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长沙药解>第10章

第10章

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半斤,黄连一两,黄芩二两,甘草二两。治太阳中风下后,下利脉促,喘而汗出者,以下伤中气,脾陷为利,胃逆为喘。上热郁生,窍开汗出。连、芩清君相之火,葛根降阳明之逆也。
《金匮》竹叶汤方在竹叶。用之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以胃气上逆,肺郁生热,故气喘头痛而发热面赤,葛根清胃而降逆也。
奔豚汤方在甘李根白皮。用之治奔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以风木勃发,则生烦躁,生葛清风而润燥,泻热而除烦也。
葛根辛凉下达,除烦泻热,降阳明经府之郁。经腑条畅,上脘之气不逆,则下脘之气不陷,故呕泄皆医。生津止渴,清金润燥,解阳明郁火,功力尤胜。
1风,原作寒",诸本皆同,据下文寒闭皮毛,故无汗恶风"、《伤寒悬解:卷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改。
23赤石脂长沙药解卷一作粉最佳。鲜者,取汁用,甚良。
赤石脂味甘、酸、辛,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敛肠胃而断泄利,护心主而止痛楚。
《伤寒》桃花汤,干姜三两,粳米一升,赤石脂一斤,用一半研末。水七升,煮米熟,去渣,温服七合,入赤石脂莫方寸匕。治少阴病,腹痛下利,小便不利,便脓血者。以水土湿寒,脾陷肝郁,二气逼迫,而腹为之痛。木愈郁而愈泄,水道不通,则谷道不敛,膏血脱陷,凝瘀腐败,风木摧剥,而下脓血。粳米补土而泻湿,干姜温中而驱寒,石脂敛肠而固脱也。
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一斤,禹余粮一斤。治伤寒下利不止,利在下焦,服理中汤,利益甚者。己土湿陷,庚金不敛,则为泄利。而己土湿陷之利,其病在中,理中可愈,庚金不敛之利,其病在下,理中不能愈。石脂、余粮,涩滑而断泄利也。
乌头赤石脂丸方在乌头。用之治心痛彻背,以其保宫城而护心君也。
赤石脂酸收涩固,敛肠住泄,护心止痛,补血生肌,除崩收带,是其所长。最收湿气,燥脾土,治停痰吐水之病。更行瘀涩,迫凝滞,有催生下衣之能。兼医痈疽、痔瘘、反胃、脱肛之证。
禹余粮味甘,微寒,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手阳明大肠经。止小便之痛涩,收大肠之滑泄。
《伤寒》禹余粮丸,原方失载。治汗家重发汗,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者。以发汗太多,阳亡神败,湿动木郁,水道不利,便后滞气梗涩,尿孔作痛。禹余粮甘寒收涩,秘精敛神,心火归根,坎阳续复,则乙木发达,滞开而痛止矣。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在石脂。用之治大肠滑脱,利在下焦者,以其收湿而敛肠也。
禹余粮敛肠止泄,功同石脂,长于泻湿,达木郁而通经脉,止少腹骨节之痛,治血崩闭经之恙,收痔瘘失血,断赤白带下。
煎汤,生研。作丸、散,煅红、醋淬、研细用。
鸡子黄味甘,微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
24长沙药解卷一麻仁《伤寒》黄连阿胶汤方在阿胶。1用之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者。以其补脾而润燥也。《金匮》百合鸡子汤方在百合。用之治百合病,吐之后者,以其涤胃而降逆也。排脓散方在桔梗。用之,以其补中脘而生血肉也。
煎油治小儿湿热诸疮,甚效。鸡子白在三卷中。
麻仁味甘,气平,性滑。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润肠胃之约涩,通经脉之结代。
