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近事会元>第3章

第3章

学士弘文馆丽正殿集贤殿北门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翰林学士
《翰林志》云:唐高祖武德初,在秦府文学馆,擢杜如晦等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学士自此始也。分三番更直,宿阁下,时谓之登瀛洲。太宗贞观初,置弘文馆学士,政余引入讲论。明皇置丽正殿学士,后改为集贤殿书院学士,亦草书诏。后来翰林草书诏,置学士,集贤书诏乃罢。初,国朝修梁、陈旧事,有中书舍人六员,专掌制诰,虽曰禁省,亦非密切。故温大雅、魏徵等辈,时召草制,未有名号。又乾封中,始置北门学士。睿宗朝,初改为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至开元二十六年,乃为学士,别建学士院于翰林之南。李白、韩翊辈,在旧翰林院,虽有其名,不职其事。德宗朝,北翰林始兼学士之名。
大学士
唐中宗景龙二年四月,修文馆增置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
翰林院承旨
《唐志》:天子在大明宫,其院左右银台门内也;在兴庆宫,其院在金明门内也;西内院在显福门也。若在东都华清宫,皆有待诏之所。其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奕,各别院以廪之,日晚而退。其所重者词学。武德贞观时,有温大雅、魏徵辈;永徽后,有许敬宗等,皆召入禁中驱使,未有名目。乾封中,刘祎之等以文词召入待诏,常于北门候进止,谓之北门学士。天后时,苏味道辈皆待诏禁中。中宗时,上官昭仪独当书诏之任。睿宗时,薛稷辈又当此任。玄宗时,张说等书诏,谓之翰林待诏。王者建极,一日万机,中外表疏批答,或诏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故常设当代四人,以备顾问。肃宗至德已后,天下用兵制诏,皆从中出,于是择人,命曰翰林学士。充选者文士,入禁中,亦如中书舍人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盖以独承密命故也。德宗好文,尤难其选。贞观已后,为学士承旨多至宰相。
乞废翰林学士
唐德宗贞元初,召吴通元充翰林学士,与陆贽俱为上知,时相嫌恨。贽性褊急,屡于上前短通元,又言平时工艺书画之徒。待诏翰林,本无学士,只自肃宗至德后,天子召集贤学士,于禁中草书诏,因在翰林院待进止,遂以名。奔播之时,道路或预除改,权令草制。今四方无事,制书分职宜归中书舍人,学士之名,理须停寝。贽以通元援引朋党,禁中叶力排己,故欲废之。德宗不许。
花砖八砖学士
《翰林志》云:学士院北厅,有花砖道,冬中以日影及砖,为入直之候。李程性懒,好晚入,常过八砖,乃至众呼为八砖学士。
铃索
《翰林志》云:学士院南北厅外,各有铃索,人不敢辄入也。
官诰沿革命妇官诰用金花纸
李愚《翰林旧规》云:旧例宰相使相官,用五色背绫金花纸,节帅白绫金花纸,命妇即金花绫纸。唐昭宗乾宁二年十月,李鋋自黔南节度授京兆尹,两度咨报中书,使白绫纸也。
四禁
《翰林志》云:命书起草,其禁有四:一曰漏泄,二曰稽缓,三曰遗失,四曰忘误。所以重王命也。
书诏印
唐宪宗元和初,置书诏印,翰林学士院主之。
制名白麻白麻不使印双日起草
《翰林志》云: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行诛讨,拜免三公、宰相,命将曰制,并使白麻纸,不使印也。双日起草,只日宣,机务急速亦双日。
书诏名白藤纸黄麻纸青藤纸五色
《翰林志》云:凡赐与徵召、宣索处分曰诏,使白藤纸;凡慰抚军旅曰书,使黄麻纸,并使印也;道场荐告词文,使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凡诸陵荐告上表、内道场叹道文,并使白麻纸。凡将相告身,用金花五色绫纸,其次小番用五色麻纸,并不使印。
改年为载
唐明皇天宝三年正月,改年为载。
浴堂金銮坡
唐德宗雅尚文学,学士辈又常诏对浴堂门,移院于金銮坡,对御起草赋诗。
内相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虽有宰相,而谋猷参决,多出于翰林学士陆贽,时人目曰内相。
私臣
贞元十一年,翰林学士陆贽曰:学士乃私臣,元宗初令待诏,唱和文章而已。物议是之。
儤直
《翰林志》云:初入学士,当直之数外,更有儤直,各有等第数目。
小三昧大三昧
