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不够,神仙凑”是老办法。新办法呢,往往是“戏不够,武打凑”。剧情并不怎样,怎么办呢?来一场大开打结束了吧。而且,由我这个外行来看,大开打又往往差不多,看着都有点像《雁荡山》。一遇上水斗,必有一个武生,手抡极大的大绸旗,另一人随旗翻跟头。看第一次,这还颇新颖;再看一次,就感到抡旗者全力挥动,并不怎么美。赶到看见第三出戏里又有它,便有点厌烦了。我一点也不轻视十几年来戏曲改革的功劳,可是我也必须说出:因沿相袭,你抄我,我摹你,多少是个毛病。拼凑不利于百花齐放、风格独创。盖老之所以为盖老,就是在于他每一出戏的武打都是按照剧情与人物性格去安排的。他创造了自己的风格,也重视每一出戏的风格。
武打而外,唱腔也有相互“捋叶子”之弊,甚至在一出戏里,把许多新腔都召集了来开会。这样,一会儿西皮,一会儿二黄,东拼西凑,唱者费力不讨好,听者每感闹得慌!腔调创造必须依据剧情与演员才能,依词置腔,使人赞叹。不是顺手拾来,成为杂脍,便算尽职。一出戏有一出戏的特殊风格,因而武打、歌唱也都应随着,有自己的风格。我们不希望每出戏都变成《十八扯》!我的话也许有点夸大,请原谅!看过盖老的《打店》,留在我们心里的是完完整整的《打店》,不是任何别的一出戏。若是盖老不考虑《打店》的情节,而把全盘武艺都拿出来,既耍大刀,又耍花枪,连两个解差也出来给孙二娘扔过去八杆枪,恐怕呀《打店》必打得乱七八糟,只见刀光枪影,不见武松与孙二娘了!
3、梅兰芳同志在介绍盖老的时候说(大意):一位演员的表演技术是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这话对。三十多年前,我看过盖老的戏,那正是多的时候。解放后,我再看他的戏,已是炉火纯青,到了少的阶段——一手一式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我想,这是艺术修养的一个规律。文艺工作者大概都是如此:初学时,本领少,欠丰富,故须多学广见。此由少而多也。到了中年,本事多了,渐知收敛、控制,于是由多而少。不知自己的本领少,不够用,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则不去要求多。一知半解,必误大事。不知选择与控制,则不能由多而少,由繁而简。
文艺创作恐怕也是如此。青年作者,意气风发,下笔自会蓬蓬勃勃,有浪漫气息。可是,今日有些青年作者的作品,却干巴巴的,缺乏排山倒海之势。假若这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少,则应力求多知多懂。假若他们知道的已不少,而不敢驰骋,恐怕就另有原因了。这就是说也许有人不许他们放开笔,而要求他们少说一些,别出毛病。这不大对!少年老成,在修身上也许不是坏事。以言创作,不敢放手,就见不出才华。一下手就拘谨,到了中年晚年怎能由放而收,由繁而简呢?青年们应该昂首阔步,以下笔如有神自许。不应该以少出毛病,束手束脚,代替出奇制胜,显露才华。青年时不能生龙活虎般地去创作,而瘦小枯干,如不见阳光的小花,到后来也就要收敛而无可收敛了。收敛,控制是第二步。放胆写作是第一步。四十年前的盖老并不像今天这么简练,精确。正因为盖老当年篷勃焕发,学的多,拿出来的多,所以今天才会从容选择,巧妙安排,以四两破千斤,处处控制,招招深厚。我们须学他的简练深厚,也须学他的多才多艺。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