《伤寒》麻仁丸,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杏仁一斤,去皮尖,炒用,研如脂,大黄一斤,厚朴一斤,枳实半斤。末,炼蜜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治阳明病,脾约便难。以脾气约结,糟粕不能顺下,大肠以燥金主令,敛涩不泄,日久消缩,约而为丸。燥结不下,是以便难。麻仁、杏仁,润燥而滑长,芍药、大黄,清风而泻热,厚朴、枳实,行滞而开结也。
炙甘草,方在甘草。用之治少阳病,脉结代,心动悸者,以其养血而润燥也。
麻仁滑泽通利,润大肠而滋经脉,隧路梗涩之病宜之。
去壳,炒,研用。
白蜜味甘、微咸,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滑秘涩而开结,泽枯槁而润燥。
《伤寒》蜜煎导法,蜜七合,炼干,作挺如指,长二寸。内谷道中,欲大便时去之。治阳明病,自汗出,小便自利,津液内竭,大便硬者。以汗尿亡津,而致便硬,非胃热便难之比,不可攻下,蜜煎润燥而滑肠也。
《金匮》大半夏汤方在半夏。用之治反胃呕吐,以肠窍闭塞,糟粕不得下传,白蜜润大肠而通传道也。《伤寒》大陷胸丸方在大黄。用之治结胸项强,以其滑胸膈而下瘀浊也。《金匮》
乌头汤方在乌头。用之治历节疼痛,以其滑经络而止寒湿也。大乌头煎方在乌头。用之治寒疝绕脐痛,以其润筋脉而缓迫急也。甘草粉蜜汤方在甘草。用之治蛔虫为病,吐涎心痛,以其滋乙木而息风燥也。甘遂2半夏汤方在甘遂。3用之治留饮欲去,心下续坚满,以其滑肠胃而泻水饮也。
1方在阿胶,有误,应在黄连。
2遂,原作草",诸本均同,据卷四甘遂文、《金匮悬解:卷十四》、《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改。
3遂,原作草",诸本均同,据卷四甘遂释文改。
25大黄长沙药解卷一蜂蜜浓郁滑泽,滋濡脏腑,润肠胃而开闭涩,善治手足阳明燥盛之病。太阴湿旺,大便滑溏者勿服。
入水四分之一,炼熟用。
大黄味苦,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泻热行瘀,决壅开塞,下阳明之燥结,除太阴之湿蒸,通经脉而破症瘕,消痈疽而排脓血。
《伤寒》大承气汤,大黄四两,芒硝三两,枳实五枚,厚朴半斤。治阳明病,胃热便难。以表病失解,郁其胃阳。阳莫盛于阳明,阳明戊土,从燥金化气,阳旺土燥,肠窍结涩,腑热莫宣,故谵语潮热,手足汗流。胃气壅遏,不得下泄,故脐腹满痛。大黄、芒硝,破结而泻热,厚朴、枳实,降逆而消滞也。
小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治阳明病,腑热方作。大黄泻其燥热,朴、枳开其郁滞也。
大陷胸汤,大黄六两,芒硝一斤,甘遂一钱。水六升,煮大黄,取二升,去渣,入芒硝,煎化,入甘遂末,分服。治太阳中风,下早而为结胸。以腑热未实,下之太早,伤其中气。戊土不降,里阴上逆,皮毛未泄,表阳亦陷,阴阳拒隔,结于胸中。寒热逼蒸,化生水气,鞕满疼痛,烦躁懊憹。硝、黄泻其郁热,甘遂排其水饮也。
大陷胸丸,大黄半斤,芒硝半斤,葶苈半斤,杏仁半升。共末之,入芒硝,研如脂。丸如弹子大,取一枚,甘遂末一钱,白蜜二合,水二升,煮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不下更服。治结胸项强,状如柔痉。
以湿热熏冲,上连颈项。大黄、芒硝,破结而泻热,杏仁、葶苈、甘遂,降逆而泻水也。
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麻沸汤一升渍之,去渣,分温服。治伤寒下后复汗,心下痞硬,以汗下伤其中气,阳亡土败,胃气上逆,阻碍胆经降路,结于心下,痞塞硬满。相火既隔,君火亦升,大黄泻戊土而清热,黄连泻心火而除烦也。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大黄一两。治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实痛,属太阴者。以太阳表病,误下而伤脾气,脾陷木遏,郁生风热,侵克己土,胀满而成实痛。桂枝和中而解表,芍药滋乙木而清风,大黄泻己土而消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