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关于大宋党争和苏轼的情况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列为读者不要以为话题扯远了,只有了解这些了,对于后来所发生的事情、清照父女的遭遇你才能有根深的理解,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明白所以然了,况且,到今日,党争还远没有结束,或者对于清照父女来讲,才刚刚开始!
不过,说了这么多,希望你不要头疼,那我们就说点轻松的,说说这个时期的小清照无拘无束的童年时光。
有了后母,小清照便不再是那个“没妈的孩子”了,她也不需要再从祖父母那里寻找感情补偿了,她的心理趋于平衡,心情也大有好转,干什么事情都兴致盎然。
这时候,回京不久的李格非传来消息,他新近又得到了提拔,官至太学正,而且在汴京经衢之西,租住了一套房屋,并取了个非常雅致的名字“有竹堂”,也就是说,如今的李格非有了一定的官职,稳定的收入,再也不用挤在单身宿舍里,到处蹭饭吃了,他已经是有头有脸的吃官饭的了,毕竟嘛,有晁补之撑腰,更重要的是,此时老师苏轼正当权!
不过这个消息似乎对于小清照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就像一根绣花针掉进渺茫的大海里,即便有一丝细小的波纹也转瞬即逝了,毕竟小孩子嘛,在丰衣足食、感情有了寄托之后,最关心的还是玩了!
后来成人后的李清照还专门作了一首词来记述这段惬意时光,这就是当时名震朝野、且给后世留下无穷回味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很显然,这是一段惬意的时光。
吃过午饭,小伙伴们便会一同出门,因为居住大明湖畔,所以那里变成了大家的首选去处,而且那绿荷荡漾、鱼鸭戏水、沙鸥翱翔的大明湖总也玩不腻,几人撑一小船,当然得有家人在场,尽享着湖光山色,大明湖是内陆湖,没有大风大浪,所以不觉间竟练就了胆量,常常随着自由的水鸟探寻进人迹罕至的藕花倒柳深处,乐不思返,当然回家之后免不了大人的一番奚落,不过大人们也心知肚明,对于这群对外界、对自然地探究兴趣正处于高峰的孩子来说即便锁住了他们的脚也不可能锁住他们的心,所以干脆就放给他们最大的自由,当然不忘了嘱咐家人们务必悉心照看。
由此看来,李清照后来的无拘无束、甚至狂放不羁、有些“丈夫气概”的性格的养成与这段无拘无束、畅快淋漓的自然时光分不开的,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当中,然后又从家乡的湖光山色之间最大可能的汲取着灵气,为她今后出落成一个超凡脱俗的“超级女生”奠定了美好的基础。
无人能识的《如梦令》
《如梦令》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词的大体意思是: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在溪亭游玩的情景,日暮时分,和几个小伙伴一同泛舟大明湖上,玩到兴起了,谁也不愿意回去,为了追一些美丽的水鸟,不觉间竟到了绿波浮面的莲藕深处,那怎么办?那就快滑,快滑!好家伙,竟然将那群藏进莲藕丛中不肯露面的水鸟们惊起来,拼了命的向远处飞去……
因为有个“尝记”,“尝”即“曾经”,所以这是一篇回忆文,这一点古今学者是一致的,但对于写作时间,有人非得考证到她倒底是在十五岁还是十八岁那年有过“溪亭之游”,我觉得这大可不必,或许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有特别意义的某一天的经历,而是她在某段时间内反复做的事情,我认为这段时间就是界于她父亲再婚和她后来随家迁往京城之间。
再就是关于此有记得确切地点,我的观点在前面已经流露出来了,是在“大明湖畔”的溪亭泉,而非有人考证的“清照故里——明水镇”,原因有其二,一是“溪亭泉”并非作者杜撰,而且是确实存在,它全名“王氏溪亭泉”,因附近亭阁泉溪而得名,位于珍珠泉东8米处,曾列为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现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第二个原因就是,至今并没有关于清照一家在老家明水居住的确切记载,倒是有过关于其父李格非等人名噪以后衣锦还乡的考证,再就是以当时李家这样的名门望族,自其祖父的祖父就应该在外做官了,从后来李格非的发展来看,其父辈官居大明湖畔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了,而清照的童年时光大概就是在这度过的了。
除此之外,对于许多人对词中的两处误读我也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个是“醉”字,此处应当“陶醉”讲而非有人解释的“酒醉”,尽管有人拿出李清照“好酒”这一后天养成来狡辩,想想就来气,一个小孩子家哪来的饮酒的嗜好?好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并非你想象的此番作为一定是一个不良少年!再说了,要是将其解读为“酒醉”那多伤意境呀?
