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古今往>第2章

第2章

汉旧制:乘舆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为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皆与乘舆同。长公主、天子贵人,与诸侯王同。绶者特加也。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公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一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三采,青白红,淳青圭,长一丈七尺,百二十首。自青绶以上,縌皆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
縌者,古佩璲也。佩绶相迎授,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止玉瑰云。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纯青圭,长一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三百石长同。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一采,淳黄圭,长一丈五尺,六十首。自黑绶以下,縌皆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百石青绀绶一采,婉转缪织,织长一丈二尺。凡先合单纺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淳为一圭,首多者系细,首少者系粗,皆广一尺六寸也。汉末丧乱,玉佩之法绝而不传。魏侍中王粲识古佩法,始更制焉。
〈巾夹〉,魏武帝所制也。以军中服之轻便,又作五色〈巾匧〉,以表方面也。
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
两汉京兆河南尹及执金吾、司隶校尉,皆使人导引传呼,使行者止,坐者起。四人皆持角弓,违者则射之。有乘高窥阚者,亦射之。魏晋设角弩而不用也。
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于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缯为囊,盛印于后,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缯也。自晋朝以来,劾奏之官,专以印居前,非奏劾之官,专以印居后也。
文官冠进贤冠,古委儿之遗像也。武官冠惠文冠,古缁布冠之遗像。缁布冠上古之法,武人尚质,故取法焉。
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天子赤舄,凡舄色皆象于裳。
履者,屦之不带者也。
不借者,草履也。以其轻贱易得,故人人自有,不假借于人,故名不借也。又,汉文帝履不借视朝。
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不得用。
貂蝉,胡服也。貂者,取其有文采而不炳焕,外柔易而内刚劲也。蝉,取其清虚识変也。在位者有文而不自耀,有武而不示人,清虚自牧,识时而动也。
剑,汉世传高祖斩白蛇剑,长七尺。汉高祖为泗水亭长,送徒骊山,所提剑理应三尺耳。后富贵,则得七尺宝剑,舍旧剑而服之。后汉之世,唯闻高祖以所佩之剑斩白蛇,而高祖常佩此剑,便谓此剑即斩蛇之剑也
吴大皇帝有宝刀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刀一曰百链,二曰青犊,三曰漏景。
孙文台获青玉马鞍,其光照衢。
都邑第二
封疆画界者,封土为台,以表识疆境也;画界者,于二封之间,又为堳埒,以画分界域也。
阛,市垣也;阓,市门也。
肆,所以陈货鬻之物也;店,所以置货鬻之物也。肆,陈也;店,置也。
罘罳,屏之遗像也。塾,门外之舍也。臣来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详熟所应对之事也。塾之言,熟也。行至门内屏外,复应思惟。罘罳,复思也。汉西京罘罳,合板为之,亦筑土为之。每门阙殿舍前皆有焉。于今郡国厅前亦树之。
城门皆筑土为之,累土曰台,故亦谓之台门也。
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高杨于其上也,一曰羊沟,谓羊喜抵触垣墙,故为沟以隔之,故曰羊沟也。
阙,覌也。古每门树两覌于其前,所以摽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覌,故谓之覌。人臣将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丹垩,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昭示四方焉。
苍龙阙画苍龙,白虎阙画白虎,玄武阙画玄武,朱雀阙上有朱雀二枚。
城者,盛也,所以盛受人物也。
庙者,貌也,所以彷佛先人之灵貌也。
隍者,城池之无水者也。
紫塞,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称丹徼,为南方之极也。塞者,塞也,所以拥塞戎狄也。徼者,绕也,所以绕遮蛮夷,使不得侵中国也。
拘拦,汉成帝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炉,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于其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