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煎服。
戊己丸(《局方》)治脾经受湿,泻痢不止,水谷不化,脐腹刺痛。
黄连、吴茱萸、白芍(各五两)一方黄连四两,吴茱萸二两,白芍三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导赤各半汤(节庵)、治劳动心神,伏邪抑发。
人参、麦冬、茯神、甘草、犀角尖、黄连、知母、黄芩、栀子、滑石水煎服。
吴萸四逆汤、治厥阴中寒,小腹痛甚。
附子、干姜、甘草、吴茱萸加生姜水煎服。
三妙散、治湿热上行。
即二妙散,加牛膝。
为末服。
补肝散(《简易》)、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羞明怕日。
夏枯草(五钱)、香附(一两)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服无时。
当归养荣汤(《原机》)、治睛珠痛甚不可忍。
熟地、白芍、归身、川芎(各一钱)、羌活、防风、白芷(各七分半)上方以七情五贼劳役饥饱重伤脾胃。脾胃者,多血多气之所。脾胃受伤,则血亦病,血养睛,睛珠属肾,今生意已不升发,又复血虚不能养睛,故睛痛甚不可忍,以防风升发生意,白芷解利引入胃经为君,白芍止痛益血通血,承接上下为臣,熟地补肾水真阴为佐,当归川芎行血补血,羌活除风引入少阴为使。血为邪胜睛珠痛者,及亡血过多之病,俱宜服也。服此药后,睛痛虽除,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不减者,助阳活血汤主之。
助阳活血汤(原机)、治眼睫无力,常欲垂闭。
黄、甘草、当归、防风(各五分)、白芷、蔓荆子(各四分)、升麻、柴胡(各七分)上方以黄、治虚劳,甘草补元气为君,当归和血补血为臣,白芷蔓荆子防风,主疗风升阳气为佐,升麻导入足阳明足太阴脾胃,柴胡引至足厥阴肝经为使,心火乘金,水衰反制者,亦宜服也。
当归补血汤(原机)、治男子衄血便血,妇人产后崩漏,亡血过多,致睛珠疼痛,不能视物,羞明酸涩,眼睫无力,眉骨太阳俱各酸痛。
生地(四分)、熟地、当归(各六分)、白芍、川芎、牛膝、白术、甘草、防风(各五分)天门冬(四分)上方专补血,故以当归熟地为君,川芎白芍牛膝为臣,以其祛风续绝,定痛而通补血也,甘草白术,大和胃气,用以为佐,防风升发,生地补肾,天门冬治血热,谓亡血生风燥,故以为使。
五退散、治眼中翳障。
蛇蜕、蝉蜕、蚕蜕、猪蹄爪、穿山甲、防风、菊花、草决明、石决明、甘草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薄荷汤下。
千金磁朱丸(原机)、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渐睹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绿色、淡白色者。
磁石(吸针者)、辰砂、神曲先以磁石置巨火中、,醋淬七次,晒干,另研极细二两,辰砂另研极细一两,生神曲末三两,与前药和匀,以神曲末一两,水和作饼,煮浮为度,搜入前药,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饭汤下。上方以磁石辛咸寒,镇坠肾经为君,令神水不外移也。
辰砂微甘寒,镇坠心经为臣,肝其母,此子能令母实也,肝实则目明。神曲辛温甘,化脾胃中宿食为佐,生用者,发其生气,熟用者,敛其暴气也。服药后,俯视不见,仰视渐睹星月者,此其效也。亦治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久病累发者服之,则永不更作,空心服此,午前更以石斛夜光丸主之。
王肯堂按此方磁石法水入肾,辰砂法火入心,而神曲专入脾胃,乃道家黄婆媒合婴、之理,倪生释之为费词矣,或加沉香半两,升降水火之义。
石斛夜光丸、治症同上。
人参、天冬(焙)、茯苓(各二两)、麦冬、生地、熟地(各一两)、菟丝子、甘菊、草决明杏仁山药、枸杞子、牛膝(酒浸,各七钱半)、五味子、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甘草(炙)枳壳(麸炒)、青葙子、防风、黄连、犀角、羚羊角(镑,各五钱)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送下,又名固本还睛丸。
上方羡补药也。补上治下利以缓,利以久不利以速也,故君以天冬人参菟丝之通肾安神,强阴填精也。臣以麦冬五味杏仁茯苓枸杞牛膝二地之敛气除湿,凉血补血也。佐以甘菊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甘草枳壳山药青葙之治风疗虚,益气祛毒也。使以防风黄连草决羚羊犀角之散滞泄热,解结明目也。阴弱不能配阳之病,并宜服之,此从则顺之治法也。
济阴地黄丸、治足三阴亏损,虚火上炎,致目瞳散大,视物不的,或昏花涩紧,作痛羞明,或卒见非常等症。
熟地、萸肉、山药、麦冬、五味子、当归、枸杞子、菊花、巴戟肉、肉苁蓉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汤下。
加减驻景丸、治肝肾气虚,视物、,血少气多。
熟地、当归(各五两)、枸杞子、五味子、车前子(各二两,略炒)、楮实子(无翳不用)菟丝子(酒煮焙,半斤)、川椒上为细末,蜜水煮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三仁五子丸、治肝肾不足,体弱眼昏,内障生花,不计远近,即前驻景丸加柏仁枣仁米仁苁蓉茯苓沉香,等分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四物五子丸、治肾亏血亏。
即前驻景丸合四物。
六味五子丸、治左尺无力,或脉数有热,真阴虚者。
即前驻景丸去归地合六味。
地芝丸、治目能远视不能近视。
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