还有那“争渡”一词,有人非得说成是“怎渡”的谐音,一“怎”一“争”,一静一动,差了去了,所以我们宁肯认为是“争渡”!
在标题中我说过此词“无人能识”这是因为这里有个有趣的典故。
这可以说是小清照对于文学创作的第一次尝试,还不怎么有信心,于是在写完后便放进了闺房里而不敢示人,可就在母亲为其整理房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便拿去让他的父亲李格非看,结果李格非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首文笔深刻、毫无脂粉气的东东竟然出自在他眼里也就是至多背背唐诗、尚未脱去稚气的女儿之手,但事实可就摆在面前,可不管他信不信。
李格非的兴奋之情自不用说了,一是这个他从小就看好的女儿果然不负他所望,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志,而是这一天竟然这么早就变为了现实。当然兴奋归兴奋,他还没有到了忘乎所以的那一步,于是他灵机一动,将这个墨迹尚未干透、没有署名作品悄悄的揣进了怀里,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他便拿到了办公室里。
同志们快来看看,我昨儿个刚的了一首新词,大家帮我品一品!
你想,太学里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可是全国肚子里墨水最多的“公务员”了,才高八斗之人应有尽有,弄个“批评”、写个“评论”什么的对他们来讲可比上馆子、逛青楼要惬意的多,可就当李格非将这首词作站在他们面前时都不由自主地呆住了。
好词好词!大家一致认为。
那众位弟兄认为这应该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呢?李格非强压着内心的兴奋捻须问道。
此文豪放不羁,清新脱俗但毫无脂粉稚气,应该是苏大学士的新作!有人说。(《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
不对,此词超凡脱俗,犹如仙雾缭绕,应该出自传说中的蓬莱先生吕洞宾之手!有人高声反驳!(《古今词话》谓此词为吕洞宾所作)。
……
一时间,众人高谈阔论、争论不休,最后大概分成了两派,即“苏轼派”和“吕洞宾派”,别看这些文人平日里文质彬彬、举手投足颇有风范,看到了这种事上那股子“鱼死网破”的犟劲简直让人乍舌,眼看着就要出现头破血流的一幕,李格非只好出来制止住,此时,他原本的一腔热情被这群“一根筋”们搅得是支离破碎,看样子直接将小清照和盘托出是没有说服力了,指不定就有人把他当成卖假药的拍他板儿砖,他只好兜了个圈道:“这是小女清照的一首仿人之作!”
仿人之作?众人惊呼。
记得郦道元的“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吗?小女的灵感就是从哪儿来的,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李格非有气无力的解释道。
原来如此!众人一下释然,于是各自回到座位上,该上课的上课,该备课的备课,该喝茶的喝茶、该看报纸的看报纸,该给女朋友写情书的接着昨天的思路写……
偶尔有个感觉不过意的,冲呆若木鸡的李格非道了声:李哥,你这女儿还是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好好栽培一下说不准还能找个书香门第的好婆家呢!
李格非苦笑一声,将被众人揉成破麻袋的半块宣纸小心的折叠好,塞进了袖兜里。
也就是说,当时小清照的名气还不够,写得再好挂在大街上也卖不出好价钱,还需要好好的炒作一下或者参加个什么大赛的积累一下人气,何况她还是个“不应太有才”的女儿身,“巾帼不让须眉”,说起来容易,可真要做起来,这不明摆着的吗?谁肯“让”你呀!
不过李格非的思维毕竟不同常人,回家以后他并没有将太学里那不堪入目的一幕告诉家人,而是实事求是地将小清照大加赞赏了一番,在小清照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上狠狠的加了一把柴,要不是这样,没准小清照真会如哪位仁兄所说,找个书香门第、如意郎君将自己嫁掉了此残生,那样中国文学的损失将会是多大,没有人能想象得出!
至于此首词对后世有多大的影响,我倒突然想起来在大学校园里曾经见过的一首仿此词所作的打油诗:
昨夜用功过度,
误入校园深处,
想想求学路,
感觉十分无助,
呕吐,呕吐,
眼前金星无数!
没别的意思,轻松一下而已!
第9章 一段惬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