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道德真经广圣义>第36章 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三十六

第36章 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三十六

唐廣成先生杜光庭述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疏:前章明不出不窺,不以知政理之道。此章明為學為道則至乎無為之事。首兩句示進修息遣之漸,次三句明損有歸無之益,後四句結成其意,戒有事不足以化人。○義曰:理世之教,以勤學而成功。修身之階,以損知而契道。勤學則日益而進業,契道則日損而無為。倚伏本殊,語默互致,此明日益之為劣。局世居常,日損之為優。超凡證道,固以符合於不出不窺之冥寂。戒彌遠彌少之煩勞,示無為可以握圖,有事不足理國。此其旨也。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注:為學者日益見聞,為道者日損功行。益見聞為修學之漸,損功行為悟道之門。是故因益而積功,忘功而體道矣。
疏:為,修為也。損,忘損也。言初修學者日求聞見以為益,因益為道,則忘遺功行以為損。所以者何?夫為學者,莫不初則日學以知道,修功而補過,終則悟理而忘言,遣功而去執。故注云益見聞為修學之漸,蓋言其初也。損功行為悟道之門,蓋言其終也。
義曰:學道之人先立功行,後忘其心,所以契無為之道。理國之道,先弘德化,後忘其進,所以成太平之基也。此亦一致也。夫立身之道,不可不學。《春秋》曰:學者,殖也。不學將落。於是乎下陵上替,能無亂乎?《白虎通》云:學者,覺也,悟也。言以先王之道開道情性,使覺悟也。幼則迷昏而不悟,未可以學,長則悍格而難入,不可以教。學有三時。一就人身中為時者,十三歲之後可以習業也。故《學記》云:發然而後禁,則悍格而不勝;時過而後覺,則勤苦而難成。二就年中為時者,《內則》云:人之養子,六年教之數,一至十,十至百千萬也;與方名,東西南北也。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於長者,教之讓也。九年,教之數日朔望,與甲乙至壬癸六甲也。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十有三年,學舞勺,誦詩背文,而讀曰誦也。十五年,成童,舞象學射御,先舞籥,籥似笛,執而文舞也,後舞象,武舞也。二十而冠,始學禮。三十有室,理男事,學無方。四十而仕,出謀發慮。五十,服官政是也。三就日中為時者,言隨時節氣受業易入。《王制》云:春夏習詩樂。言春夏是陽,陽體清,詩樂是聲,聲以輕清故也。秋冬習書禮。秋冬是陰,陰體重,書禮是事,事以重濁故也。以輕清之時習輕清之業,以重濁之時習重濁之事,故其氣相感,皆易入也。然三時之學雖有定規,所習善道,日不可廢,豈可拘於三時哉?故《學記》曰斯焉修焉、息焉遊焉是也。若修道之士,先務博聞,後乃日損,反乎冥寂,以期通玄矣。藏亦自有而歸於無也。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疏:損之者,謂損為道者之功行也。
又損之者,謂除忘功行之心也。斯乃前損忘跡,後損忘心。心跡俱忘,可謂造極,則以至於無為矣。
義曰:修道之階,漸臻其妙。初則由學而開悟,因悟而遵修,修則以立功補過,積微成著。功不在大,遇物斯拯,過不在小,知非則恢。過在改而不復,為功在立而不中倦。《洞玄經》曰:功滿三千,白日昇天。修善有餘,坐降雲車。斯皆從凡慕道,誘勸立功之旨也。夫立功之義,蓋亦多途,或拯溺扶危,濟生度死,苟利於物,可以勤行。或內視養神,吐納鍊藏,服餌導引,猿經鳥伸,遺利忘名,退身讓物,皆修道之初門也。既得其門,務在勤久。勤而能久,可以積其善功矣。善功既積,不得自恃其功,矜伐於眾,為而不有,旋立旋忘,功既旋忘,心不滯後,然謂之雙遣兼忘之至爾。經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忘德不恃,其德益彰;忘功不居,其功益廣。理國契無為之化,修身成不死之基矣。
