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脉诀刊误>第10章

第10章

(七)濡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按之根据前却去)(极软而浮细。轻手乃得。不任寻按。)曰濡。
主少气。五心烦热。脑痛耳鸣。下元冷极。
有余于上曰浮。既浮而细曰软。浮而软细曰濡。按之无有。举之则浮细而极软。必轻手乃可得。
脉经曰如帛衣在水中。帛漫在水。虚浮见于水面。若用指按之。则随手而软散。不与手应。此濡脉之状也。
濡与迟弱相近。一息三至。随浮沉而见曰迟。极软而浮细。轻手乃得。不能沉。曰濡。轻软而沉细。
按之乃得。重按欲绝。指下不能起伏。不能浮。曰弱。濡弱迟微之脉。皆气血之不足者也。大病后。
或产妇。喜见此等脉。平人强人忌见之。更随时随病消息之。脉诀曰指下寻之似有。与言伏脉同。何是何非耶。且诸脉之应。皆一来一去。如曰来疾去迟。曰来盛去不盛。以别钩脉。外实内虚之诊。
今曰按之根据前却去。其状果何如耶。内经曰软。脉经曰濡。同一脉也。难经曰春脉弦。濡弱而长。按之濡。举之来实者。肾也。沉濡而滑曰石。是皆兼他脉。以濡在中和为胃气之本。为平脉。旺脉。
若濡脉独见。则病脉也。内经曰心脉散。当消环自已。肝散。病溢饮。胃散。病食痹。脾散。
色不泽。足肿。肾散。病少血。其言散脉。与搏坚而长对。言病也。故难经亦以气来虚微。
来实强。对言之。非所谓濡与虚弱之诊也。
(按之似有举之无)(举全无力按如无。)脉诀。此句全非濡诊。活人书曰。按之似无。举之全无力。曰濡。今从之。髓海丹田定已枯。
四体骨蒸劳热甚。脏腑终传命必殂。濡脉关前(人足汗)(虚自汗。)脉诀足字本为充足之足。昧者误以手足之足训之。今改为自汗。庶无误也。
当关少气精神散。尺部绵绵却恶寒。骨与肉疏都不管。
(八)弱者阴也。指下寻之如烂绵相似。(轻手乃得重手乃无怏怏不能前)(极软而沉细。按之如绝指下。)曰弱。(主气居于表)生产后客风面肿。
弱者扶持不起之状。不能起伏。不任寻按。大体与濡相类。濡脉细软而浮。弱脉则细软而沉。以此别之。病后见此脉为顺。强人平人见之。为损为危。独见一部或二部犹庶几。
三部六部皆见之。甚矣。脉经论弱云。按之乃得。举之无有。今脉诀云轻手乃得。重手乃无。与脉经相反。今改之。又弱为虚候。气血损减。今云气居于表。果何证乎。表病脉必因浮而见。今弱脉沉细在下。何以诊表。素问曰。而肿曰风。不拘于产后也。弱脉亦难以验风。
(三关)(脉行)怏怏不能前。(只为风邪与气连)(软细而沉似烂绵。)少年得此须忧重。老弱逢之病却痊。关前弱脉阳道虚。关中(有此气多疏)(虚热胃虚疏。一作气多粗尤非)脉经曰。关弱胃气虚。胃中有客热。脉弱为虚。热作病。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矣。池氏曰。关乃阴阳分处。脉弱则阴阳隔绝。主气喘。李范因之。今按气喘者脉必实。
脉弱则气乏。不足以息。今根据脉经改之。柳氏曰气虚羸弱。弱脉乃见。寸弱为阳气虚。尺弱为阴气虚。关弱为胃虚。仲景曰诸弱发热。乃弱为阳虚。虚而发热。非实热也。大抵阳少阴多。皆为不足之候。脉经曰弱为虚为悸。内经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同一弱也。以滑涩相兼而易诊。
若在尺中(阴气绝酸疼引变主皮肤)(阳气少。骨烦发热痛难居。)脉经曰。尺弱阳气少。发热骨烦。又云少血。脉经曰骨烦者。肾主骨髓也。脉诀作皮肤。
乃肺之合。非肾所主。今改之。
九道:通真子曰。七表八里为阴阳正脉。外有九种脉相通而见者。经所谓脉来浮滑而长。沉涩而短。
浮大而牢之类。是也。以愚观之。脉无正不正之定名也。为邪为病而见。则二十四字皆不正之脉。
因时而旺。随脏而应。则皆正脉也。脉合阴阳。难以七表八里为阴阳正脉。难经曰浮滑长皆阳脉。
沉涩短皆阴脉。非别以长短为阴阳正脉之外也。是长短与浮沉滑涩。同为阴阳也。又曰外有九种脉相通而见。故曰九道。且脉之相通。乃众脉参互为一。以示证也。二十四字。除浮沉结促代伏。
居于上下。止于缓急。不能相通。其他皆相通。难经曰一阳一阴。谓浮而涩。是八里通乎七表也。
一阴一阳。谓沉而滑。是七表通乎八里也。内经所载。仲景所论。多通众脉而言病。脉经二十四字。
有散数。无短长。脉诀去散数。增长短。亦以足二十四字。脉经论。二十四字通为一处。亦无次序之定。盖脉随变而见。但宜以阳脉从阳类。阴脉从阴类。不可以一浮二芤为定序。且三至为迟。
六至为数。迟阴在脏。数阳在腑。经文皆对言也。今取迟去数。其可乎。是知脉不可以二十四字为定数也。亦不可立表里道之异名也。陈氏沈氏并用散数为九道。用脉诀九道之名数。而不取短长。亦非也。今增散数二脉于后。以足脉经之所论。而不去长短者。
脉之所当述者也。既不拘于表里道二十四字之数。则脉之以一字立名。皆详论可也。或曰子既辨表里道之非。不删而述其旧文何也。曰此朱文公作孝经刊误。程子述大学亲民之例也。不删者存其旧也。用墨圈者当删者也。辨其下者。使人皆知其非。不复为旧文所惑。不删之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