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衣着裤,以入人类。盖人无衣裤,形同牛马畜牲。尔等向来赤身露体,上不穿衣、下不着裤,实属可羞可耻。自今以后,男女须学民人一体穿着衣裤,毋得如前丑陋。
一、分别姓氏,以成宗族。尔等从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数传以后,就不知谁是祖宗、谁是子孙,血脉紊乱,实与野类相同。兹本军门将尔等各庄分别姓氏,嗣后儿女须从父姓,一脉相传,庶免错乱宗支。
一、分别称呼,以序彝伦。大凡亲戚,有父族、母族之分。何谓父族亲戚?如父之姊妹称为姑母,姑母之夫即为姑丈,姑丈之子女即为表兄、表弟、表姊、表妹,父之女即为自己姊妹,姊妹之夫即为姊夫、妹夫,姊妹之子即为外甥;此所谓父族之亲戚。何谓母族亲戚?母之父母称为外公、外婆,母之兄弟姊妹称为舅父、姨母,舅父之妻称为舅母,姨母之夫称为姨丈,舅父姨母之子女亦称曰表兄弟、表姊妹;此所谓母族之亲戚也。何谓妻族亲戚?妻之父母曰岳父、岳母,妻之兄弟曰舅,称之曰内兄、内弟,妻之姊妹曰姨,称之曰大姨、小姨,内舅之子曰内侄,姨之子曰姨甥;此妻族之亲戚也。尔番众与亲戚往来,务要分别。
一、分别姓氏,以定婚姻。娶妻不娶同姓,恐其乱宗族也。查尔等番俗,无论同姓、异姓,牵扯过门就为夫妇,有乱大伦。惟天朝民人,凡娶妻者托媒人择异姓年纪相称者,须用三书六札,父母主婚,俱要过礼受聘,谓之明婚正娶,不得糊乱强配。临娶之时,又要择吉日,到门夫妻同拜天地,再拜祖宗、父母,然后夫妇之道乃成。男家娶妇之后,彼此两家即为亲戚。女之父母谓女之夫为婿,男称女之父母为岳父、岳母,妇称男之父、母为翁、姑。作妇者须孝顺翁、姑,作婿者须要敬礼岳父、岳母,此理宜辨。
一、礼宜祭葬,以安先灵。盖人老必死,既死骸骨必须归土,乃一定道理。尔等番俗,父母死后皆不用衣棺收殓,就将尸身藏于室内或埋之陇亩,不知祭拜;天伦灭绝,莫此为甚!此后尔等如遇父母、兄弟、妻子死亡,须用衣棺收殓,深埋山冈之上,堆土为记。每年清明,祭拜一次,世代相传,勿忘父母鞠育之恩。如父母死,男子用白线打辫、女子用白绳束发,不可穿红着绿,以表哀慕之诚。三年后始行除去,再从吉服可也。
一、殷勤攻读,以明道理。盖人无论贤愚,有子弟者必须读书,便可明理。理明则愚亦变为贤。大如忠孝节义廉耻,自然通晓,小如交易书券数目,自然明白。本军门现延请师长,广设学堂,尔等各处〈寅,去八〉庄,无论汉番民人,一体悉准入学。其书纸笔墨及先生学金,均由官府给发。至内地民人子弟,则惟自办。本军门为尔等无知起见,凡有子弟者务须踊跃送学读书,以期明理。不可视为等闲,有负厚望焉!
