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名义二
(直指本义起于分野,而广引以明之)十二经之三阴三阳,其于脏腑不能执而强合也,前论详之矣。
十二经之三阴三阳,其称名起于人身之分野,而分野则何为有三阴三阳也?曰∶象于天地之义也。
南面而立,阳明在前,阳之盛也,非燥气在前也;太阳在后,远而外之也,非寒气在后也;少阳在侧,前后之间也,非火气在侧也。
三阴同法。只因分野、方位、表里以定名,非因风寒燥火暑湿六气以起义也。
故人身之三阴三阳者,虚位也。
或曰∶三阴三阳为虚位,而《内经》每言燥病即曰阳明,寒病即曰太阳,火病即曰少阳,土病即曰太阴,热病即曰少阴,风病即曰厥阴者,何也?曰∶此假其名也。
阳明即燥金病假名,不必在身之前也;金气通于肺,不专于胃与大肠之经矣。
厥阴即风木病假名,不必在身之侧也;风气通于肝,不及于包络之经矣。
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俱同此义。此气病而假其名也,亦有经病而假其名者。胃经病曰足阳明,大肠经病曰手阳明,不必皆燥气为病也;肾经病曰足少阴,心经病曰手少阴,不必皆火气为病也。
夫人之中于邪也,中于面则于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此所谓阳明、太阳、少阳者,皆以分野言,非以经络言也,非以六气言也。
邪之中人也,先中于皮毛分野之间,而经络脉管之中,未能即病也。
脉管中血气不盛,则邪气渗入脉中矣。
有渗入阳经者,有渗入阴经者,有邪已至于三阴之分野,而犹未渗入脉管者。经脉之气通于脏腑,其机至捷。邪入经脉,则其入于脏腑也,不可御矣。
故阳经亦有里证,若邪至三阴分野,而未入脉管,是即三阴表证,犹可汗而愈也。
昔人疑《伤寒论》只言足经,不及手经者,论中所称三阴三阳,只是分野也。
足经分野大,故见证多手经分野小,故见证少。若邪入于脉管之中,则气行有道,脉络相引,手经亦自有手经之病矣。
故《伤寒论》有时及手经病证者,皆里证也。
陶节庵曰∶足之六经,盖受伤之方分境界也。
张景岳曰∶足经脉长而远,自上及下,遍络四体,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经脉短而近,皆出入于足经之间,故伤寒但言足经,不及手经者。伤寒,表邪也,欲求外证,但当察之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脉络,惟足六经尽之耳!(周身者,躯壳也,对脏腑言。)张石顽曰∶只传足经者,邪气在身,未入脏腑也;若入脏腑,则不得独在足经矣。
呜呼!观于诸家之论,不亦可以恍然矣乎?独是邪在分野者,概于皮肤分肉之谓也,而病证竟分见某经,划然各有界畔者,何谓也?(胀论曰∶五脏六腑各有界畔,其病各有形状。)曰∶邪之来也,必有其道。如中于项,则下太阳,太阳分野,为邪所拥,则此分野中正气困矣;正气困,则不能与脉中之气升降迟速相应,邪虽未入脉中,而脉中之正气已为所累矣,故周身上下,皆独见太阳证也。
累之日久,则里气亦虚,邪乃乘虚而内侵矣。
总之,邪在分野,见证只在躯壳之外;邪入经脉,见证必及脏腑之中。其有未入经脉而遽见里证者,必是邪气直中三焦也;直中三焦,则其入脏腑也亦易矣。
三焦者,内之分野也;三阴三阳者,外之分野也。
分野者,卫之部也;经脉者,荣之道也。
三阴三阳名义三
(论六经、六气不能强合,又推论其余意也。)至真要论曰∶以名命气,以合命处,而言其病,名谓四象之名。即阴阳离合论所称三阴之名也。
气,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也;处,人身十二经之部位也。
由此观之,以天地四方之象,起三阴三阳之名,因即以其名加之六气,因即以其名加之人身,此不过借以分析气与处各有所属,俾得根据类以言其病耳!言者,讨论之谓也。
