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天乐集>第49章

第49章

《天乐集》校勘附言
《天乐集》历经8个多月的辛苦校勘和誊写,终于告峻了!
《天乐集》是浙西玄静居士徐海印(颂尧)编着。据说《天乐集》原刻本仅印了40余部,海印子分付予门内弟子收藏。70年代初,陈毓照先生得获一部《天乐集》,阅后“眼界大开,心地开朗”,叹曰:“《天乐集》者,真如天乐鸣空,足以陶情养性。爱道君子,能阅之者,能有几人哉!”“深恨好书难得而易失”,故联合同志,筹备翻印事宜,商定拟用腊纸手工刻印20份,分赠给个中同道。时值“文革”之中,因之被受冤狱,并彻底追查没收油印《天乐集》,及查没了陈先生所有多年收藏的佛道书籍和丹经秘本。“三中全会”后春风复苏,冤狱得到了平反,而所抄没的所有藏书,荡然无存。此油印本《天乐集》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实因当时负责油印者多印了2部,后经陈先生寻找回来,才得幸免佚失。
孙毓照先生拟将《天乐集》收入《大江西派典籍汇编》之中,公布天下。因是手工刻写,又油印技术不佳,致使错漏百出,模糊难辨,难以照之排版。去岁年底,陈毓照老师嘱予将腊刻油印本《天乐集》详加校对,重新誊写,以充排版之用。予因文化水平有限,实难当校勘重任。既得陈师重托,也只得相允,并着手校勘工作。
予曾草撰《李涵虚与西派丹法刍议》于报刊,引起上海林锋先生的兴趣,来函相示。林先生为已故丹道专家胡美成前辈门内高弟,胸襟大度,坦诚无私。林先生云:胡老曾访问过海印子,结为道友,并曾在胡老家中亲见海印子给胡老的信稿数件。予即将此讯告知陈师。陈师言:胡老处可能保存有《天乐集》真本,希望托林先生能帮助查寻。《天乐集刻印缘起》中说:“据云全书达100余卷,共8厚本”。胡美成前辈《南宗丹诀释义跋》文中也说“《天乐集》20余卷”。而所存抄本仅8卷186节,相差悬殊。经予联络,林先生欣然允诺,但又云:《天乐集》之事问请了师兄姚劲松先生,均未在胡老家中亲见过《天乐集》。而胡老藏书保存很好,但是由胡老女儿胡承勤女士保管。胡女士居住长沙,每年只来杭一次,虽有困难,会尽心联络的。后林先生又将师兄姚劲松先生之母手录秘本《大道真传》(魏尧则之着)赠予。林先生云:“万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予君”。林先生无私豁达之精神,尤为予所钦仰,而胡美成前辈风范更为予神往。7月初,胡女士来杭,查遍胡老所有藏书,但未见《天乐集》踪迹。姚劲松林锋二先生来函,表示遗憾。姚劲松先生讲:胡老虽在《南宗丹诀释义跋》中评论过《天乐集》,可能只是借阅,未能收藏。又云:在胡老生前,其和林锋曾在胡老书房“肆无忌惮”地翻阅过胡老藏书,当时也未曾得见过《天乐集》。《天乐集》虽未能觅到,但胡承勤女士姚劲松先生林锋先生的鼎力帮助之情是永难忘记的,在此表以万分感谢,谢谢您们!
在林锋先生帮助寻觅《天乐集》真本的同时,予校勘工作也未停下。因自身有本职工作,家庭琐事颇多,致使校勘工作的进度很慢。其间,又有湖北天门张涛先生邮来汪祖《性命要旨》和徐祖(海印)文章多篇于敝处。在予的请求下,张涛先生将《性命要旨》进行了电脑排印,后陈师又将《西派功诀泄密全编》(50万字)托张涛先生用电脑处理。张涛先生提供海印子文章有《学道利益》《小大周天》《小还与还》《先天养生和后天养生》《睡最适》《知和与知常》《养己与炼己》《内药与外药》《戊土与己土》《起火与止火》《庚月与满月》《癸前与癸后》《真空与顽空》《外身易形》及《答复汤慕玄君十问》《答友人书五通》。均载于田诚阳道长编辑之《仙学解秘》之中。《仙学解秘》是根据着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1880~1960)主编的《扬善半月刊》(1933年~1937年,共刊99期)和《仙道月报》(1939年~1941年8月,共刊32期)编选而成。因此,《仙学解秘》所收海印子文章必是当年海印子投稿于《扬》或《仙》者无疑。除《十问》《五通》二篇外,其余诸篇均见于《天乐集》,文字稍有不同。由此亦可推知,《天乐集》成书于1940年~1960年之间。是否属实,请识者指正!
谨将校勘历程略记于此
时公元2000年9月2日盛克琦于寓中
附录六种
附录一答复汤慕玄君十问海印山人
一学道程序,请示大纲。
答:学道程序,不外信解行证四步。此据大纲言也。信心为第一步,解悟为第二步。信心要深,解悟要彻。信如发心至湖北武当朝山,信有太和仙境,有可到之理。解则理路分明,如至武当已洞悉水陆路程,以及沿途食宿等情形,筹有充分旅费。行则亲历其境界,依所定之路线前进。证则到目地后,自在逍遥,尽情受用。证亦有浅深,总以解脱为目标。未到解脱,尚在行位,不能说到证位。所谓解脱者,谓出五浊,超三界,不受分段变易两种生死之谓也。初学道以信解为急务,及行起解绝,则以证为究竟可也。
二修道程序,亦望指示大纲。
答:谭子《化书》有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此其大纲程序也。故白真人云:“忘形养气气化神,是云大道透三关”。元明以来,通云“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但不如谭真人所说为圆融耳。
三今时学道者众,成道者无闻,症结所在,能指示否?