一、分记岁月,以知年纪。如每逢一年为一岁。每岁系分十二个月,每月大建系三十日,小建系二十九日;自初一日起、至初十日系为上旬,十一日起、至二十日系为中旬,二十一日起、至三十系为下旬;合三十日谓之大建也,若二十九日谓之小建也,是为一个月。如正月初一日为元旦,俗呼为新年,十五日为元宵节;此半个月内,各家男妇穿新衣、备酒肉、焚香烛,虔拜神明,以迓庥祥。二月为春分节。三月为清明节,是节家家备酒肉香烛、登山扫先人坟墓,名曰春祭,为不忘根本。四月初八日为鬼门关节,凡阴人自春分起开门受享子孙祭拜,至四月初八日止,遂关闭鬼门。其无子孙者为孤魂,孤魂之鬼无人祭拜,即祔于异姓就食;是以四月初八日俗烧衣纸、设酒果,使孤魂之鬼亦有食,地方遂无作祟之事。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家家门户悬艾旗、挂蒲剑以除不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焚烧纸衣,浇奠酒醴,敬拜祖先及无祀之鬼,为送寒衣。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家家备时物赏月。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是节家家备酒肉香烛、祭拜祖先。十月初一日为牛王诞节。十一月冬至,是日为过冬,名为长至节。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节,各家灶君登天,将各家善恶上奏玉皇,为善者赐以百祥、为恶者降之百殃;到三十日仍回家查察善恶。十二月为岁终,月大建系三十日除岁,月小建系二十九日除岁。度年之后,次日名为新年,即上所谓正月初一元旦是也。人若过此一年便为一岁、过十年便十岁,均照年挨算。尔等各宜赶紧学习,庶年月之多寡,不至茫无所知。
一、宜戒游手,以绝盗源。凡人无常业者必至无所不为,大而杀夺,小而窃取。原其故,总为衣食二字所累。盖人不专务一业,则为游手;游手则衣食无资,所以有盗取之事。尔等各庄为父兄者务宜训戒子弟,或读书、或耕田、或做生意,务宜各就一业,则衣食有资,盗心自不萌矣。
一、严禁偷盗,以安闾阎。凡一村一庄,家中衣物牛畜以及栽种五谷薯芋菜蔬,在家物件固多,即生植田园亦复不少;若不严禁偷窃,皆为盗贼所有。以后各庄如有游荡无赖之徒专偷窃人家物件者,即由本庄头目捆绑吊打严责,并勒其赔还赃物交回失主。倘有恃恶不遵责罚者,立即送官究治,以儆效尤,以正风俗。尔等务宜随时查察。
一、疏通水圳,以便耕种。查尔等番民不辞辛苦,终日栽种杂粮,虽有万顷田场,不知集力开圳筑陂,引水灌溉田园,以致旱涝失收,殊为可惜。此后亟宜会商总目,量地分工,开通圳道,筑立高陂,蓄涉得宜,荒地变为良田,栽种谷麦黍豆随地所宜,定获无穷之利。尔等务宜合力为之,以期一劳永逸。
一、出猎以时,免妨耕种。尔等番人日事游猎,以致田园荒芜。此后或当插田耘莳、收割农忙之时,务宜停猎。待田事既毕,然后修器械以搏取,庶不至有妨农事。是为至要!
一、撙节食用,以备饥荒。缘天时不尽皆和,年岁亦常遭歉。无论种禾种麦以及黍荳瓜果,今年丰孰、明年失收者,往往有之。尔等番民务宜悭俭。如禾麦等物,当收成时即计算所得多寡,复计一年所食几何、所用几何,量入为出,务必计到禾麦复出时,仍有余积。由是年年积蓄,不惟可以备荒,亦可以致富。上如父母得所养、下如妻子得以育,一家丰衣足食,何乐如之!
一、宜设墟市,以便交易。盖衣食器皿等项,非一家所能尽具,惟立墟市,则诸货可以聚集、有无可以相通,不至积有谷粟无地消售。至立墟之地以十里为准,赴市之期以三日为率。交易之时务要公平,不得恃强买卖。如有此弊,一经禀控,即问该庄头目严拿究办。
一、建立庙祠,以安神祖。尔番众现已归化,凡一村一庄、或几村几庄共建庙宇一座,安设关圣帝君、或天后圣母、或文昌帝君及各位正神身像,合众虔诚供奉。又各庄各建祠宇一座,安设全庄祖宗牌位,每逢年节及每月初一日、十五日,众备香烛虔心叩拜,必获保佑人口平安、五谷丰熟,获福无穷矣。
