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足盛行时期--宋至清
(甲)第一期《宋史·五行志》:”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名曰,’快上马‘。“苏于瞻《咏足》词有”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之句,秦少游有”脚上鞋儿四寸罗“之词。《枫窗小牍》载;”汴京闺阁,宣和以后花鞋弓履,金虏中闺饰复尔。“观此则缠足之风,在唐代仅见于宫廷,宋代则宣和后推广于民间矣。
(乙)第二期元代曲词杂剧,动以”三寸金莲“着称。《西厢记》有”休提眼角留情处,只这脚跟儿将心事传“之句,萨都刺《绣鞋》有”罗裙习习春风轻,莲花帖帖秋水擎。双尖不露行复顾,犹恐人窥针线情“之诗,其纤小程度更逾宋代。
(丙)第三期明张献忠陷襄阳,捉男子断其手、女子断其足,分集如阜,号积手处曰”玉臂峰“,积足处曰”金莲峰“,据此可知当时缠足之盛。至清时更登峰造极,臻于最盛,兹分项述之:
子、缠足模范区
《笠翁偶集》:”予遍游四方,见足之最小无累与最小而得用者,莫过于秦之兰州、晋之大同。兰州女子之足,大者三寸,小者犹不及焉。“清末,山西大同每年旧历六月初六日举行晾脚会,据贾逸君《中华妇女缠足考》云:”是日妇女盛装坐于门首,伸足于前,任人评议。足小者每得上誉,观客鱼贯前进,不得回顾也。“予友年长者有自该处归者,据云:”村社演剧,环剧场三面搭以席棚,长棚联接,各布横竿。妇女浓妆艳饰,端坐棚内,两足长伸,鳞排竿架,莫不争奇炫小,以博好评。绣履衬饰工绝,有履跟缀小铃,足动铃鸣,以诱争观者;有履端缀饰绫制动翼蝴蝶,足动则蝶翼翕张者。游众队行,往来若织,俨若在百货肆中观陈列品然,真异俗已。凡小足之尤者,游众得逼察,但不得手扪焉。“袁子才《答人求妾书》:”……仆常过河南,入两陕,见乞丐之妻、担水之妇,其脚无不纤小平正,峭如菱角者。“可知缠足最小之省,当推陕、甘、豫、晋四省,而晋之大同、甘之兰州,更为模范区云。
丑、缠法之讲求
近人贾逸君《中华妇女缠足考》:”当时缠足更有所谓七字诀者,曰小、曰瘦、曰尖、曰弯、曰香、曰软、曰正。于此可见清朝晚年社会上对于缠足之注意。“
《笠翁偶集》:”……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摩。“方绚《香莲品藻》:”(一)行忌翘指;(二)立忌企踵;(三)坐忌荡裙;(四)卧忌颤足。“又”瘦则寒,强则矫,俗遂无药可医矣。故肥乃腴润,软斯柔媚,秀方郁雅。然肥不在肉,软不在缠,秀不在履。且肥、软或可以形求,秀但当以神遇。“
以上不啻妇女界缠足法程、小脚正宗,可谓由粗及精,尽美而思善矣。
寅、小足之品鉴
关于缠法既刻意讲求,品评遂亦精绝。方绚分小足式样为莲瓣、新月、和弓、竹萌、菱角五种,更衍为四照莲、锦边莲、钗头莲、单叶莲、佛头莲、穿心莲、碧台莲、并头莲、并蒂莲、同心莲、分香莲、合影莲、缠枝莲、倒垂莲、朝日莲、千叶莲、玉井莲、西番莲共十八式,精粗序列,如考榜然。其好丑标准,复折为九品(从略,详见《香莲品藻》)。若方绚者,诚可谓此道专家。文士如此吹求,则妇女竞美,缠风愈盛,肢体摧残无所顾惜矣。
卯、小足之崇拜
袁子才《答人求妾书》:”今人每入花丛,不仰观云鬟,先俯察裙下。“个旧歌谣:”豌豆开花角对角,我劝小妹裹小脚。妹的小脚裹得好,哥的洋烟断得脱。“
河南卫辉歌谣:”高底鞋扎的五色花,看了一人也不差。娘呀,娘呀,咱娶吧!没有钱,挑庄卖地还要娶她!“
河北歌谣:”小红鞋儿二寸八,上头绣着喇叭花。等我到了家,告诉我爹妈:就是典了房子出了地,也要娶来她!“
江西丰城歌谣:”粉红脸,赛桃花,小小金莲一拉抓。等得来年庄稼好,一顶花轿娶到家。“
顾颉刚《吴歌甲集》:”佳人房内缠金莲,才郎移步喜连连。娘子呵,你的金莲怎的小,宛比冬天断笋尖;又好像五月端阳三角粽,又是香来又是甜;又好比六月之中香佛手,还带玲珑还带尖。“
此类歌谣,录不胜录,坊门小说描述男性崇拜小足之处更多。男性如此崇拜,无怪缠足之道日臻其盛矣。
辰、男性之追摹
《燕兰小谱》:”闻昔保和部有苏伶沈富官,容仪娇好,缠足如女子。“不独男伶如是,昔北京亦曾盛行男子以布带裹足,喜御瘦履、仄袜,以为美观,阔斧《记三十年前北京男女之修饰》载记甚详。
四、