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针灸聚英>第20章

第20章

不能带衣。
消泺、肩下臂外间。腋斜肘分下。铜人。针一分。灸三壮。明堂。针六分。素注。针五分。主风痹颈项强急。肿痛寒热。头痛癫疾。
会(一名、交)、肩前廉。去肩头三寸宛宛中。手少阳、阳维之会。素注。针五分。灸五壮痛。项瘿气瘤。
肩、肩端、上陷中。斜举臂取之。铜人。针七分。灸三壮。明堂。五壮。主臂痛肩重不能举。
天、肩缺盆中。上毖骨际陷中央。须缺盆陷处。上有空。起肉上是穴。手足少阳、阳维之卒死。主胸中烦闷。肩臂酸疼。缺盆中痛。汗不出。胸中烦满。颈项急。寒热。
天牖、颈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铜人。针一寸。留七呼。不明堂。针五分。得气即泻。泻尽更留三呼。泻三吸。不宜补。素注、下经。灸三壮。资生云。宜灸一壮三壮。主暴聋气。目不明。耳不聪。夜梦颠倒。面青黄无颜色。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目中痛。
翳风、耳后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痛。针经。先以铜钱二十文。令患人咬之。寻取穴中。手开。主耳鸣耳聋。口眼、斜。脱颔颊肿。口噤不开。不能言。口吃。牙车急。小儿喜欠。
脉(一名资脉)、耳本后鸡足青络脉。铜人。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多出。针一分。灸三壮。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螈、。呕吐。泄利无时。惊恐。眵瞢目睛不明。
颅息、耳后间青络脉中。铜人。灸七壮。禁针。明堂。灸三壮。针一分。不得多出血。
多角孙、耳廓中间上。发际下。开口有空。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铜人。灸三壮。明堂。针八分。主目生翳肤。齿龈肿。唇吻强。齿牙不能嚼物。龋齿。头项强。
耳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陷中。铜人。针三分。留三呼。灸三壮。下经。禁灸。有病。灸不过三壮。主耳鸣如蝉声。、耳脓汁出。耳生疮。齿龋。唇吻强。
和、耳前锐发下横动脉。手足少阳、手太阳三脉之会。铜人。针七分。灸三壮。主头重痛丝竹空(一名目、)、眉后陷中。手足少阳脉气所发。素注。针三分。留六呼。铜人。禁灸。
明。恶风寒。风痫。目戴上。不识人。眼睫倒毛。发狂吐涎沫。发即无时。偏正头疼。
胆胆重三两三铢。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盛精汁三合。
胆者。中正之官。喜乐出焉。
胆为清净之府。
诸腑皆传秽浊。独胆无所传道。故曰清净。胆汁减。则目昏。又吐伤胆倒。则视物倒植胆为青肠。
下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上抵角。下耳后。
足少阳经起目锐、之瞳子、。于是循听会、客主人。上抵头角。循颔厌。下悬颅、悬厘。由自完骨外折。循本神。过曲差。下至阳白。会睛明。复从睛明上行。循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穴。
此经头部自瞳子、至风池。凡二十穴。作三折。向外而行。始瞳子、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难为科牵。故此作一至二十。次第该之。一瞳子、。二听会。三客主人。四颔厌。五悬颅。
六悬厘。七曲鬓。八率谷。九天冲。十浮白。十一窍阴。十二完骨。十三本神。十四阳白。
十五临泣。十六目窗。十七正营。十八承灵。十九脑空。二十风池。
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自风池循颈过天牖穴。行手少阳缺盆之外。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至目锐、后。(此一节即手三焦。交经同。)其支者。
从、广韵作力嘲切。深空之貌。即穴隙之谓也。江西席弘家针灸书中。诸、字作、。岂声相近而然。今悉改定。虽然所改有不尽者。亦不必苦求之也。(此本注)其支者。别目锐、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
其支者。别自目外瞳子、而下大迎。合手少阳于、。当颧、之分。下临颊车。下颈。循本经于胆也。
循胁里。出气冲。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胁、、也。腋下为胁。曲骨之分为毛际。毛际两旁动脉中为气冲。楗骨之下为髀厌。即髀枢也。自属胆处。循胁内章门之里。出气冲。绕毛际。遂横入髀厌中之环跳也。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
胁骨之下为季胁。此直者。从缺盆直下腋。循胸。历渊液、辄筋、日月穴。过季胁。循京门。行太阳、阳明之间。历中渎、阳关。出膝外廉。抵阳陵泉也。
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外为辅骨。外踝以上为绝骨。足面为跗。自阳陵泉下外辅骨前。历阳交、外丘、光明。直上入小指次指之间。至窍阴而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