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宋诗选注>第5章

第5章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望海楼晚景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吴中田妇叹和贾收韵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鎌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茆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粃。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法惠寺横翠阁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侧为君容。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书双竹湛师房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雪打窗。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端午偏游诸寺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流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馀春。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南堂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日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萋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荔支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阬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死亡,罢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唐羌字伯游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进入)。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关品充官茶。今年闽中监司乞进关茶,许之。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洛阳贡花,自钱惟演始)。
澄迈驿通潮阁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观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秦观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又字太虚,高邮人,有“淮海集”。在苏轼苏辙兄弟俩的周围有五位作家,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和陈师道,所谓“苏门”。张耒和晁补之都有诗把这一“门”五口儿描写在一起,仿佛是来了个“合家欢”。不用说,一家人之间也往往分个亲疏厚薄,陈师道就觉得苏轼待秦观比待自己亲热,后人还代他抱不平。这五位诗人并不模仿苏轼的风格,而且除掉陈师道受黄庭坚的影响以外,彼此在创作上各人走各人的路。晁补之的诗最差。只有一点值得提起:宋代对李白虽然推崇,不像对杜甫那样的效法,晁补之和同时的徐积、郭祥正也许是欧阳修、苏轼以后仅有的向李白学习的北宋诗人。徐积甚至说杜甫比起李白来,就像“老骥”去追赶“秋鹰”、“霜鹘”。
秦观的诗内容上比较贫薄,气魄也显得狭小,修词却非常精致;只要看李廌“师友谈记”里记载他讲怎样写律赋的许多话,就知道他对文字的琢磨工夫多少细密,怪不得朋友说他“智巧饾订,只如填词”,又说‘铢两不差,非秤子上秤来,乃算子上算来”。他的诗句“敲点匀净”,常常落于纟韱巧,所以同时人说他“诗如词”、“诗似小词”、“又待入小石调”。后来金国人批评他的诗是“妇人语”、“女郎诗”,其实只是这个意思,而且不一定出于什么“南北之见”。南宋人不也说他的诗“如诗女游春,终伤婉弱”么?“时女游春”的诗境未必不好。艺术之宫是重楼复室、千门万户,决不仅仅是一大间敞厅;不过,这些屋子当然有正有偏,有高有下,决不可能都居正中,都在同一层楼上。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秋日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金山晚眺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还自广陵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张耒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自号柯山,亳州人,有“柯山集”。在“苏门”里,他的作品最富于关怀人民的内容,风格也最不做作装饰,很平易舒坦,南北宋的诗人都注意到他这一点:“君诗容易不着意,忽似春风开百花”;“晚爱肥仙诗自然,何曾绣绘更雕镌,他受白居易和张籍的影响颇深,而读他的七言律诗常会起一种感觉,仿佛没有尝到陆游七律的味道,却已经老早闻着它的香气,有一小部分模仿杜甫的语气雄阔的七律又好像替明代的前后“七子”先透了个消息。可惜他作的诗虽不算很多,而词意每每复出叠见,风格也写意随便得近乎不耐烦,流于草率。张籍的诗正如王安石“题张司业诗”所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白居易的诗稿是张耒亲眼看到的,上面也是翻来覆去的修改。张耒似乎没有学他们这种榜样,看来他往往写了几句好句以后,气就泄了,草草完篇,连复看一遍也懒。朱熹说他“一笔写去,重意重字皆不问”,还没留心到他在律诗里接连用同一个字押韵都不管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