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无为寺:位于今大理市银桥乡,阳乡村西2.5公里处的苍山兰峰麓,始建于元代,现存建筑为清末重建。寺东西向,依次有大门、大殿、南北厢房各五间,今存南厢五间,过厅(
翠华楼)五间。寺内有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无极和尚僧徒法海募化所铸铜钟一口,钟高1.2米口径1
米;寺前有千年香杉树三株,传说唐玄奘在此晒经,有“晒经坡”;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时曾在寺北驻兵,有“驻跸台”;寺后有一清泉,历数百年没有干涸,传说可治流疫,称之为“救疫泉”,明代建有“救疫寺”。其他还有叩之如响玉磬的“汝南王诗碑”(又称“玉磬碑”)、“月衔桥”、“翠华楼”、“阁老岩”等建筑。无为寺在山峦环抱之中,地境清静,历来是人们访胜寻幽的地方。原门匾“无为寺”三字系江西临川人、书法家李瑞清所写。
[21]志:即记录。
[22]达果和尚:无为寺当家师,通经典,有异术,民间称哈哈和尚。
[23]箭杆坪:指今永平县境内北斗山中的一个地名。
[24]观音山礁石洞:指今鹤庆县境内北衙与邓川之间的一个地名。
[25]
段氏:指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南诏被推翻后创立大理国的段思平后裔。到明朝段功被赐封大理总管。在大理一带,段姓家族历代后裔均称段氏。在当地被视为帝室后裔。
[26]无量山:亦称蒙乐山,属云岭山脉分支,指今南涧县与景东交界处的山名。
[27]段氏先人秉义皇帝:指北宋时期大理国第八代皇帝,名段素隆。宋真宗干兴元年(公元1022年),因厌战事而辞位,后人沙门。
[28]点苍花甸:指今点苍山上的花甸坝。
[29]鸡足山罗汉壁:鸡足山,一名九曲岩,又名清巅台,位于滇西的宾川、洱源、鹤庆、永胜四县交界处,离宾川县城25公里。因山势背西北而向东南,前伸三支,后抒一趾,形状宛如鸡足一般而得名。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佛旨住持正法,结集至尽二十年,将人定灭,乃往鸡足山。”从此,僧尼云集,鼎盛时,共有三百六十余座庙宇,常住僧五千多人,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在西南与四川峨眉山齐名。罗汉壁地处鸡足山迦叶殿以北,形如屏障,为悬岩绝壁。
[30]蒙化东山:指今巍山县坝子东面的山。
[31]鸟吊山:又名罗坪山,在洱源县城西南约20公里处,离点苍山的直线距离约40
公里,相传,当年罗坪山繁花似锦,溪泉淙淙,每年中秋前后,百鸟来此朝风。洱源鸟吊山之久负盛名,是我国自然史上罕见的。早在北魏时代,它就载人了我国自然地理文献郦道元的《水经注》里,记载也颇为详细,有叶榆县,县西北八十里有吊鸟山。众鸟千百,为群其会,呜呼啁哳。每岁七八月至,十六七日则止??雉雀来吊,夜燃火伺取,其无嗉不食,似特悲者,以为义,则不取也,俗言凤凰死于此山,故众鸟来吊,因名鸟吊。而今人们已把举火捕鸟,逐步改变为一种燃火观鸟的娱乐活动。每当仲秋时节,鸟吊山上青年聚会,唱曲对歌,欣赏着“百鸟朝凤”的自然奇景。鸟吊山的自然现象,从科学上来解释是一种鸟类的迁徙活动所致。
[32]十二关司:地名,指今大理、邓川、鹤庆交界的鸡坪关。
[33]龙首关:指今上关。
[34]彩风桥:位于云龙县城北74
公里的白石乡顺荡村。桥横跨批江,建于明崇祯年间,大约公元1628—1644年间。桥单孔伸臂木梁桥,长33.3米,宽4.7米,跨径27米,高11.33米。
[35]哀牢山:位于滇西南。在大理、保山的东南,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其上丘陵和盆地交错,高差大多在100米上下。
[36]土人酋:批彝族头人。
[37]点苍:即点苍山,又叫苍山,史籍中又称“玷苍山”,意思是白头之山。《水经注》里说:J
叵河边有一座山,名叫耆阁崛”。意思是形如鹫鸟的山,过去有人也把苍山称做神话中的耆阁崛,因而也叫它为灵鹫山。
[38]中峰及雪人峰:苍山南北骈列,绵延五十多公里,海拔最高达4000
多米,石棱青苍,屏立于洱海西面。极目远跳,苍山巍峨、粗犷,与绮丽柔美的洱海相衬托,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高原景色图。苍山有十九峰,由北向南:中峰(亦叫兰峰)、雪人峰为第八第九峰。
[39]浪穹西山:即今洱源县西山。
[40]叶榆:指今大理市及洱源县的南端部分地区。
[41)蒙化龙字图山:指今巍山县西北龙宇图山。
[42]杨妃醉酒:这里的杨妃指的就是杨贵妃。“杨妃醉酒”即通常讲的“贵妃酗酒”。
[43]定边:即今南涧县境。
[44]漾濞江下江口:据《永昌府志》载:“碧溪江,一名神庄江,一名漾水。区黑惠江源出剑川,经赵赕绕点苍山之西,与漾水合流,即谓之漾濞江”。其实漾濞扫发源丽江罗风山。中经剑川湖等地,到合江又和洱海水会合后一直向南奔流,经南涧公郎西南汇人澜沧江。下江口即人澜沧江口的地段。
[45]宣化关:地名,指今洱源县牛街通往鹤庆路上的一个村子。
[46]博南山:指今永平县西南面的大山,又叫金浪山、叮当山。
[47]观音山:指地处鹤庆与邓川之间的一座山。
[48]云龙甸五峰山:指今云龙县天池一带山名。
[49]蒙化:指今巍山县。蒙化曾作为唐初时蒙舍诏的首府所在地。当时地处云南西部的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部落,他们的酋长叫“诏”(
彝语中是王的意思)。历史上称“六诏”:即越析诏(今宾川)、施浪诏(今剑川)浪穹诏(今洱源)
邓赕诏(今邓川)、蒙诏(今巍山)、蒙舍诏(今巍山东南部,因位置在六诏的最南,又称做南诏)。南诏王为蒙姓,始祖名舍龙,避仇家自哀牢(今保山)
迁到蒙舍川来。唐王朝为了打击和消除吐蕃在洱海地区的势力,扶持了南诏王皮逻阁,在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
用武力征服了其他五诏,灭了西河河蛮,占据了整个洱海地区,把白族居住的城邑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
作为首府,建立了地方政权南诏国。唐王朝册封皮逻阁为云南郡王,赐名蒙归义。南诏自细奴罗至舜化共十三代,历二百五十余年。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