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中国古代史>第30章

第30章

讨论:
1,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2,从南宋与金签订的三个和议中,能够看出双方地位有何变化吗·为什么·
八、蒙古人南下与金、南宋的灭亡(教材105-111)理宗在位(1224-1264)时,蒙古人已经开始南下。1227年灭了西夏之后,又转入灭金的攻战。金哀宗由于蒙古军的围攻,于1232年放弃开封城,逃到蔡州,九、宋代社会经济(一)传统农业的新发展宋代农业出现了许多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
1产业结构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使得自然经济这一单一传统平面结构被突破,在局部地区呈现出了商品性立体结构层:
养殖业和服务业手工业农村加工业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在局部地区,这种产业结构还很成规模。
2生产工具方面:第一,曲辕犁的普遍使用。第二,牛成为重要耕作工具。第三,缺牛和不知牛耕的地区,踏犁、铁搭等则成为重要的耕具。第四,南方的插秧工具-秧马。
3种子的引进、培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占城稻:早稻。具有耐旱、早熟、不择地而生等特点。宋初引进,主要在福建路种植,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江淮两浙诸路大旱,政府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并印刷种植方法,“揭榜示民”,令民种植,占城稻便在江淮两浙诸路落了户,以后不断改良和更新。
黄粒稻:产于皖南山区九华山,“其芒颖,其粒肥,其色殷,其味香软,与凡稻异”,相传来自新罗。
西瓜:
小麦在南方的推广与稻麦二熟制4商业性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及多种经营的发展棉花种植从岭南地区向江西、两浙诸路传播麻的种植在广西路、成都府路;蚕桑业蚕桑业发达地区有:生产“东绢”的河北、京东诸路,定州是着名的丝织业中心;出产蜀锦着名的成都府;两浙路,在苏州太湖洞庭山和湖州各地,出现了专门以种桑为常产,以“蚕办生事”的农民,他们靠商品粮为生,表明蚕桑业已脱离农业而独立发展,成为农业的一个分支。
甘蔗和果树种植的专门化茶叶经济的开发和普及(二)手工业(三)商业兴盛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在服饰和交通工具方面,他们打破了种种制度限制,“今之商贾富人车马器服,皆无制度”;“宗女当嫁,皆富家大姓以货取”;“近宗室女既多,宗正立官媒数十人掌诉婚。初不限阀阅,富室多赂宗室求婚,苟求一官,以庇门户,后相引为亲。京师富人大桶张氏至有三十余县主”.商人攀宗室是为寻求庇护,宗室下嫁商人则纯粹为钱财。
十、
辽、宋、金时期的文化(一)理学理学也称道学,是以理、道为哲学范畴,探讨“性命义理”的学说。理学以儒学为主,兼收佛学道学有关理论,从儒经出发探讨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构成等哲学问题,是新儒学的一个学派。形成于北宋,兴盛于南宋,至明末清初衰落。
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周敦颐(1017-1073),道州(今湖南道县)濂溪人,世称濂溪先生,其学问也称濂学,他初步建立了一套探讨宇宙本源、万物生成、人性伦常等问题的理论体系,主要着作有《太极图说》与《通书》。《太极图说》奠定了理学的宇宙观,不过这一奠定之作却有剽窃之嫌,他只是将宋初着名道士陈抟(tuan)的《先天图》改头换面、颠倒秩序而已。不过,他好歹也经过自己的消化,还算不得太丢人。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康节,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代表作《皇极经世书》。他从太极的“一”开始,乘以简单倍数,递增为《周易》的六十四卦,构成一个宇宙图式。认为这就是宇宙万物构成的“道”,即天理,这种道是先天就有的,也存在人心中。
张载(1020-1077),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人,字子原,人称横渠先生,其学问也称关学。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横渠易说》、《西铭》。他对“气”有深入的论述,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气”,主张“太虚即气”、“理在气中”.他还指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高扬自己学术宗旨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理学家最深沉的社会关怀,成为两宋学术中最令后人心仪的精神财富与思想资源。
二程:程颢(1032-1085),世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世称伊川先生,洛阳人,其学问也称洛学。周敦颐的弟子,有《二程全书》,他们的思想大体相同,但同中有异。程颢最得意的是提出了“天理”的命题;程颐对“理”作了深入探讨,与张载不同,他认为理在气先,天下只有一个理,“无人欲即皆天理”,确立了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并在这一前提下,说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那句名言。程颐对理学的基本范畴如理、道、气、性等都有论述,直接影响了朱熹学说,从而形成了堪称理学主流的程朱学派。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江西人,祖籍徽州婺源,生长在福建建阳考亭,故其学问也称闽学或考亭学派。代表作有《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朱文公文集》。继承了张载学说,兼收其他学派,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以上是用天道解释宇宙、人性的一派――天理派。
理学内部也有争论,陆九渊(1139-1192),江西金溪人,世称象山先生,其学问也称陆学或象山学派。他的观点与朱熹不同,他把人的主观精神“心”作为宇宙本原,因而他的学派被人称为是“心学”,他不同意朱熹的心分为二的哲学,认为他将造成士人只重诵读古书而忽视主观精神的流弊。于是,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陆九渊的心学传至明代,经王守仁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
淳熙二年(1175),着名的学者吕祖谦为了调解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学术争执,出面邀请两派学者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名胜鹅湖寺召开学术讨论会,这就是着名的“鹅湖之会”.会议主题是求知治学的根本方法。会上,双方形成了尖锐对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对事物进行刨根问底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九渊则认为读书不是成为圣贤的必要途径,要求圣人之道须先“发明本心”,因而不主张多做读书穷理的功夫――强调个人主观的作用。双方争论了好几天,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结果是不欢而散。但“鹅湖之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着名的哲学辩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