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史》:有崔生者,於青城山下洞見金城絳闕,仙翁羽衣霞被,留生酒食,以女妻之,取青囊藥兩粒令服之,每朔望乘鶴上朝藥官。歲餘請歸,得隱形符,乃潛遊官禁,竊錦綵。上令羅公遠作法照之殿後,果有崔生,上令笞死,公遠曰:此人已居上界,殺之非國家福。上遣兵仗送至青城山洞口,果見金城絳闕,生妻擲一領巾化為五色絳橋,令生渡橋,隨步隨滅,須臾雲霧四合,但聞鸞鶴笙歌之聲。
《列子》:周穆王遊化人之官,化人之官搆以金銀,絡以珠玉,出雲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據,望之若屯雲焉。耳目所觀聽,鼻口所納嘗,皆非人問之有,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王俯而視之,其官榭若累塊積蘇焉。
希夷餌柏,守微茹芝。
《唐史屬辭》:王希夷隱嵩山,餌松柏雜葉,年七十餘筋力柔彊。明皇束巡,詔見行在,訪以政事,與語甚院。
《高道傳》:道士李守微,不知何許人,常遊蜀,談論多滑稽,不拘小節,人常輕侮之。忽謂人曰:余將遊五嶽諸山,今往矣。或問求利衍,則曰:浮生瞬息問,盍尋真訪道,脫灑塵網,至若脫氣鍊丹,茹芝絕粒,皆有益也,何區區於利衍哉。遂遁去。嘗與祠部韓嶼友善,嶼贈詩云:一定童顏老歲華,貧寒遊歷貴人家。鍊成正氣功雖大,亡心卻元神道更差。烏曳鶴毛乾巍毯,杖鐫龍甲瘦查牙。如何舊隱不歸去,落盡蟠桃幾番花。番,去聲。
伯玉娶婦,薊子還兒。
《三洞珠囊》:褚伯玉字元璩,吳郡錢塘人。父為取婦入前門問,伯玉從後門而出,往刻居瀑布山修道。又嘗遊南嶽,路入閩中,飛湍赴險。伯玉舟航逼晚,迥泊涯際,而衝颼夕震,山洪暴起,激船於萬仞之上,傾墜絕崖。徒倡在前,判其冰碎,緣蛆尋求,已見伯玉怡然自若。後至霍山鍊氣養霞,積年絕粒也。
《神仙傳》:薊子訓,齊人,舉孝康,除郎中,又為都尉。年二百餘,顏色不老。曾求抱鄰舍嬰兄,誤墮地死。死家素尊子訓,即埋之。二十餘日子訓自外來,抱兒還之。家恐是鬼,掘視所埋,但泥而已。
居士芒屨,道者麻衣。
《仙傳拾遺》:朱桃椎者,成都人,隱於郭外,結草為廬,或佯狂放誕,或終日不言。益州牧竇軌辟之為綠,不就,遺以衣服,棄而逃去。每織芒屨致於路側,行者見之,為留米置於本處,桃椎夕而取之,人謂之居士屠。
《玲齋夜誥》:有史宗者,號麻衣道者坐,廣陵白土棣、江都檀祇與語,多無畔岸,索紙賦詩曰:有欲苦不足,無欲即無憂,未若清虛者,帶索被玄裘。浮游一州問,汎若不繫舟,要當滅塵慮,棲息老山丘。檀祇異之。陶淵明記日白土棣逢三異比丘,此其一也。有狂道士借海鹽,令所畜小兌登小山,山有屋數橡,道人三四輩相勞苦,其言小兄,一不能解,但得食一甌如飴。又有問道士曰:謫者何時竟。答曰:在徐州江北廣陵白土棣,計其謫行當竟矣。仍作書授小兒曰:為達之繫小兒衣帶上,令還海鹽。令喜問曰:衣中何有。日?書疏耳。又呼問:小兒至何處。小兄曰:為前道士捉杖飄然去。但聞足下波浪聲,至一山中。山中人寄書與白土棣,上即引衣帶示令,令一不能曉。小兒歸詣史宗,宗驚曰:汝乃蓬萊山中來耶。
保言冥吏,曼卿鬼仙。
《北夢瑣言》:道士秦保言動於焚修,嘗白南嶽真君云:上真何以須紙錢為,有所未諭。既而夜夢真君曰:紙錢即冥吏所藉,我又何須。由是獄中益信之。
《摭遺》:西蜀崔存訪道尋真於王屋西峰,見石延年曼卿、蘇舜欽子美二人對坐,隔一小漢,存再拜曰:存脫棄利祿以求大道,固有日矣,今幸遇二仙於此,漢水視之淺而測之深,不得立侍左右,何也。又聞學士已作鬼仙乎。蘇曰:妄也,純陽即仙,純陰即鬼。既為仙,又為鬼乎。二仙乃命青童取棧管作詩以授存。存得詩,俄見一翠烏街一書置二仙前,蘇曰:瀛洲君召吾二人。乃飛瑜山頂而去。
章令飛舉,小直擢遷。