答:学道乃一普通称呼,其中有真心学道,志在了生死者;有只图名利,假此作幌子者;有一时随喜,旋即放弃,有始无终者;有信从邪师,盲修瞎炼者。皆各谓学道,实际则多与道不相应。今且约真为生死而学道者言之:有遇真师者,有不遇真师者;有遇真师已得全诀者,有只闻下手工夫者,或得诀仅一半者,此中亦难以一例视之。再以真为生死已遇真师而得全诀者言之,或遇种种逆缘,阻其实修,或自己一时因循,忽大限已到,而不及修;或能放下一切,蓦直前去,毫无阻碍者,是德胜而道备,故得成其志也。
大概修道,必以德为辅。德不足者,每欲下功,魔难随至。我见亦多矣。譬如君一向住栈房,所欠房金小帐垫款至多,如依旧住下去,则不致与君算清。若一旦欲出栈房而他适,则栈房茶房必向君总算帐一次,一切付清了帐,方能出栈。此三界之中,亦为我人历劫以来之旅店,所结宿世怨业已多矣。君发愿欲了生死,离三界,历劫冤对,亦必与君总算帐一次,否则日后将无追索之机会。此《西游记》所以示唐僧一发愿至西天取经,即有八十一回魔难发生也。成道者少,半由于不遇真师,半由于自己蹉跎,或业障阻碍耳。
四学仙当吃荤耶?吃素耶?若学佛则教有名文,不成问题。然丹经中并无规定学仙当茹素之戒条。反之,三丰翁云:“也饮酒,也食肉,持斋酒肉常充腹”。又谓王居士曰:“吾为茹素除荤者计曰:’善口不如善心,体君子远庖厨之训可也‘”。又《道情》曰:“不断荤腥不犯淫,犯淫丧失长生宝,酒肉穿肠道在心”。是明示可以吃荤。然予所疑者:何以佛制戒而仙开戒,立教不同若是耶?先生吃荤乎?抑茹素乎?对此问题有何高见,足为后学遵循乎?
答:拙着《道宝随笔》内,有一段讨论荤素问题,拟有暇摘录送登本刊。此问题关于立德方面。我辈修道,皆为老圣法裔,法裔当然须遵守法祖训戒。按老圣三宝,以慈为首。又曰:“是以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又曰:“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因世人吃荤故,遂致网于山林,罟于渊池,牛羊之巨,鱼鳖虾蟹之细,捕捉烹宰无宁日。君试自问,岂符老圣大慈为首之旨,常善救物之训乎?若于老圣之长生久视则慕而学之,于老圣之教诫“大慈救物,恬澹无欲”则吐而弃之,则成自私自利背圣叛道,恐德不足,亦难成仙矣。
君既欲长生,常愿物物各得长生,各正性命,方符大慈旨趣耳。古之善谈仙者,无如《抱朴子》。卷二《论仙篇》曰:“学仙之法,当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又曰:“仙法欲爱逮蠢蠕,不害含灵”。又曰:“仙法欲止绝臭腥,休粮清肠”。《微旨篇》曰:“求长生者,必欲积功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云云,悉与《道德经》符合。若杀物以养己,其去“仁逮昆虫,爱逮蠢蠕,不害含灵”之训远矣,去“涤除嗜欲”之说亦远矣。三丰翁则云:“善口不如善心,体君子远庖厨之训”,而下文继云:“养气即能养腹,遵至人臭味之戒可也”。此明示饮食太和,足以滋养五脏,不必执《内经》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词。“至人臭味之戒”,即不食肉之意,《论语》云:“色恶不食,味臭不食”是也。以口与心相较,自然善心优于善口。然岂若乘戒俱急,心口俱善之为更妙哉。予睹丰翁出语无极圆融,君只执其上句,而遗其下文,则成偏见矣。“酒肉穿肠道在心”当看重下三字。今之人,酒肉穿腹,心中无道,只贪口味而纵五欲,与三丰境界相去悬殊,似未可执此而生异议也。
总之,仙佛皆重清净心,口既贪乎鱼肉,目必贪乎五色,耳亦贪乎五声。日在五欲境界中吸引,恐与清净心不相应耳。何况杀生增加冤对,我既害彼,彼必思害我,因果循环,丝毫不爽。我辈修道,急欲清理宿欠,减轻业障,岂可再添新债乎?
仆自十九岁学道,一向随缘吃荤。直至二十七岁时,得清初周安士所着《万善资集》(此书极好),洛诵再三,恻隐之心,油然而生。觉杀生以养己命,非大慈之旨,有损天和,损阴德,违孔老仁慈之教,急宜改辙。不意积习既久,茹素数日即思荤,乃因时制宜,时荤时素,一面停止杀生,鱼虾等一切生物皆不买。且每月有余钱时,购而放生焉。如是年余,方吃净素,迄今十七八年矣。仙佛皆以慈心胜,视物如己,古有慈心仙人,及太乙救苦天尊,君若以慈为宗,则断荤止杀,不成问题。岂可以仙经所无而疑之乎?
孔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且不谈高深理论,谚云:“将心比心”。君既不愿被人伤害或杀死,而日以利刃加诸无力抵抗之小动物,是不恕也。老圣教人慈救慈卫,而君背之,且杀生命以充口腹,是不忠也。一切蠢动含灵,皆有觉性。此觉性与果地圣人,初无二致。毁灭有情,是不仁也。故此问题,与修德方面,甚有关系。若谓人道不具足,而能得成仙道,仆窃疑之。
五仙佛修证,差别之点,请示知?
答:毕竟水朝东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
六仙佛修证,高下何如?
答:云定家家月,春来树树花。
七学仙有碍经世否?经世有碍学仙否?
答: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