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一、谱牒重修自坚公至路下七祖,是为公谱;自路下七祖以下,是为私谱(路下七祖子亨、子贵、子贤、子慕、子齐、子华、子渊)。
一、自坚公受姓至六十四代孙禄公入闽,是为开闽一世祖;其二十一代孙子慕公入漳州平和,又为开平和一世祖。
一、私谱自一世修至十八世,以下子孙众多,散居各地,不能尽载,留待各房自行续修。
一、十九世二十世、各房,自行续修他房谱牒,则未能为之并载。
一、考妣系死後之称;然死者人所不能免,今虽生存而谱上概称考妣,以省将来添改。
一、讳之称,亦如前条所述之意。
一、系统以长次为顺序,而家传则以印刷之前後为顺序。
一、过房子当记入其过房父之系统,若兼嗣则两记之。
一、林氏纪元系自周武王元年(丁卯)坚公受姓至民国二十五年丙子,计三千七十年(西历一九三六年)。
一、编中恐有不周之处,而文字间亦难免无疏略之失,阅者谅之。
三千七十年大暑日(民国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献堂谨识。
太高祖石公家傅
太高祖石公,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五寨墟莆坪社人。自始祖子慕公迁於此,子孙蕃衍。传十二世至持公,字扶我,讳可相;娶庄氏,生三子:长深、次洪、三江。江公名淑、字良士,娶曾氏,生子三,太高祖其孟也。次受、三总。性孝友,力田读书,慨然有远大之志。年十岁失怙,又二年而母氏云亡,两番丧葬,哀感乡邻。方是时,庄太孺人犹在堂,受公九岁、总公七岁,家有薄田,差供衣食。太高祖上奉祖母、下抚弱弟,俯仰之际,有逾成人;识者盖豫卜其心有以自立矣。
年十八,结伴渡台。顾炎瘴之区,来者多乐居城邑;太高祖独周历草莱,备尝艰险,阴为拓土定居计。嗣以庄太儒人书至,匆遽复归。越七年,庄太儒人卒;窀穸既安,太高祖年已二十有五矣。有劝之娶者,不顾;乃令两弟守庐墓,毅然独行,以乾隆十九年,复至台湾。是时彰化开辟未久,土厚泉甘,太高祖成算在握,即卜居於竉东堡大里杙庄。庄外负深山,溪流交错,土番据之,每出杀人。太高祖不畏艰难,防御周至,购地而耕。治沟洫、立阡陌,负耒枕戈,课晴习雨,勤劳莫敢懈。数年家渐裕,拓地亦愈多。虽番害犹烈,几濒於险;然而坚毅不屈,卒底於成。三十二岁,始聘於陈氏;陈氏少於太高祖十四岁,是则我之太高祖母也。嗟乎!斯宁非冒险投荒,有志者之规范耶!
乾隆二十二年辛巳,太高祖归展墓,议奉骸骨而东迁;受、总二祖赞之,遂挈与偕行。既至,遂改葬於阿罩雾庄之前。两弟亦先後授室,各治其业,产亦日殖,岁入谷可万石。顾性好任恤,遇年歉,辄出仓谷以济;里党之人,靡不周焉。
当是时,彰化县漳、泉分类械斗,蔓延数十村庄;太高祖每出而排解,终不息。念此非乐士,议复归故里;乾隆四十八年,命高祖考携资赴平和,谋置产避患。高祖考既至莆坪社,方相地筑屋,得病遽逝,遂不果。於时械斗益烈,杀人越货以相雄长。庄人林爽文者,聚党徒、立约束,有事相策应;群不逞之徒皆出入其间,众至数万人,爽文遂谋起事。太高祖知之,大惊;叹曰:“此灭族事、胡可为”!往晤爽文止之,不听。太高祖曰:“人生欲得富贵尔,吾今幸得稍温饱,终不忍视汝及祸;能从吾言,毋妄动,愿割产之半俾汝,且以一子为汝子”。声泪并下。爽文意动,愿解众;而众不从,乃窜於深山。然乱势已成,终莫遏。五十一年,遂揭旗以乱,众拥爽文为首,攻陷彰化,杀守吏;进围诸罗,略淡水,南北俱动。太高祖见事已至此,欲弃家走内地,命诸妇且归宁别父母。长媳黄氏,父为鹿港海防同知书办,以婿既早没,女又远去,持不可;入禀同知,禁出港。太高祖欲道南北,而所在俶扰,路阻莫可行,乃潜匿鹿港。五十二年冬,大将军福康安率师至,进复彰化,攻大里杙;爽文拒战不敌,逃入集集内山。官军放火毁庐舍,庄人多被捕,系累满道。里有何傲者,无赖也;常告贷,虽与之而意不足。至是,伺太高祖寓所,以语衙胥,谓林某与爽文同宗,拥资厚,可得而利也。侦者至,遂被逮。太高祖仰天而叹曰:“竖子误我,吾固知有今日也”!高叔祖大公方十四岁,挺身从;至狱,侍左右,奉饮食,号泣旻天,愿以身代。未数月病卒,藁葬於鹿港埔。五十三年·爽文被擒至郡,诸人亦解郡待谳;讯之日,康安语爽文曰;“汝一匹夫,敢谋大逆!岂无有阻汝者乎”?曰:“众皆欲我为王,博富贵;唯族人某力谏不可”。具言其事。康安曰:“林某,诚善人也”。命释之,归其产,且与六品军功。出狱之日,病卒旅邸,权葬於郡治之郊。初,被逮之时,产亦籍没;及是,欲请归,而官中索金万元。时方经丧乱,力薄不足以贿;高叔祖棣公又持不可,谓中堂既旌我父之功,岂有复抄我产之理!迁延岁月,上下相蒙,而产竟不能归矣。