其不可以气之名、处之名,即指为病之实也,不昭昭乎?不但此也,以人身前、后、两侧之表里,分三阴三阳者,是固常说,熟于人中者也;又有以人身之形层,分三阴三阳者,又有以人之身形分三阳,三焦分三阴者。且也,少阳为一阳,厥阴为一阴,阳明为二阳,少阴为二阴,太阳为三阳,太阴为三阴。三阳为极表,一阴为极里,数由一而至三,即由里而达表也。
而脉象之三阴三阳,其表里名义,则又不同。《素问》曰∶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夫钩、毛,皆浮之象也,而曰一阴一阳,是以一为极外矣。
鼓者,谓脉之来而应指也,其脉来见于浮分,而其气属阳者,钩之脉也;脉来见于浮分,而其气属阴者,毛之脉也。
气属阳者,来盛去衰也;气属阴者,来衰去盛,所谓秋日下肤,蛰虫将去也。
由此推之,脉见于中分,其来盛者,谓之二阳,其去盛者,谓之二阴可知矣;脉见于沉分,其来盛者,谓之三阳,其去盛者,谓之三阴可知矣。
明于斯义,则知一阳结谓之隔,决非手足少阳也;二阳结谓之消,决非手足阳明也;三阴、三阳结谓之喉痹,决非太阴、太阳也。
故《脉经》引扁鹊言曰∶出者为阳,入者为阴。脉来一出一入为平,再出一入为少阴,三出一入为太阴,四出一入为厥阴;再入一出为少阳,三入一出为阳明,四入一出为太阳。以出入之多少,分阴阳之太少,其义皎然而有征矣。
其以出多为阴,入多为阳者,指病脉之反乎常数也。
夫三阴三阳之所属众矣,引之可十,推之可百;引之可千,推之可万。独未闻有以脉之浮沉出入,分属三阴三阳者,而求之经文,确有此义,故纵言及之,以质之有道者。明乎此,则知三阴三阳之名,随处可称而不可互相牵合者也。
黄坤载曰∶小肠属太阳者,火从水化也;胃属阳明者,湿从燥化也;肾属少阴者,寒从热化也;肺属太阴者,燥从湿化也;少阳、厥阴,木、火同化也。
是以六气强合六经者谬矣。
张隐庵曰∶《伤寒论》治六气之全书也,是以六经牵合六气也。
高骨大骨非一骨也
《生气通天论》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又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王冰云∶高骨,腰高之骨也。
喻嘉言云∶大骨即高骨,常有高僧绝欲,只因味过于咸,以致精泄溃败,堕其前功。窃以为二说皆非也。
高骨者,阴上毛际之横骨也,非腰高之骨。腰有何高骨耶?强力者,即强力入房,交合太过也。
此骨为肝、肾之经所系,交合太过,不但五内之气伤,而外经所系之高骨亦坏。每有多战强泄者,毛际横骨隐作酸疼,是其征也。
《洗冤录》辨俗言妇人贞洁从一者,其阴骨洁白;其淫而多夫者,则全变成黑。非也。
凡室女及妇人未生产者,其骨皆白;生育多者,其骨皆黑。无关贞淫也。
妇人生产多而骨坏,不可知男子交合多而骨坏乎?此骨为肝、肾所系,大筋所结,横束下焦;若坏,则筋弛而无束,五脏之气,膀胱之津液,肾之精,皆有下泄不禁之虞矣!岂尚堪长寿乎?大骨,则举人身脊骨、臂骨、肘骨、骨而赅之也。
气劳者,咸走骨,骨病无多食咸,咸味入骨,则津液凝涩,骨失所养,骨中之气热而燔矣,故曰劳也。
凡人食咸则渴,血汁举为所涩,骨髓不得荣养,其烦劳也,不亦宜乎?然则高骨也,大骨也,一乎二乎?高骨坏者,精不固,传为虚损;大骨劳者,骨内蒸发为痈、疽、痿、痹,甚则枯槁。
三焦水道膀胱津液论
陈修园曰∶经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此数语,向来注家皆误。不知津液为汗之源,膀胱气化则能出汗,故仲景发汗取之太阳。水道,为行水之道。三焦得职,则小水通调。须知外出为膀胱之津液,下出为三焦之水道也。
故凡淋沥等证,皆热结膀胱所致,而治者却不重在膀胱,而重在三焦。按此说本于张隐庵,乍读似新奇可喜,而实违经背理之甚者也。
夫下出为三焦之水道,是矣;外出为膀胱之津液,则非也。
三焦者,水所行之道,非水所藏之府也。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