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一部八十八卷。天监七年十一月。帝以法海浩博浅识窥寻卒难该究。因敕庄严寺沙门释僧旻等。于定林上寺缉撰此部到八年夏四月方了。见宝唱录
华林佛殿众经目录四卷
右一录四卷。天监十四年。敕安乐寺沙门释僧绍撰。绍略取佑三藏集记目录。分为四色。余增减之。见宝唱录
经律异相一部。并目录五十五卷(天监十五年敕撰
名僧传并序录目三十一卷
众经饭供圣僧法五卷(二十五年
众经目录四卷(十七年
众经护国鬼神名录三卷(十五年
众经诸佛名三卷(十六年
众经拥护国土诸龙王名录三卷(十六年
众经忏悔灭罪方法三卷(或四卷。十六年并见宝唱录
右八部合一百七卷。帝以国土调适住持无诸灾障。上资三宝。中赖四天。下藉龙王众神佑助。如是种种世间苍生始获安乐。虽具有文散在经论。急要究寻难得备睹。故天监中频年降敕。令庄严寺沙门释宝唱等总撰集录以备要须。或建福攘灾。或礼忏除障。或飨神鬼。或祭龙王。诸所祈求帝必亲览。指事祠祷讫多感灵。所以五十年间兆民荷赖缘斯力也
大般涅盘子注经七十二卷
右一部七十二卷。天监年敕建元寺沙门释法郎注。见宝唱录
摩诃般若波罗蜜子注经五十卷
右五十卷。武帝萧衍年三十七即帝位。在位四十九年。年八十六。帝以庭荫早倾常怀哀感。每叹曰。虽有四海之尊。无以得申罔极。故留心释典。以八部般若是十方三世诸佛之母。能消除灾障荡涤烦劳。故采众经穷述注解。又亲讲读。冀藉兹胜福望得展。斯思慕频奉代舍身。每舍身时地为之震。相继斋讲不断法轮。于钟山起爱敬寺。青溪起智度寺。台内立至敬殿。景阳台立七庙室。月中再过设净馔。每至展拜及宗庙蒸尝。未曾不涕泗滂沱哀感。左右预从者莫不掩泪。普通八年造同泰寺成。楼阁殿台房廊绮饰陵云九级壮丽。魏永宁开大通门对同泰寺。因号大通。元年三月六日。驾每亲临幸寺礼忏。虽亿兆务殷。而卷不辍手。披览内外经论典坟。恒以夜达曙。自礼记古文周书左传老庄诸子论语孝经。往哲未详前儒所滞。悉皆训释。国学生数有限。兼又隔以贵贱。帝每欲招来后进。备斯善诱。故别置立五馆博士以引寒俊。致孔释二门郁然麻茂。前后有集百二十卷。着通史书苑等数千卷。年事虽尊自强不息。未明求衣坐以待旦。五更便出外殿。秉烛而省万机。流恩狱市多所弘恕。其有应罪重宪不可矜原。改容久之。焚香念佛。然后下敕。悲愍黎元慈恻若是。察奸擿伐有若通神。自非享宴不听音乐。后宫妃嫔并无罗绮。内殿小寝衣衾率素。布被莞席草屦葛巾。无余服玩。天监中便血味备断。日唯一食。食止菜蔬。蜀献芋蒻啖觉美。曰与肉何异。敕复禁之。帝王能然。信不思议菩萨君也
般若经抄十二卷
右天蓝十六年。敕灵根寺沙门释慧令撰。见宝唱录
高僧传十四卷(并目录
右一部一十四卷。武帝世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皎学通内外善讲经律。着涅盘义十卷梵网戒等疏。并盛行世。为时所轨云
成实论类抄二十卷
右天监年。优婆塞袁昙允撰。与齐文宣抄经相似。亦见唱录
法宝集二百卷(亦云法宝连壁
右一部二百卷。简文帝萧纲在储宫日。躬览内经指撝科域。令诸学士编写结连。成此部卷。以类相从。有同华林遍略惰学者省有过半之功
义林八十卷
右一部八十卷。普通年敕开善寺沙门释智藏等二十大德撰。但诸经论有义例处悉录相从。以类聚之。譬同世林无事不植。每大法会。帝必亲览。以观讲论。宾主往还。理致途趣。如指掌也
内典博要三十卷
右一部三十卷。湘东王记室虞孝敬撰该罗经论所有要事。备皆收录。颇同皇览类苑之流。敬法出家召命入关。亦更有着述云。然此博要亦是内学群部之要迳也
周众经要二十二卷一百二十法门一卷
右二部二十三卷。魏丞相王宇文黑泰兴隆释典崇重大乘。虽摄万机恒阐三宝。第内每(常共百法师。寻讨经论讲摩诃衍。遂命沙门释昙显等。依)大乘经撰菩萨藏众经要及一百二十法门。始从佛性终至融门。而开讲时即恒宣述。永为常则。以代先旧五时教迹。迄今流行山东江南。虽称学海轨仪揩则更无是过。乃至香火梵音礼拜叹佛悉是
五明论合一卷(一声论。二医方论。三工巧论。四咒术论。五符印论。周二年出
右一卷。明帝世。波头摩国三藏律师攘那跋陀罗。周言智贤。共阇那耶舍于长安旧城婆伽寺译。耶舍崛多阇那崛多等传语。沙门智仙笔受
婆罗门天文二十卷(天和年出
右二十卷。武帝世。摩勒国沙门达摩流支。周言法希。为大冡宰晋荡公宇文护译
定意天子所问经五卷(出大集。天和六年译。沙门圆明笔受
大乘同性经四卷(亦云佛十地经。亦云一切佛行入智毗卢遮那藏经。天和五年译。上仪同城阳公萧吉笔受
入如来智不思议经三卷(天和三年译。沙门圆明笔受
宝积经三卷(天和六年译。沙门道辩笔受
佛顶咒经并功能一卷(保定四年译。学士鲍永笔受
大云轮经请雨品第一百一卷(天和五年译。沙门圆明笔受。初出
右六经一十七卷。武帝世。摩伽陀国三藏禅师阇那耶舍。周言藏称。共二弟子耶舍崛多阇那崛多等。为大冡宰晋荡公宇文护。于长安旧城四天王寺译。柱国平高公侯伏侯寿为总监检校
金光明经更广寿量大辩陀罗尼品五卷(第二出在北胡坊归圣寺译。沙门智仙笔受
须跋陀罗因缘优波提舍经二卷(于四天王寺译。沙门圆明笔受
十一面观世音咒经并功能一卷(于四天王寺译。上仪同城阳公萧吉笔受
第4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