無為而無不為。
注:為學者積功行,為道者忘損之。雖損功行,尚有欲損之心。兼忘此心,則至於泊然無為。方彼鏡象,而無不應,故無不為也。
疏:夫有為則有礙,有礙則有所不為。今既無為,無為則無礙,故能無所不為也。此謂契道,則應用而周普也。故上卷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也。
義曰:功行既忘,忘心亦遣。無為之智,了能自明。既達兼忘,脗合於道。與道冥契,則無所不了,無所不知,無所不為,細合乎稊稗秋毫,大合乎陰陽天地。非無非有,非有非無,無所局滯,始可與言道矣。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者,上經第三十七章之詞也。
取天下常以無事。
注:無為無事,天下歸懷,故可取天下也。
疏:此勸人君行無為也。取猶攝化也。攝化天下,必須為無為,事無事,無事則天下不擾,無為則百姓自安。以斯臨莅,于何不可?言常者,無事御物,不可斯須離也。
義曰:取謂聚也。為國失道,眾叛親離。為國以道,人必悅服。離叛則散,悅服則聚。聚則國泰而昌,散則國虛而亡。欲聚人之法,常以無事為先。莅,猶臨也。御,猶制也。攝,追也。《易》萃卦《正義》云:萃,聚也。情同而後聚,氣合而後群。故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聚而無主,不散則亂,惟有大德之人能弘正道,得常通而利正。大人為主,聚道乃全。此謂理國聖人,以道德聚民,而安天下也,故曰取。若言取天下,非人力所能乎?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有事則有勞煩,勞煩則弊,故不足以取天下矣。
疏:夫有事謂政令煩苛,禁網凝密。令苛則人擾,網密則刑煩,百姓不安,四方離散,欲求攝化,不亦難乎?故有此事,則不足以取天下矣。
義曰:以道以德,為有國之基。無事無為,乃聚人之本。及其有事,不足安民,但有叛離,故難懷聚矣。秦皇法嚴而人叛,以一統致亡;漢武令峻而刑煩,故三邊起怨。所以秦季年也,法如秋察。網如脂凝,嗷嗷生民,無所措其手足矣。故土崩瓦解,一旦隳亡。苛,細也。煩,急亂也。理身者常以無事,則心逸而神安。及其有事,則神痕而心擾。擾則喪道,逸則契真,不可不戒也。
聖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疏:前章明為道日損,示修學忘遺之門。此章明聖人無心,表虛懷應物之用。初六句標聖人無心而應物,次兩句示聖人混迹而用心,後兩句結百姓歸善之由,明聖人均養之德爾。○義曰:理國者在於無事,應化亦在於虛心。虛心則應物不常,無事則臨人可久。所以善不善等以善應,善化攸同,信不信皆以信之,信誠無間。所謂融心混化,萬國所歸安而撫之,俱為赤子。此聖人之大旨也。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注:聖人之心,物感則應。應在於感,故無常心。心雖無常,惟在化善,是常以化百姓心為心矣。
疏:聖人虛心,物感斯應,應必玄感。感既不一,故應無常心。心雖無常,義存慈救。以百姓有不信不善之心,故混同用心而以化導。故云無常心。
義曰:廣無不覆,微無不通,大道也。化無不周,感無不應,聖人也。聖人化既周普,心亦無常。從善者固以感通,不善者亦令開悟。惟德是輔,人無棄人,周布慈心,不遺毫末,而聖人無心,未始有滯也。
善者吾善之。
疏:此應感之義也。吾者,聖人也。善者迴向正道之心,聖人獎之進修,以果其行,使至夫忘善之大善也。
義曰:夫善者,因心所起,對惡得名。善因惡而彰,善勝則惡滅。人既善矣,聖人因而善之,所以誘其進也。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疏:不善者,謂習染增迷,信邪背道,聖人亦以善道而引汲之。德善者,令化聖德而為善也。
