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丹溪手镜>第25章

第25章

少阴头痛足寒气逆,为寒厥,脉沉细,细辛、麻黄、附子主之。
厥阴头痛顶痛,吐涎沫,厥冷,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
气虚头痛耳鸣,九窍不和,尺脉虚浮,参、主之。
血虚头痛鱼尾上攻,芎、归主之。
风涎冷痰在鬲上,或呕吐,脉弦细出寸口,为痰厥,宜吐。
火作痛痛甚,清之、散之。
湿热头痛证则心烦。
伤风头痛半边偏痛,皆因冷气所吹,遇风冷则发,寸浮。
食积头痛因胃中有阴冷,宿食不化,上冲,右寸紧盛,左属风,浮为风;右属痰,滑为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痰厥头痛。
半夏(二钱)白术(一钱)天麻(一钱半)人参(一钱)黄苍术陈皮黄柏茯苓(一钱半)神曲(炒)泽泻干姜(二钱)清空膏
治风湿热诸般头痛,惟血虚不治。
黄芩(二钱)羌活川芎黄连防风甘草(钱)柴胡(七分)上为末,白汤下。
玉壶丸治风湿痰头痛。
雄黄白术天麻南星半夏茶调散吐痰头痛。
家珍方治偏头痛连睛。
石膏黍粘子(炒)香芎散治一切头风。
香附(二两炒)甘草川芎(一两)石膏(五钱)细茶荆芥点服二钱细辛防风川乌草乌白芷荆芥羌活
煎服卷之中目痛(三十一)皆血太过与不及也。太过者,血得太热而溢于上,则目壅塞而发痛;不及者,血虚无所养而拈目痛。目之锐
,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经也,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惟足厥阴连于目系而已。
治法血实者决之;血虚者补之。佐以辛散之,以凉清之、汗之、吐之。
卷之中脑痛(三十二)因风热乘虚而入于脑,宜以辛凉散之、行之;头目昏眩疼痛及脑痛,宜以辛凉散之、行之。
羌活汤治风热壅盛,上攻头目,昏眩疼痛及脑痛。
羌活防风黄芩(酒)黄连(一两酒)柴胡(七钱)栝蒌根(酒)茯苓(一钱)甘草羌附汤治冬天寒气犯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
麻黄附子防风羌活白芷升麻姜蚕黄柏甘草(三钱)苍术黄(一钱)藿香散治脑风头痛。
藿香川芎天麻蔓荆子白芷上槐花酒汤下。
又谷精草铜绿(另研各三钱)硝石(另研一钱)为末,吹鼻中。
又细辛瓜蒂良姜(一钱)硝(五钱)含水满口,以药搐鼻。
又荆芥薄荷木贼姜蚕蝎梢上为末,茶清下二钱。
卷之中眉眶骨痛(三十三)因风痰羌活防风甘草黄芩(酒)白术半夏南星细辛又方加川乌乌头(童便浸炒去毒)二味为君。
卷之中眉眶骨痛(三十三)不治证头目痛,脉反短涩者死。
脑痛,脉弦大者死。
卒视无所见者死。
卷之中目泣泪目黄(三十四)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泣泄名风成寒中,宜辛温之。不得外泄,目黄名风成热中而郁也,宜辛凉发之。
卷之中眩晕(三十五)因痰饮随气上,伏留于阳经,遇火则动,或七情郁而生涎,亦同呕吐,眉目疼痛,目不欲开。
因血虚眩晕,眼花屋转,起则晕倒。
因外感,风在三阳经,头重项强,有汗。
因虚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着,皆令吐逆晕倒。
散风行湿汤治痰火眩晕。
二陈汤黄芩苍术活石瓜蒂散治痰厥眩晕,吐之。
芎归汤治血虚眩晕。
参苓汤治气虚挟火。
人参白术黄芩黄连卷之中心腹痛(三十六)脉细小迟者生;坚大实者死。
腹痛,反浮大而长者死。
腹痛而喘,滑利数而紧者死。
滑而紧者痛,阳微阴弦者虚,短数心痛。
由中气虚,寒邪乘虚客之,治宜温之、散之。
或久不散郁而生热,宜开郁治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胃脘而痛。或有食积痰饮,或气而食相郁,停结胃口作痛。
热厥心痛身热足冷,痛甚则烦躁而吐,额汗,脉洪,宜刺太溪、昆仑。
寒厥心痛手足逆,冷汗,不渴,便利,溺清,脉微,乃寒客心包络也,宜温之,良姜、菖蒲辛热也。
大实心痛卒然发痛,便秘久而注闷,心胸高起,按之痛,不能饮食,可下之。
胃病者腹胀胸满,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刺大都、大白。
脾病者腹胀,食则吐呕,善噫,胃脘痛也,心下急痛如锥刺,刺太溪。
又中胃痛太阴也。理中、建中、草豆蔻丸等主之。
胃心痛痛与背相接,善恐如从后触其心偃偻,刺束骨、合谷、昆仑。
脾心痛状若死,终日不得休息,取行间、太冲。
肺心痛卧若起居动作益痛甚,刺鱼际、太渊。
草豆蔻丸治脾胃虚损、客寒,及一切虚证心腹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