训番俚言
天地生万物,性人为至贵;鸟兽与昆虫,均皆有其长。凤凰长羽族,百鸟听约束;麒麟长毛族,百兽群悚惕。中国有皇帝,万邦咸悦服;为民设官府,为民谋衣食。内有六部官,外分十八省。两省一总督,省各设巡抚。宣政有有司,理刑有按察。盐道管盐务,粮道督粮米。巡道与兵备,分巡各外府。知府辖一府,知县管一县。二府与三府,督捕并水利。抚民兼治民,理番专理番。上下有等级,皆为朝廷官;上宣天子德,下理百姓情。爱民如赤子,使皆为善良。恶民为盗贼,拏究不容宽。杀人者受刑,抢掳者治罪。无分番与汉,一体敷教化。
鸟兽有毛羽,人当有衣冠。番在边野中,苦无绵与丝;所以男与妇,科头并裸身。岂无羞耻心?岂无衣冠志?奈处荒僻地,官长难兼顾。今逢圣主朝,为尔筹长计。两宫皇太后,为女中尧舜。内有良股肱,外有贤疆吏。钦派有大臣,和衷期共济。道台与知府,台防同县令,绸缪思保卫,筹饷兼筹兵,冒险赴尔境,晓谕费苦心。赐尔衣与帛,开辟榛莽路;南北可相通,东西无阻碍。教言通言语,得为中华人。为尔设义学,读书识理义。当知君王恩,在家孝父母。有兄当敬兄,有弟当爱弟。男女当有别,邻里要相亲。切勿思杀人,杀人要偿命。切勿好争斗,争斗伤和气。田地勿荒芜,各宜勤耕种。荒地广开垦,积粮防岁饥。多植棉与麻,缉绩学纺纱。渐教机织布,不愁无衣裤。多求松杉秧,隙地尽栽种;不过六七年,即能成大树。材可架屋宇,枝叶炊爨用。牛车甚有功,惜不利山径。更求单轮车,仿式依样制;可以用手推,可以代肩负。沙地难蓄水,更应开沟渠;或多穿沙井,桔槔汲灌溉。种稻当去莠,耘耔不可废。粪土常储备,不可任抛弃。疾病当用药,不可信符咒。药宜讲泡制,医局拟官置。痘症多奇险,代设牛痘师;可以保性命,可以无忧虞。男宜薙头发,女学梳头髻。脸宜常洗净,日日不可间。身不宜刺纹,脚须穿袜履。雨宜戴箬笠,不可听淋漓。列日戴草帽,不可任晒曝。人有人装扮,岂可同禽兽?但须从俭朴,不可务华饰;华饰要钱财,徒动盗贼心。番俗亦有理,各设笆楼馆。庄中有公事,会议于此间。男未娶妇者,住在此楼中。犯奸有定例,罚不过酒食;俱无笞与责,恐不知警戒。男女相欢悦,即尔成婚姻,无有父母命,不须媒妁言,似非正配礼,当改从前风。
欲达圣主情,当通番人意;聊譔鄙俚句,俾与番童歌。尔等从今后,当改曩日习;恪听长官训,洗心为好侬。尔无害人心,自无人戕害;何必持镖枪?何必佩刀剑?剑可卖买牛,刀可卖买犊;永为良农氓,欢聚庆长生。酒是仪狄作,本可为祸胎,番人多喜饮,亦难全禁绝;但常随量吃,不可过于醉。一醉多生事,祸起于俄顷,杀人与犯上,悯不畏于死;可惜七尺躯,死于一瓯酒!尔等当醒悟!尔等当戒谨!
番地多溪港,水深涉不易。何不造小桥,或结竹排渡?竹木番中多,可无沈溺虑。路长结茅亭,可以庇风雨。随处做好事,自有天眷顾。各社相往来,不必怀猜忌。彼此结婚姻,喜庆常聚会。敬老与慈幼,心田不要坏。长作太平民,岂不共称快!无分番与汉,熙熙亿万世!
后记
这本台湾生熟蕃纪事付印,有几点需要说明。
(一)本书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五一种,迟迟没有出版;这因「台湾银行季刊」打算编印有关台湾先住民的特辑,我们想以本书先在特辑的文献栏转载,藉便查考。现因特辑久未集稿,所以本书先行排印;但已耽延了不少时间。
(二)本书所载「生番歌」与「熟番歌」,据陈淑均的噶玛兰厅志及柯培元(易堂)的噶玛兰志略都说是柯培元的作品,至屠继善的恒春县志刊录「熟番歌」,则署黄逢昶之名。按陈、柯的着作远在道光年间,黄、屠的着作系在光绪时代;我们无暇考据,照理当以前者为是。这原因,本书是由著者的儿子(芷陔)代为编辑的,故把别人的着作错为他父亲的着作了(恒春县志的来历,可能是根据本书的)。
(三)由于本书的篇幅过薄,所以我们乃以清季的「化番俚言」与「训番俚言」作为附录。(周宪文)
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