義曰:人不知善之可修,惡之可改,積習為惡,迷而不迴。聖人愍其執愚,亦以善道開化。化惡為善,賴于聖功。人無棄人,於是乎在。信邪者,謂世人不知正道,迷溺於邪,亦猶聵者不預金石之音,瞽者不悅玄黃之色。邪既增迷,故背於正道矣。聖人亦以善教教之,使分別邪正,而歸於善也。
信者吾信之。
疏:信謂聞道勤行,心無疑執,聖人應之以至誠,贊成其善,以至於深信也。
義曰:信者亦起於心,因疑以彰信。信因疑而立,信勝則疑忘。人既信焉,聖人因而信之,所以勸其志也。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注:欲善信者,吾因而善信之;不善信者,吾亦以善信教之。令百姓感吾德,而善信矣。
疏:不信謂強梁背教之人,聖人亦以平等正信而導化之,令化聖人之德,捨偽而歸信也。故云德信。
義曰:人之滯俗,積習生疑,不知信之可行,疑之可捨,執疑守惑,不信正真。此弱喪之忘歸同,下士之大笑,聖人亦以正信之理漸開悟之。知信捨疑,賴于聖德。德信德善,其在玆乎。強梁背教者,謂執疑之人以疑為是,以信為非,亦猶夏蟲疑冰,井蛙陋海,以玆執見封彼邪心,聖人亦誘而教之,使分別信疑而歸於信。所以誘之歸善歸信者,聖人恐其因疑獲罪,滯惡罹殃。勸而勉之,蓋惜人憫物之至也。
聖人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
注:聖人在理天下,化引百姓,常惵惵用心,令得善信。而聖人凝寂,德賬照圓明,渾同用心,皆為天下,故云為天下渾其心。
疏:此明聖人渾跡用心也。惵惵,憂勤也。聖人在宥天下,統御寰中,懼眾生不歸善信,故惵惵憂勤也。然聖人無心,復何憂喜?今所言惵惵者,皆為天下百姓未能信善,故聖人混同於物,而用其心。故云為天下渾其心,
義曰:聖人應天御時,順人臨極,黃屋左纛青,黈纊垂旒。雖身處九重,而心周萬國。察臣子邪正,知稼穡艱難,宥罪寬刑,輕傜薄賦。既悶悶而不撓,亦惵惵而垂憂,導惡化疑,令歸善信。而聖人澹寂常若無心,以其無事無心,物亦自寧自化矣。宥者,寬而簡正也。寬宥故道行焉。混者,內外混融,無分別之貌也。
百姓皆注其耳目,
注:百姓化聖德為善,故傾注耳目,皆觀聽聖人也。
疏:百姓被聖德而歸善,仰淳化而觀風。故皆傾注耳目以觀聰,則於聖人。
義曰:聖德所覃,人皆率化,上行下傚,君唱臣隨。四海生靈,頃耳以聽其言,目以觀其事。是則是傚,以歸於道焉。聽者,側聞也。覲者,徧覽也。
聖人皆孩之。
注:聖人念彼蒼生,猶如慈母。凡視百姓,皆如嬰孩。
疏:百姓既傾注耳目觀聽聖人,聖人視之,如慈母之於赤子。故云皆孩之。又解云:百姓有分別之心,聖人化使從善,令如嬰孩,無所分別。
義曰:有道聖人,慈育萬有,萬有奉之如慈母,聖人視之如嬰孩。如此者則道德周行,上下交感,人和俗泰,不亦宜乎?理身者寶氣嗇神,氣全神王。形神交固,則命紀遐延,斯神仙可致也。聖人化使為善,誘以修真,先祛不善之心,書歸崇善之行。善行既著,乃忘為善之必,無知無為,不矜不伐,淳淳默默,內外混融,如彼嬰孩,無分別相,可謂合於道矣。
出生人死章第五十
疏:前章明聖人無心混融,應善信之行。此章明出生入死,善攝超患累之門。前五句標安時處順之人,次五句明探變求化之類,後八句結善攝之行,示長生久視之門。○義曰:天地之德,惟生為大。得其生已,當守道以安之,谷神以養之,適來不為榮,適去不為懼,不貪生而喪道,不越分而傷生,可謂安時而處順矣。迷之者求生太厚,反失其生。善攝者以道自至,固無其害,以其無死地,誠哉。言乎安時處順者,《莊子?大宗師篇》子祀謂子輿曰: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此古之所謂懸解,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矣。此言得生者,時有生也,失死者,順化死也。處生而安生,得生理矣;處死而順死,得死理矣。既無生無死,豈有衰樂哉?此古之真人無所繫也。若在生而惡死,樂極之哀來。知此之流,為生死哀樂之所結矣。長生久視之道者,此經第五十九章之詞也。