《列仙傳》:主柱子,不知何許人,一日上岩山云:此山有丹砂,可得數百斤。邑令章公聞之,即時封山,而丹砂自流出如火,主柱子取丹砂與邑令餌之。章既餌砂,不五年身輕能飛舉,遂與柱子俱飛去。
《廣記》:韋小真母許氏,守孀事舅姑以孝聞,惟有此女十二歲,聰慧,無病而卒,未殮復活云:初聞召韋小真昇天,見天上人皆衣錦繡,引小真見韓司命君,曰:汝九世祖有功於國,近擢為地下主者,今遷地仙之品。汝母有孝道,已遷仙階,而汝三世已生天。小真自後奉道,至長慶年上昇。
郭說負擔,黃齊挽船。
《真誥》:郭觀少孤,依柄無所,隋鄭先生負擔,經七年,勤饉無懈怠。先生憫其勞苦,遂授以導引法,壽至三百歲。復遇赤松子授道法,今在大有洞中為真人。
《廣記》:黃齊者,蜀之偏將也,常好道,行陰功有歲年矣。於朝天嶺過一老人,顏色嬰孺,肌膚如玉,與之語曰:子既好道,五年之後當有大厄,吾叉相救。勉思陰德,無退前志。其後牽下峽舟船覆溺,至灘上如有相拯,得及於岸。視之,乃所遇老人也,尋失所在。
長房縮地,女媧補天。
《丹臺新錄》:後漢費長房既遇仙翁,欲求道而顧家人為憂,黃乃斷一青竹與長房身齊,使掛之合後,家人見即其形也,以為縊死矣,遂葬之。長房隨入深山莘虎中,留使獨處,長房不恐。又外於空室,以朽索引萬斤石於心上,眾蛇來齧索斷,長房亦不移。翁曰:子可教也。復使食糞,糞中有蟲甚長,長房意惡之,翁曰:子幾得道,恨此不成。長房辭歸。長房能縮地詠,數千里奄在目前,放之還舒也。
《淮南子》:女媧氏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後蟲死,顓民生。
藍方溫存,初成慈憫。
《青瑣》:藍方字元道,亳州父老言自兒童時見先生,狀貌迄今如一。溫厚接物,小大皆得其歡心。仁宗朝嘗見館於芳林園,先生告去,乃賜號日南嶽養素先生。時學士賈公昌朝贈公詩云:聖澤濃沾隱逸身,道裝宜用葛為巾。祝融峰下醉明月,湘水源頭釣紫鱗。曾見海桃三結子,不知卯豆幾回春。他年我若功成去,願作靈橋跪履人。先生和曰:近告明君乞得身,不妨林下載紗巾。滿斟野酒浮瓊蟻,旋釣漢魚贈錦鱗。元府烏雛飛後夜,洞中龍子養長春。君今儻若為同志,續有壺天兩箇人。一日,先生沐浴乃奄然而逝。至今往來湖、湘問,人或見之。
《廣記》:茅濛字初成,即束卿君之高祖也。君性慈憫,好行陰德。周衰,入華山師鬼谷先生,得其道,乘龍上昇。故童謠歌曰:神仙學者茅初成,乘龍上天入太清。蓋謂此也。
馬明富盛,同休貧窘。
《真誥》:馬明、馬罕欽事經寶有過君父,怛使有心奴子二人,一名白首,一名平頭,常侍直香火,酒掃拂拭,每有神光靈氣見於室宇。明妻頗能通見,云數有青衣玉女空中去來,狀如飛烏。馬家遂致富,盛資產巨萬。年老命終。明子洪,洪弟真,罕子智等,猶共遵向,末年事師乃弛廢之耳。
《西陽雜俎》:秀才權同休元和問落第,旅遊蘇、湖間,遇疾貧窘。有走使者,本村野人,雇已一年矣,秀才謂曰:子貧迫若此,元以寸進。因持垢衣授之,可以辦少酒肉,子將會村老丐少道路資也。雇者微笑曰:此固不足辦,某當營之。乃斫一枯桑枝成數段,扎聚於盤上嘆之,悉成牛肉,復吸數瓶水傾之,乃旨酒也,村老皆醉飽,獲束縑繈物,雇者乃辭去。
薛昌甕外,申屠瓶隱。
《仙傳拾遺》:薛昌,幽薊人,好道訪奇,天寶七年於洞天觀棲止累月,忽有山翁攜大章陸一根;形如巨龜,文甲頭足一一周備,與觀中道士曰:此藥可切細令乾,用米以鈾蘗醞酒熟,半年外飲者登仙。道士如其言醞造,一日道士皆赴齋醮,唯昌不出,越三日,道士歸見昌外甕側,耳鼻血流,數日乃甦,身輕目明,勢欲飛舉,雖山川巖壁不能隔礙。後入大面山,不知所之。
《樹萱記》:申屠有涯放曠林泉,常攜一瓶,一日躍身入瓶中,時號為瓶隱。
元泰龍軒,公度鳳蚓。
第1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