太高祖生於雍正七年己酉二月十四日巳时,卒时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五月二十一日未时,享寿六十龄;号朴植。子六:长逊、次水、三濑、四棣、五大,六陆。越数年,归葬於猫罗堡阿罩雾庄之後山。
陈太儒人既遭大故,而志不稍衰,督励诸子以光复旧业为念;涂城、太平诸宗之得有今日,抑不能不谓太儒人之所赐也。太儒人生於乾隆八年癸亥五月二十二日未时,卒於道光六年丙戌十一月初六日寅时,享寿八十有四龄;葬於阿罩雾庄之前。
献堂谨撰。
高祖考逊
公家传高祖考逊公,石公之长子也。有弟五人,而特为石公所锺爱。石公有所虑,与之谋,答语恒中肯。
年十八,聘黄氏;数年举两子,长为曾伯祖琼瑶公,次则我曾祖考甲寅公也。於时太高祖方垦殖於大里杙之野,田畴日广,居人日繁;高祖考抚字佃农、招徕商旅,首立乡约,一方赖之以安。顾其时漳、泉械斗之风已起,由郡治而蔓引於四郊,凶焰既张,非理可喻。高祖考默念此地不祥,亟白於太高祖,请置产莆坪为三窟计;太高祖许之,乃携资独行。既抵故里,营缮百方,不遑宁处;而天道无知,遽病以卒;时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十月初五日申时也。距生於乾隆二十七年壬午九月二十六日寅时,享龄二十有二龄;号宏美。遂葬於甫坪社时银塘狗橒崑。报至,太高祖大恸;长子猝失,巨变将成,而西归之途又绝,宁不痛哉!
及林爽文起事;太高祖被株连,家人星散;高祖母黄太孺人负两子、挈一婢,窜荒谷中,渴饮溪流,饥则撷野菜、劚地瓜以啖;栖风宿露,跋涉山壑,舄破足茧,至采月桃叶以里,婢又道毙。黄太孺人与我二祖之幸而得全,盖九死一生耳。事平,始归大里杙,顾室毁产没,莫可居;诸叔已迁涂城庄,乃往依之。时谷日溪滨漏籍之田所在多有,诸叔以黄太孺人守节抚孤,割粗溪仔三十石与之。而陈太孺人因其父请禁港之故,怨黄氏深,他人又时有烦言,乃率两子别居阿罩雾庄,筑草庐以蔽风雨;孤苦伶仃,忍饥寒以造成复兴之业:斯则我雾峰一系所当铸金而事者也。黄太孺人名端娘,号守志。生於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二十日丑时,卒於道光十五年乙未闰六月十五日辰时,享寿七十有四龄;葬於阿罩雾庄南势。
献堂谨撰。
曾祖考甲
寅公家传曾祖考甲寅公,字如圭,逊公之次子也。年二岁失怙,母黄太孺人抚之以育。六岁遭林爽文之乱,家破产没,伶仃孤苦,与曾伯祖琼瑶公侍膝下;母子三人相依为命,濒於险者屡矣。及平,随黄太孺人居阿罩雾庄;稍长习贾,懋迁有无。顾乏资,所入仅足供衣食。一夕,梦社公告之曰:“吾嘉汝孝行而性纯朴,吾座下有金十二,将以赐汝;汝其勉力为之”!旦日,赴大里杙庄,途次有社公祠;入而谒之,果得金,拜受而归。遂以此营商,往无不利。当是时,阿罩雾尚为土番之地,土厚而腴;然番愚且惰,不能耕,原田膴膴,委於草莱。乃购其地而垦之,岁入稍多;而近山一带出产盛,伐木烧炭,又操其利。於时琼瑶公已迁於柳树湳庄,与阿与罩雾相邻,亦各建其业;兄弟友爱,时相往来。每念幼年时事,未尝不泪涔涔下也。
曾祖考既富,岁可入谷四千石。道光十七年十月,乃命诸子各立家业,以衍宗支;而素持勤俭,布衣蔬食,乐善不倦,乡里之人靡不称之。
配董氏,生三子:长定邦、次奠国、三振祥。董太孺人生有淑德,相夫教子,故能以成其家。
曾祖考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九月十四日子时,卒於道光十八年戊戌十二月十六日午时,享寿五十有七龄;号宽裕。葬於阿罩雾之阡。後以从伯文察有功於国,追封资政大夫,诰赠振威将军。
董太孺人名悦,号淑慎。生於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十二月二十三日丑时,卒於咸丰十一年辛酉九月二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有一龄;葬於阿罩雾庄。晋赠恭人,诰封一品夫人。
献堂谨撰。
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