出生入死。
注:了悟則出生,迷執則入死。此標也。
疏:了悟生死,不厚其生,名為出生。迷執人我,動往死地,名為入死。此標章門也。
義曰:元精播氣,大冶匠形,稟陽和則出生,歸陰寂則入死。將明輟死延生之路,喪生趣死之由。標此章門,似若設問,具如下句以答之也。
生之徒十有三,
疏:徒者,類也。此泛論眾生能安、生理,不自矜貴,適來為時,一無封執。如此之者,大汎而論,十中有三爾。此謂順理者少,而逆理者多也。
義曰:將生不以為樂,而安其生,此生之徒也。夫當其生也,不以利欲亂其心,不以厚養傷其性,安於澹默,順其冲和,則神守於形,氣保於神,志和於氣,心寂於志,靜定其心。如此則不求於延生,生自延矣。不求於進道,道自至矣。
死之徒十有三。
注:此泛論眾生當生安生得生理,處死順死得死理。如此者,十中有三人爾。
疏:此亦泛論安死之道,不拒變化,適去為順,一無驚怛。如此者,亦十中有三人爾。
義曰:將死不以為憂,而順其死,此死之徒也。達人處世,了悟有無,知道之運化委和,所稟有厚薄。厚於陽和之氣者則壽,薄於淳粹者則夭。知壽夭皆由於分,則生死可齊矣。生死既齊,則憂樂不入,泰然而身心無撓也。况髑髏見夢於莊子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無四時之事,汎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而王,樂不能過矣。莊子不之信曰:吾欲使司命復子之生,可乎?髑髏深臏蹙頞曰:吾安能棄南面王樂,復為生人之勞乎?此雖寓言立理,而莊子以世人樂生者為生所拘,樂死者為死所繫,滯於生死,所以有死有生,唯至人在生無生。不為生之所繫,在死無死,不為死之所拘。既而不繫不拘,故能無生無死。然而變而生也不可以止,變而死也不可以留,但冥契大道,則為達生死爾。其出死之表、長生為期者,在乎修真鍊形,可以與語,議其玄要爾。
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注:徇生太厚,以養傷生,既心矜此生,故動往死地。此則生理既失,死理亦虧。如此之輩,亦十中有三人爾。
疏:此釋迷執之人養生失理之徒也。言人雖欲修生,不能悟了,動往喪生之地。安生之理既失,順死之道又乖。如此之輩,亦十中有三人爾。
義曰:愚迷之人不知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以生為樂,以死為哀,畏死貪生,故養生過分。希生乖其道,則反喪其生,十中有三人,約其大數爾。又解云:人之稟生有三業十惡。三業者,一身、二心、三口,業也。十惡者,身業有三惡,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心業亦有三惡,一貪欲,二嗔怒,三愚癡;口業有四惡,一兩舌,二惡口,三妄言,四綺語。此三業十惡,合為十有三矣。人能制伏三業十惡,則可得道長生,可謂生之徒,由此十有三也。人若縱此三業十惡,則鈴從生趣死,可謂死之徒,由此十有三也。且眾生善必難搆,惡乃易成,三業十惡日有所犯,犯即趣死之徑。故云動之死地亦由此,十有三也。夫三業十惡,眾罪之源,捨之則可以出生,行之則可以入死。修身之戒,戒之元急。此十惡事,又各有四緣,皆為罪惱之本。何者?殺生罪中有四種緣,一
實是眾生,二起眾生想,三有欲殺心,四令斷他命。偷盜罪中亦有四緣,一實是他物,二起他物想,三有欲盜心,四使移本處。邪淫罪中亦有四緣,一實是邪境,二起邪境想,三發邪淫心,四身受染樂事。兩舌罪中亦有四緣,一是所聞人,二起前人想,三起離間情,四發分搆語。惡口罪中亦有四緣,一是所罵人,二起前人想,三起惡罵心,四發惡罵語。妄言罪中亦有四緣,一是所欺人,二起前人想,三有欺妄心,四成虛違說。綺語罪中亦有四緣。一是所對人,二起前人想,三發綺語心,四吐非義語。凡此十惡三業,計五十三條,動罹此罪,即之死地。慎哉戒哉。
夫何故?
