本年正月初四日蒙分巡山东青州海防道陈宪牌蒙巡抚部院佛
宪牌前事牌仰该县官吏照牌事理即便遵照务将地方一应民生利害之处□悉筹划若何则某利可兴若何则某害可除剀切详明条具申报即不系该县任内之事而兴除利害但知有关通省之情者无妨直陈期在事得其实词无涉泛举要达隐一览晓畅文到各缮册连送本道即照转巡抚部院披阅裁酌或有应行事件听候允行毋得致稽时日有于院行取咎未便等因蒙此。窃闻兴大利者。不狥乎俗论。除大害者。不阻于旁挠。总期实有益于民生而后止。事苟无益于民生。即尽废神圣之法而不为变更。事苟有益于民生。虽特伸独断之权而不为矫枉今宪台体圣天子爱养百姓之意。而于六郡百四州邑之境。通询利弊博访□除。此即古伊尹思天下之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巳推而纳之沟中。同一爱民无巳之心也。卑职莅兹四达交冲万苦丛集之区。与百姓同其艰难疾苦。而日不暇食。夜不安枕。惓惓于民生利弊者。今巳九尸有余矣。谨陈五条仰祈宪览。一曰行官籴之良法以活民命。迩者
京师亢旱。我皇上如天好生。尚议赈议蠲。无非爱民如子。加惠元元至意。兹以卑县言之。连年水旱频仍。逃亡相继。方今米价每斗甚至六钱三四分不等。豆价每斗甚至四钱七八分有奇。闾巷多啼饥之声。道路兴枵腹之悲。民之呼天抢地。哀哀请救者不可胜数。将议赈济。府库之囷廪有限。抑议劝□。地方之富室无多。莫如仿古官籴平粜之法。为最善也。官发帑银转籴于他省外郡丰熟之处。归而减价平粜于民。委用老成殷实者分头往籴。即如发官银一千两。先籴五百两至。即发后五百两往籴。先五百两粜完。而后五百两继至。后五百两将尽。而先五百两复来。如此转运无穷。循环无巳。则民虽罹乎凶岁。而老者不致转夫沟壑。壮者可免散而之乎四方。
且官府平粜之粮日日在市。间有积谷之家。即欲独高其价。其势不能。渐近有秋。举数十年之积蓄。尽置之红圬而难食。彼亦不得不平价而出粜矣。况丰熟而还帑。则
国家之官银毫无亏损。那移以救民。则万姓之生灵赖以全活。此昔人巳试之良法。诚今日救荒之奇策也。此其利之当兴者一也。二曰专弭盗之责任以安民生。从来安民之法。莫大于弭盗弭盗之法。莫善于保甲。窃以为今日保甲之法。第可以治小盗而不可以治大盗。大盗之兴。第可以责武臣而不可以责文吏。世亦有□干之吏力行保甲。不过修栅栏。设更夫。严巡锣。查匪类。迹其悬牌在户。取册报官。又皆择乡民中之老成。持重者总理其事焉。然此仅可防小盗于未然而实不能制大盗于巳然也。盖人之敢为大盗者。类多精于骑射善于火器。而抢掠又必多人。
即强兵劲卒。尚不能灭此而朝食。而责令几个百姓。家无追风之马。乎鲜弧矢之利。欲其守望声援。闻警追缉。此皆诵老生之常谈。而不推时变。守旧典之糟粕。而不本事情者之所为。无怪乎日言弭盗。而盗终不能弭。日言安民。而民究不得安也。原夫□□家设兵之意。其大旨总以卫民为主。有事则戡乱以除强暴。无事则防汛以固民生。则是设兵原以靖盗。靖盗原以安民。故以为弭盗之法。当专其责于武臣。盖弭盗之责既专。则防盗之计必周。防盗之计既周。则缉盗之令必严。缉盗之令既严。则为盗之人必惧。况山东之国。古称多盗之薮。如樊崇之起于琅玡。王弥之起于海滨。徐圆朗之起于兖州。窦建德之起于贝州。辅公佑之起于临济。以及濮州之王仙芝。冤句之黄巢。贝州之王则。郓州之宋江。其初不过一闾阎无赖子。而其继遂以乱天下。方今岁荒民穷。尤盗贼易生之日。苟专其责于武臣。而加以不次之擢。则亦思患预防息盗安民之急务也。此其利之当兴者二也。三曰罢饷鞘之苦役以省民财。查江浙财赋甲乎海内。其饷鞘之经过乎蒙阴者。每日动以数十万计。而需夫常至五六百名不等。卑县额设白夫仅有四十。凡奉使差员。络绎不绝。而白夫之抬扛抬轿。使之如畜。曾无虚日。一遇饷鞘之来。合四十名之白夫而尽数以抬。
仅送二十鞘而止。一时顾此而失彼。未免此喜而彼怒。役遭鞭笞。官受凌辱。不曰迟违大差。则曰贻悮军饷。以故白夫不足而用拨门夫。其始不过为一时燃眉之计。而久则遂成牢不可破之例。茕茕小民。不应则阻滞军需。应之则借贷雇觅。匪仅劳力伤财。万姓之脂膏巳竭。甚至妨农失业。朝廷之贡赋难完。夫民力有限。鞘过无穷。以有限之民力。应无穷之饷鞘。一旦筋尽力绝。不能支撑。势必逃散四方。以悮乃公事。况今米粮高腾。□口无资。若不早为之计。窃恐将来所损在民。而所益又未必在
国也。卑职查前岁十一月初九日。为起解饷银事。奉两淮盐院德宪牌。差经历薛调元领解盐课银二十万两。自雇骡驮。并未用夫。前赴
户部交纳。第思饷鞘□军需攸系。而盐课亦兵饷所关。乃同一江浙之财赋又同一解京之钱粮。盐课既可以骡驮。他如别项之饷鞘。独不可以骡驮乎。且钱粮各有款项。既有一项之起解。自有一项之脚价。既有一项之脚价。自有一项之支销。况从来钱粮零收□解。每百当积二三两羡余不等。合一鞘而计之。每千当有二三十两羡余矣。以二三十两之羡余。而自雇脚骡。解此一鞘。巳绰绰乎有余。况乎又有额设之脚价也。柰何征收之利。独归于江浙。而起解之害。反累乎东省。今诚循盐课之例。凡一应饷鞘。俱令本地方官自雇脚骡解京交纳。不许沿路拨夫以骚扰百姓。将山左之民。岁省数万金钱。不啻出汤火之中。而登衽席之安矣。此其害之当除者三也。四曰均车夫之偏苦以恤民力。蒙邑背腹万山。凭临众壑。十日旱则尽室呼天。三日雨则众苗淹没。以故道险水横。而民间搬运米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