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服此。(属太阳)
黄连(半两)黄芩干姜(炮)人参甘草(炙。各一两半)半夏(一两一分汤洗七遍)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大枣二枚。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x甘草泻心汤。(六十二)x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
也。宜服此。
甘草(二两炙)干姜(炮)黄芩(各一两半)人参黄连(各半两)大枣(六枚)半
夏(一两一分洗)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x生姜泻心汤。(六十三)x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
利者。(属太阳)
黄芩甘草(炙)人参(各一两半)干姜(炮)黄连(各半两)半夏(一两一分泡)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子二枚。煎至一盏。去滓温
服。
x白虎汤(六十四)x治伤寒脉浮滑者。表里有热。○又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
侧。口中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并主之。
知母(三两)甘草(一两炙)石膏(八两碎绵裹)粳米(三合)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取米熟为度。去滓温服。
x白虎加人参汤(六十五)x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伤寒若吐
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寒。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
数升者。○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并主之。
人参(二分)知母(一两半)甘草(炙二两或作半两)粳米(一合半)石膏(四两碎绵裹)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取米熟为度。去滓温服。
x五苓散(六十六)x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
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
○伤寒汗出而渴者。(不渴者与茯苓甘草汤)○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
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者。○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
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欲
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或渴者。○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热多。饮水者并主之。
泽泻(一两一分)猪苓(去黑皮秤)茯苓(去皮秤)白术(各三分)桂枝(去皮半两不见火)
上捣筛为散拌和。每服抄三钱。白汤调下。此药须各自事持秤见分两。然后合。
x猪苓汤。(六十七)x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少阴病下利六七
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并主之。
猪苓(去皮)茯苓阿胶(炙过)泽泻滑石(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x附子汤。(六十八)x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恶寒者。当灸之。○少阴病身
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并宜服之。
茯苓芍药(各一两半)人参(一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
皮)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服。
x桂枝附子汤。(六十九)x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
不渴。脉浮虚而涩者。(属太阳)
桂枝(二两)甘草(一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四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
温服。
x术附汤。(七十)x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
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
之。若其人大便坚。小便自利者。此主之。(属太阳)
白术(二两)甘草(一两炙)附子(一个半炮去皮)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
温服。日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也。即是附子
与术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一两。其大便坚。小便自利。故
不加桂也。
x甘草附子汤(七十一)x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骨痛不得屈伸。近则痛剧。汗出
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属太阳)
甘草(炙)白术(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桂枝(三两、或作二两
、身肿者加防风二两。悸气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两半)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汗出即解。
x芍药甘草附子汤(七十二)x发汗病不解。
第3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