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周易阐真>第9章

第9章

悟真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
所谓虚无一气者,乃天地之根,阴阳之宗,万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世人不知金丹是何物事,皆于一身有形有象处猜量,或以为金石煅炼而成,或以为男女气血而结,或以为心肾相交而凝,或以为精神相聚而有,或以为在丹田气海,或以为在黄庭泥丸,或以为在明堂玉枕,或以为在两肾中间,如此等类不可枚举,皆是抛砖弄瓦,认假作真。故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殊不知金者,坚久不坏之义,丹者,圆明无亏之义.丹即本来先天真一之气,此气经火煅炼,历劫不坏,故谓金丹。
是丹也,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无形无象,先天而立其体,后天而发其用,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拟之则失,证之则非,古人强图之以○,强名之曰道,曰虚无、曰先天一气、曰无极、曰太极。曰道者,无名之名也。曰虚无、无极者,自未生物时言之。曰太极一气者,自方生物时言之。其实虚无一气,无极太极,总是道之一个物事,非有二件。这个物事,即是金丹。在河图洛书,即中五之中一点;在先天后天,即阴阳相交之中一窍,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只缘秉气所拘,积习所染,顺其后天之阴,迷失本宗,流荡忘返,莫知底止矣。
古来圣贤,慈悲度世,设金丹有为之道以觉人,盖欲人人归根复命,还其当初一个原物而已.其法有二:一有为,一无为。无为者,即河图阴阳相合,先天图阴阳对交,一气浑然之理;有为者,即洛书阴阳错综,后天图阴阳生克,两仪变化之理。上智之人,行无为之道,以温养这个○;中下之人,行有为之道,从无守有,以复还这个○。其实这个到复还来时,仍归无为,无为到尽头时,圆陀陀、光灼灼、净倮倮、赤洒洒,坚固稳定,长久不坏,跳出五行,脱出阴阳,我命由我不由天矣。
但圣贤大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有工程,有次序,有文烹,有武炼,有急缓,有先后,有止足,毫发之差,千里之失,欲要行得,先须知得,知得一分事,行得一分事,知得十分事,行得十分事,世间迷人在皮囊上强扭捏,自以为修持性命,非修性命,乃是伤性命也。
性命且不知,妄想长生,岂不愚哉?夫命者,先天正气。性者,先天元神,命属阳,性属阴,性命相合,阴阳混一,是谓金丹。金丹者,性命之别名,乃虚无中结就,非后天一身所产之物。不知性命,焉能修持性命?不识金丹,焉能凝结金丹?故穷理工夫,最为先着。果是穷透河图洛书奥妙,先天后天机密,则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大地里黄芽长遍,满乾坤金花开绽,一步一趋,皆是大道,攒簇五行,和合阴阳,还我生初本来面目。
金丹凝结,洛书后天有为之功毕,再行温养之功了河图先天之道,以复其父母未生以前面目。打破虚空,至于无声无臭,大丈夫之能市毕矣。尽性由自悟命,祖师传不得口诀,徒自猜量耳。
炉鼎药物火候全图
金丹有为之道,后天变易之道也。变易之道,以乾坤为体,以坎离为用,以屯蒙六十四卦为气候,周而复始,一气流行也。
金丹之道,以乾坤为鼎炉,以坎离为药物,以屯蒙六十四卦为火候,阴而阳,阳而阴,阴阳迭运,亦一气流行也。
徐从事《参同笺注》云:"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牡,四卦以为橐籥,复冒阴阳之道。"又云:"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值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合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月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动体,促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此言金丹之道,不外乎变易之道。变易之道,不外乎天地、日月、阴阳造化之道。
人能以刚健为鼎,柔顺为炉,则乾坤鼎炉立矣。人能虚人心,灵性不昧,振道心;正气常存,则坎离药物得矣。鼎炉立,药物得,法天地,效日月。当刚健而即刚健,刚健必归于中正;当柔顺而即柔顺,柔顺必归于中正,仁义并行,动静如一,日乾夕惕,其功不缺,与时偕行,随机应变,即是乾坤坎离四卦,以为橐籥始于屯蒙,终于既未,即是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一部易理,在吾方寸之中,又何患乎大道不成,性命不了耶?
紫阳翁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此诗泄尽丹法天机,而无余蕴矣。今立鼎炉、药物、火候全图,以乾在上为鼎,坤在下为炉,坎离居中为药物。四卦列之于外,以象阴阳之橐籥。其余六十卦,屯蒙为始,既未为终,列之于内,以象朝暮之火候。
屯者,阳气动于阴中也。蒙者,阳气陷于阴中也。既济者,阴阳已合也。未济者,阴阳不交也。阳气初动即扶阳,所以进阳火,朝之功也;阳气有陷即养阳,所以运阴符,暮之功也。既济,阴阳已合,须当随时而保济,保济者,借阴全阳也;未济,阴阳不交,须当待时而求济,求济者借阳益阴也。借阳益阴,进阳火,自屯至既济三十卦,所以致其济也;借阴全阳,运阴符,自蒙至未济三十卦,所以防不济也。始于屯蒙,终于既未,其余五十六卦,俱皆阴符阳火之事,可以类推而知。然其妙用处,总在坎离、阴阳、健顺,归于中正耳。健顺中正,则始而屯蒙,终而既未,皆自然而然,岂容勉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