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老子名言的智慧>第1章
老子主张抛弃心机智巧,但谋略家却尊他为宗师;他主张清净无为.但历代帝王却将他的学说作为治国方针;他反对建功立业,但兵家却视他的言论为圭臬。这等等一系列看似矛盾的问题,加上长期以来,老子这个智者被饰上哲学家的神秘光环,把一般老百姓给震慑得不敢亲近;而(老子)这本书中那些言简意赅的真理,又让历代喜欢咬文嚼字的文人学者们弄得深奥难解,使一般人对他更是敬而远之。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的“柔能克刚”、“大巧若拙”、“天网恢恢”、“无为而治”、“自知之明”、“功成身退”、“顺其自然”、“天长地久”等言词,都是老子以其独到的目光观察那个纷乱的社会,探索人世事理,所发展出来的处世智慧,因此,老子的思想虽然博大精深,但却不是神学、玄学,而是经世致用之学。
老于在民间被称为“太上老君”、“道德真君”,关于他有许多神话般的传说,如说他生于商代,“从母左腋出”,一生下来就能讲话。他从周文王时就开始做周朝的官,升天后又不断化身来到人间,这些传说反映了老子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
老子的生平和他的学说一样扑朔迷离,充满了神秘感。因为史书记载不多,除(史记·老子传)稍完整外。(庄子)、(列子)、(孔子世家)、(礼记)等书中仅有片断记载。但他是一位伟大的智慧长者却是公认的。
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老子祖先是殷代的贵族,后来其家族的一支又成为宋国的贵族,并且世代有人到周王朝做史官,成为史官世家。约在公元前580年至公元前571年间,宋国相地家族叉添了一位新成员,他就是后来对中国历史,特别是思想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老聃。这一时间略早于孔子。
大约在公元前551年前后,亦即孔丘出生前后,老子到周王室任守藏室之史,这一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在周王朝做图书管理工作达三十年之久的老子,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其学识高出当世,孔子就曾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他对如饥似渴学习周礼知识的孔子说:“孔丘啊!我听说富贵的人赠送别人钱财,有优良品德的仁人送别人良言。我没有钱财,只是勉强被人加了一个仁人的称号,我就送体几句忠言吧:一个人自以为聪明,喜好议论别人的长短,以为自己的认识深刻,这种人也就愈接近于危境了。真正聪明的人是不多言不善辩的,因为他懂得多言多败的道理。真正有钱财的商人总是把财富深藏起来,而给人表面上一无所有的穷困现象;真正有道德的君子,内藏大德,而看起来却好像愚笨迟钝的样子。希望你去掉骄傲之气和贪欲之心,这些对你都没有益处。”
回到鲁国后,孔子对他的弟子说:“我知道鸟会飞,兽会跑,鱼会游。会跑的可以挖陷阱去捕获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射下它,会游的可以用钓具钓起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乘着风飞上天,高深莫测。我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吧。”
老子修道德之学,他的学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在周都城住的时间长了,看到周朝日益衰微和不断内乱,老子对统治者腐败、愚蠢、淫乱越来越厌恶,于是他弃官,西去大漠。一走了之。当他骑着青牛行至函谷关时,守关的尹喜看到他就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您把满腹的学问留在肚子里,多可惜。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写了一本书,这就是(老子)。写好之后他就离开。从此以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岁,有的人说他幅了两百多岁,更有道教徒称他长生不死。
但老子还是有终的。据(庄子·养生主)载,老子去世后,他的好朋友秦佚来到灵前,不跪拜痛哭,只长号三声就出门而去。众人不解,秦佚解释道:“你们老少都是这样悲伤哭他,一定是情感有所执着。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违背实情的,忘掉我们所禀赋的生命来自自然。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该去的时候,老聃顺时而去。安心适时而顺应自然变化。这样哀乐的情绪便不能侵入人心中,生亦不喜,死亦不悲,不违失生命的真实之情,才合乎自然之道。”
老于逝于扶风,葬于槐里。今陕西楼观台附近,尚有老子墓。他的儿子名宗,以后成为魏国将领,被封在段干。宗的儿子名注,注的儿子名宫,宫的远孙名假,假在汉文帝时为官。假的儿子解是胶西王刘印的太傅,以后就在齐地安家。
庄子在写完老子之死一段文字后,写下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蜡烛和柴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却传承下去,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老子逝去已经两千余年了,他的学说却经过庄子、黄老道家、淮南子以及历史上众多道家学者传承下来,对哲学、政治学、军事、文学艺术、自然科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深深地印入人们心理的深层,并以新的形态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绵延不绝,永无穷尽。
(老子)共五千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三十七章),下篇为(德经)(三十八~八十一章),合称为(道德经)。后来,全书被细分为八十一章,于是便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老子)一书,后人虽分为道、德两经,主旨却是对道的宣告,可以说是“宣道之书”。老于作为一个史官,目睹了当时纷纷扰扰的军事、政治斗争,目睹了大量邦国倾覆、氏族灭亡,他曾经形容当时的世道说:“好一个广漠无际的荒野!众人熙熙攘攘。像是在享受盛大的盛宴,像是登上了欢乐的舞台,一个个自满自得,溢满而出,精精明明,斤斤计较。唯独我啊!疲惫沮丧,像是无家可归的人;浑浑浊浊,仿佛遗失了什么!”((老子)二十章)
遗失了什么呢?要回归哪里呢?(老子)中说得很清楚,那就是“道”。
老子确信天下若失了大道,无物可以补救,所以对仁义道德的说教很不以为然,锲而不舍地寻求真道。他还确信,大道隐去并非丧亡,道无名并非不存,大道古今如一,常与我们同在,而且可知、当知、必知。
老子在谦卑虚己、清静无为、虔诚顺从中,领受了大道之光的照临。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的观念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他便主张人生应该无私,“圣人不积”,“圣人不藏”,“为而不恃”,“既以为人,既以与人”。大意是,有道德的人不多占财物,不积蓄财产,尽力为人群服务,才能得到回报,体现出人生的价值。由此而来,他认为,处世态度应该是容人谦退、虚静处下、守柔不争。
关于处世态度问题,(老于)中许多章节都有论述,可见他对修身是非常重视的。当然,修身不是目的,修身是为了治理天下。因此,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理想。在这个理想国里,百姓有甜美的食物,有漂亮的衣服,有安适的住所,有欢乐的习俗。有车船却没有必要来坐,有武器却没地方去使用。不管这种构想是多么虚幻,我们仍被他深情的描述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