《翰林志》云:学士每下直出门,相谑谓之小三昧;出银台门乘马,谓之大三昧。如佛之去缠缚而自在也。
内翰入院班次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八月,诏翰林学士,依入院先后为班次,唯承旨必居班首。
后废翰林学士院
晋高祖天福五年八月,废翰林学士院,并归中书舍人。
端明殿学士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五月,以冯道、赵凤,并充端明殿学士。学士之始命也。
紫薇省黄门省
唐明皇开元元年十二月,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中书省为紫薇省,门下省为黄门省。
改官名数司马长史中台西台
唐高祖武德三年三月,改纳言为侍中,内史令为中书令,给事郎为给事中,内史省为中书省。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六月,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七月,改治书御史为御史中丞,改诸州治中为司马,别驾为长史,治礼郎为奉礼郎。高宗显庆元年,改户部为度支。龙朔二年,改尚书省为中台,中书省为西台,仆射为主政,左右丞为肃机,左右郎中为承务,吏部为司列,主爵为司封,考功为司绩,礼部为司礼,祠部为司禋,膳部为司膳,主客为司蕃,户部为司元,度支为司度,仓部为司仓,金部为司珍,兵部为司戎,职方为司城,驾部为司舆,库部为司库,刑部为司刑,都官为司仆,比部为司计,工部为司平,屯田为司田,虞部为司虞,水部为司川,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郎中为大夫,侍中为左相,黄门侍郎为东台侍郎,给事为中台舍人,散骑常侍为左右侍监,谏议大夫为正谏大夫,中书令为右相,侍郎为西台侍郎,舍人为西台舍人,秘书省为兰台,监为太史,以少监为侍郎,丞为大夫,着作郎为司文郎,太史令为秘书阁郎中,御史台为宪台,御史大夫为大司宪,御史中丞为司宪大夫,殿中省为中御府,监为太监,丞为大夫,内侍监为内侍省,太常为奉常,光禄为司宰,卫尉为司卫,宗正为司宗,太仆为司驭,大理为详刑,鸿胪为司文,司农为司稼,太府为外府,少府监为内府监,将作监为缮工监,国子监为司成馆,博士为宣业,都水监为司津监,洗马为司经大夫,家令寺为宫府寺。至咸亨元年十二月,诏新改官名,并仰依旧。
文武部等级依旧
唐明皇天宝十一载正月,改吏部为文部,兵部为武部。至肃宗至德二年十二月,敕并依旧。
殿中省
《唐志》云:炀帝改殿中局为殿内省,唐高祖武德中改为殿中省,龙朔改为中御府,咸亨复改为殿中省。
秘书省
《唐志》云:隶中书之下,汉代藏书之所,有延英阁,广内石渠之藏。又御史中丞,在殿内掌兰台秘书图籍。后汉延熹二年,始置监,属太常寺,掌禁中图书秘文,后并入中书。至晋惠帝,则置秘书寺,掌中外二阁图书。梁又改寺为省,龙朔改为兰台,光宅改为麟台。神龙中复为秘书省也。有二局:一曰着作,一曰太史。
阁老曹长院长
唐李肇《国史补》云:两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相呼为曹长,员外郎、御史、拾遗相呼为院长。
谏官兼馆职
后唐明宗长兴四年七月,李愚奏,以着作郎尹拙为左拾遗。直史馆谏官兼馆职,自拙始也。
把麻团句
唐《嘉话录》云:通事舍人宣诏,旧例拾遗团句把麻者,盖谒者不知书,多失句读,故用拾遗低声摘句以助之。及吕温为拾遗,被唤把麻不肯去,遂成故事。拾遗不把麻,自吕始也。
螭头下记言事
唐文宗太和九年十二月,敕左右省起居,赍笔研及纸,于螭头下记言事。
参酌院
唐穆宗长庆初,以刑法太重,每有司断大狱,又令给事中、中书舍人,参酌出入之。百司呼为参酌院。
台谏憎爱
唐李肇《国史补》云:谏院以章疏之故,忧患略同,台中则纠举,省中多士,旨趣不一。故言遗补相惜,御史相憎,郎中相轻。
诸使职
唐李肇《国史补》云:开元已前,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者。其后名号益广,于是有为使则重,为官则轻。故天宝末,有佩印至三十者。大历中请俸,有至千贯者。今在朝,太清宫、太微宫、度支盐铁、转知苑、闲厩、左右巡察、监察馆驿等使、监仓、监库、左右街;外任则节度、观察、诸军押番、防御、团练、经略、镇边、招讨、榷盐、水陆运、营田、给纳、监牧、长春宫;有时而置者,则大礼、礼仪、会盟、删定、三司、黜陟、巡抚、宣慰、推覆、礼会册、立吊、祭供军粮料、和籴;以其大略,经置而废者不录。官内外悉谓之使,旧为权臣所馆,州县所理,今属中人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