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僧伽提婆译
右一经前后别译二十六部。在文出没于义全同。故录本经。余经盖阙增一阿含经(五十卷七百九十五纸)
东晋前秦建元年昙摩难提于长安译
右一经。前后别译一十七部。文义无爽。故略不出杂阿含经(五十卷一千三十纸)
宋求那跋陀罗于杨都译
右一经前后别译一十五部。大同广本。故不重列(又有别译杂阿含二十卷约准文义以类可知)长阿含经(二十卷四百二十六纸)
东晋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于常安译
右一经。前后异译一十一部。既同本经。故不重出贤愚经(十三卷或十六卷三百七十五纸)
宋时惠觉共威德于高昌郡译起世经(十卷一百六十五纸)
隋大业年笈多于东都上林园译杂宝藏经(八卷或十卷一百五十纸)
后魏延兴年吉迦夜共昙曜于北台译普曜经(八卷或十卷一百四十七纸)
西晋永嘉年竺法护译本事经(七卷九十四纸)
唐永徽年玄奘于京师译修行道地经(六卷一百三十纸)
后汉安世高译生经(五卷或四卷一百七纸)
西晋竺法护译阿兰若习禅经(二卷五十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于常安译
右一经。与别译坐禅三昧经大同摩登伽经(三卷或二卷三十二纸)
右一经。与西晋竺法护所译舍头谏经同(或名太子二十八宿经一名虎耳太子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九十六纸)
宋时求那跋陀罗于杨都译
右一经。三译。初后汉昙果出者名修行本起。及吴时瑞应经义同本相倚致经(三纸)
后汉安世高译
右一经。与别译缘本致经同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四纸)
西秦乞伏仁时法坚译
右一经。与别译阿难分别经同业报差别经(十五纸)
隋开皇年昙法智译
右一经。与别译罪福报应经同如来示教胜军王经(八纸)
唐永徽年玄奘于慈恩寺译
右一经。与别译谏王经同五母子经(二纸)
右一经。与别译沙弥罗经同玉耶经(四纸一名说子妇无敬经一名七妇经)
右一经。与别译阿欶达经同盂兰盆经(一纸)
右一经。三本。与灌腊经报恩奉盆经净土盂兰盆经同摩登女解形六事经(三纸)
右一经。与别译摩邓女经同。又二名虽别本实一经阴持入经(二卷三十二纸)
后汉安世高译中本起经(三卷四十七纸)
后汉建安年康孟详共竺大力译兴起行经(二卷二十八纸)
后汉康孟详译达磨多罗禅经(二卷五十纸)
后秦佛陀跋陀罗译义足经(二卷四十一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毗耶娑问经(二卷三十纸)
后魏菩提留支译大安般守意经(二卷或一卷三十纸)
后汉安世高译优婆夷净行经(二卷三十纸)那先比丘经(二卷或一卷三十纸)大安般经(二卷或一卷二十纸)
后汉安世高译般泥洹经(一卷二十二纸已下一百二卷并单)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于杨都译当来变经(二纸)
西晋竺法护译过去佛分卫经(二纸)
西晋竺法护译奈女耆域经(十九纸)
西晋竺法护译净饭王泥洹经(六纸)
北凉安阳侯沮渠京声译八师经(三纸)
吴时支谦译大迦叶本经(五纸)
西晋竺法护译四愿经(二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妇人遇辜经(二纸一名妇遇对经)
西秦法坚译辩意长者子问经(九纸一名长者问意经)
后魏法场译胞胎经(十五纸一名胞胎受身经)
西晋太安年法护译四自侵经(四纸)
西晋竺法护译五百弟子说本缘经(二十纸)
西晋太康年竺法护译七女经(六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阿难四事经(三纸)
吴支谦译所欲致患经(二纸)
西晋竺法护译法受尘经(二纸)
后汉安世高译禅行法想经(二纸)
后汉安世高译四天王经(二纸)
第59章大唐内典录卷第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