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齋閒錄,四卷,明宋端儀著。端儀,字孔時,福建莆田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歷禮部主事、主客司員外郎,後以按察僉事督廣東學校,卒於任。明史卷一六一有傳。此為端儀雜採明代官府檔案、方誌、明人文集、碑誌及聖諭錄、水東日記、天順日錄諸書所成,記明太祖吳元年至憲宗成化年間典故、人物。其中建文革除間人、事最富史料價值。本書鮮見刊本,鈔本亦少流傳。此次點校,通校了北京大學圖書舘善本室所藏明鈔本立齋閒錄與舊鈔本立齋錄(內容與立齋閒錄大體相同,惟編輯次序不合,似立齋閒錄之稿本),并參校了北京圖書舘善本部所藏明鈔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校勘發現原本三、四兩卷脫文甚多。所脫文字多摘自天順日錄、聖諭錄。推輯者原意,似本叢書已全文收入天順日錄、聖諭錄,故加刪削。刪削之文不再補出。)
●國朝典故卷之三十九
立齋閒錄一
太祖於吳元年置翰林院,以陶安為學士。於是設承旨,學士,侍講、侍讀學士,直學士及待制、應奉等官。洪武元年定品級,承旨與六部尚書俱正二品,學士從三品,侍講學士從四品。十八年正月,革承旨、直學士、待制、應奉之名,設學士二員,秩五品,講、讀學士各一員,從五品。其屬則有侍講、侍讀、五經博士、典籍、侍書、待詔。外此又有修撰、編修、檢討,以為史官。
太祖未登基之前,乙巳歲立國子學,擢許存仁為博士,以專學事。四年,陞學為四品,始設祭酒,即拜存仁為之。(存仁,金華人,元許謙之孫。愚按:存仁乃謙之子,非謙之孫也。)
洪武二年,詔天下立府州縣學。八年,詔立社學。
吳元年,改濠州為臨濠府。洪武三年,改為中立府,(「中立府」,原作「中都府」,據舊鈔立齋錄改。下同。)定中都,築新城,(在臨濠舊城西三十里。)營皇城。(在新城內。)皇城內有萬歲山,有四門,曰午門、玄武、東華、西華。建宮殿,立宗廟、大社,並置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於午門東西。新城門十有二:洪武、朝陽、玄武、塗山、父道、子順、長春、長秋、南左甲第、北左甲第、前右甲第、後右甲第。圜丘在洪武門外,方丘在左甲第門外。(中都志。)洪武七年十月,改中立府為鳳陽府,署治於新城,即舊會同舘而為之。賜名「鳳陽府」者,以在鳳凰山之陽也。二十七年,以中都國子監為鳳陽府學。(同上。)洪武中,撤中都宮室名材,建大龍興寺於鳳陽府治之北。正統五年,火,天順二年,奏准撤皇城內中書省等衙門房五百餘間,依式重建。(同上。)
洪武元年八月,詔以大梁為北京,金陵為南京。南京既立宗社,建宮室,定朝市。北京令有司次第舉行。
按:金陵即今南京。戰國楚威王時,以其地有王氣,埋金以鎮之,故名。漢改曰秣陵。吳曰建業。晉曰建康。六朝皆建都於此。隋為蔣州。唐為昇州。宋為江陵府。元為集慶路,置江南諸道行御史臺于此,故又為之南臺。
楊王墳在盱眙縣西南八十里太平鄉津里鎮牧羊山西北。洪武元年設祠祭署,以王親陳氏為奉祀。設墳戶一百一十戶,供祭祀灑掃。王姓陳氏,先世維揚人,徙盱眙,年九十九卒。皇帝既追崇祖宗四代帝號,建立太廟。復念皇太后之所自出,追封外王父為楊王,外王母為楊王夫人。建祠於太廟之東,歲遣重臣致祭。近有言王墓在盱眙者,詔內官及圜丘署令往祭而修治之,設灑掃戶以護視塋域,命詞臣宋濂撰文樹諸神道。