疏:此設問眾生動之死地之由。
義曰:將攝化之要、趣死之因重自設問,謂下句也,
以其生生之厚。
注:所以動之死地,夫緣何故?但以其求生此生太厚故也。
疏:此正答言眾生動之死地者,以其躭滯有為,溺情縱欲,厚自奉養,以全其生,養之太厚,故動之死地爾。
義曰:天生蒸民,愛之甚矣。五味以食之,五色以章之,五聲以悅之,五香以娛之,五利以用之,五氣以和之,五官以司之,五緯以主之,五教以勸之,五常以稟之,五福以將之。居五靈之首,為萬彙之長,得不自貴而保愛之乎?而縱欲適情,樂生畏死,養之過分,自掇死亡,非天怒神責,由貪生太厚所殺爾。故前之十惡三業五十條罪,動有所犯,寧無過乎?且夫躁進者亡,勇退者傷,得其中者可以議於修身爾。
蓋聞善攝生者,
疏:攝,衛也。謂善能以道衛生之人,妙觀生本,本來清靜,於生忘生,不以情欲而滑其和,唯以冲虛而養其性,物莫能害。故稱善攝。
義曰:其生也有涯,而事也無涯。以有涯之生,役無涯之事,能無傷乎?善攝生者,於事無事,以全其和,不以欲嬰心,不以利傷己,任沖和之自運,託虛寂以真懷。忘生而生能全,體道而道自政,虛室生白,冥心契玄。攝生之善也。
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疏:不期而會曰遇。按《山海經》,兕出湘水南,蒼黑色。《爾雅》曰:形如野牛,一角重千斤。善攝生之人,不起心害物,所以陸行不求遇於兕虎,入軍不被帶於甲兵,故虎兕甲兵無傷之意。
義曰:瀟水、湘水出九疑、零陵,其地有犀兕焉。兕虎皆害人之者也。兕虎害人,甲兵傷敵。遇之必有所害,敵之必有所傷。而善攝生者不干預於兵甲,故不為其所傷;不求遇於兕虎,故不為其所害。昔晋人郭文字文舉,栖於餘杭大滌山,與猛虎同處。每出城市,虎必隨之。人或問之曰:先生有道乎?何摯獸之馴擾若是也?文舉曰:人無害獸之心,獸無害人之意。亦何術乎?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注:善攝衛生理之人,心照清靜,無貪取之意,則凡是外物不可加害。陸行不求遇兕虎,入軍不被帶甲兵,此不求害物,則物無害心。故無投角、措爪、容刃之地。
疏:前明善攝生之人內無害心,所以外不求遇兕虎。此明設使逢遇,此無傷害之心,自然彼無容措之處。是知忘情於物者,則海上之鷗可馴而狎,陸行之獸可繫而遊,况傷害乎?故無是也。
義曰:攝生之人性與道合,慈心廣運,己無傷物之心,和氣內充,物無傷己之執。雖遇兕虎,必無爪角之傷;或值甲兵,亦無鋒刃之害。以其道德充備,物物皆柔服焉。狎鷗者,有人居於海上,其子每於海濱與鷗鳥群相狎而戲。其父異之,將往觀焉。其子先詣嘗遊之所,群鷗見之,飛翔而不下。以其無機心,而鷗鳥狎之。今有機心,則翔而不下。則知苟有害物之意,虎兕寧容不傷?所不傷者,機心息於內也。《神仙傳》:劉剛字伯鸞,與妻樊夫人俱得神仙之道。剛為上虞令,遊四明山遇虎。虎見剛俯伏不敢起,以語夫人。夫人徑往,以繩繫虎而歸,如家犬焉。蓋道德所攝也如此。措,置也。容,受也。狎,近也,習也。無置爪受刃之所也。
夫何故?
疏:此問虎兕兵刃是害人之物,今不投措其爪角、無容其兵刃者,其故何也?假問其故,以曉於人。
義曰:欲明善攝生之人,無趣死之地,復重發問,將以勉勵於修行耳。
以其無死地。
注:夫何故兕虎甲兵無容措之所乎?以其順化無私,不以死為死,則物不得害其生。故云無死地。
疏:此正答也。夫見有其身者累,生生之厚者死。今善攝生之人,照法性空,悟身相假,故能於生忘生。不為厚養之過,無私順化,故無死地可處爾。既心無死地,夫何虎兕兵刃能害其生乎?
義曰:大聖演經,廣弘道要,欲使人皆趣善。眾盡寶生趣善,則無過無疵。寶生則懷道懷德,無過疵則不履死地,懷道德則可致遐齡,自無兵刃爪角之傷,可合清净希夷之道。理國之君不懷五兵之力,四境協寧,能開三面之羅,百獸率舞,何所加害乎?
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之三十六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