徐王墳在宿州城北七十里閔子鄉,龜山之左,豐山之右。王姓馬氏,閔子鄉新豐里人,孝慈高后之父。國初,追封徐王配鄭氏,封徐王夫人。洪武四年,詔立廟塋域之南,設祠祭所。二十五年,改祠祭署,除徐王親武氏為奉祀;祀丞二員。宿州奉春秋祭祀,餘節序之祭,徐州供備。設墳戶九十三戶,供灑掃。洪武四年夏六月丙申,皇帝御宮門,召禮部尚書陶凱諭之曰:「皇后父徐王馬氏,世為宿州人,家閔子鄉新豐里。王本農家,素質朴。以兄弟齒序,人稱之曰『馬三』。少壯時膂力過人,沉毅寡言笑,重然諾而性剛強。疾惡,見有為不義者視之若讎讎。然或少忤其意,輒肆毆擊,雖至死無所畏憚,鄉人無敢犯。當元政失馭,天下將亂,以忿争殺人,恐逮於法,移家定遠。及天下大亂,乃挈皇后母避兵它所,而以皇后托定遠郭氏,俾育為己女。後郭氏首雄,自立為元帥,收鄉民兵,朕亦為部下士。遂以皇后正位中宮,封皇后父為徐王,母鄭氏為徐王夫人。以他無繼嗣,因立廟於太廟之東,歲時奉祭。然稽諸典禮,古無其義,於是即王所居鄉里,闕地於塋封之南,作新廟奉安神主。每歲以春秋仲月,俾有司祗奉祀事。爾其述其梗槩,刻諸堅珉,用垂不朽。」
至正壬辰,汝、穎兵起,定遠郭子興拔濠梁據之。時皇上潛民間,為訛言所逼,懼禍將及,(「懼禍將及」,「懼」原無,據明鈔本、舊鈔立齋錄補。)遂挺身入濠梁。抵其城,為門者所執,將欲加害。人以告子興,子興親馳活之。撫之麾下,間召與語,異之,取為親兵。居數月,子興謂曰:「汝單居,當為汝婚。」子興暮歸,與夫人飲食,語及斯事。次夫人忽惋惜謂曰:「方今兵亂,正當收召豪傑,是子舉止異常,若不撫於家而使為他人之親,是失智矣。」子興悟,遂以女妻之,孝慈皇后是也。後子興南至和陽,薨,歸葬滁州。洪武初,追封滁陽王,立廟於滁,祀之。其女為妃,生蜀王、豫王、如意王。洪武十六年十一月七日,上親藁子興事實,召太常丞張來儀,諭使為文,刻於廟石。(文載中都志。)
洪武初,建帝王廟於南京鷄鳴山之陽,以祀三皇、五帝、三王、漢高祖、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又詔以歷代名臣從祀,風后、力牧、臯陶、夔、龍、伯夷、(「伯夷」,原無,據舊鈔立齋錄補。)伯益、伊尹、傅說、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方叔、召虎、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鄧禹、馮異、諸葛亮、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郭子儀、李晟、曹彬、潘美、韓世忠、岳飛、張浚、木華黎、博爾忽、博爾朮、赤老溫、伯顏,凡三十有七人。
洪武初,欲作鐵券而不得其製作依制。有言吳越王錢氏子孫居浙東者,家傳唐昭宗賜鏐之券猶存。乃遣使覓得,按其制作焉。
太祖於開國之初,開禮、樂二局,徵天下耆儒宿學,分局以講究禮典、樂律。當時集成有大明集禮,而樂未有全書。
洪武元年,命中書省暨翰林院、太常寺定擬三禮。明年,再命集議。又明年,徧徵草澤、道德、文章之士,相與考訂之,以為一代之制。今書之存者有大明集禮,洪武禮制,禮儀定式,稽古定制,諸司職掌。
洪武初,西北邊防重鎮曰宣府,曰大同,曰甘肅,曰遼東,曰大寧。永樂初,革去大寧,惟有四鎮。(寧夏守鎮亦永樂初始立,正統中始有榆林。)
太祖未登基之前,鑄「大中通寶」,既登寶位,乃鑄「洪武通寶」。
洪武元年,制大明令。六年,命刑部尚書劉惟謙等造大明律。明年,書成。
洪武三年八月,應天府鄉試,禮部以聞。皇帝御謹身殿,召前御史中丞臣基、今治書侍御史臣裕伯,俾司去留之任,而以翰林侍讀學士臣同、弘文舘學士臣稼、起居注臣韶鳳、尚寶寺丞臣潛、國史臣濂佐其事。基姓劉,裕伯姓秦,同姓詹,稼姓睢,韶鳳姓樂,濂姓宋。(出宋濂小錄序。)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